当前位置: > 木兰溪
水与月的感怀
【发布日期:2015-10-21】 【来源:】 【阅读:次】【作者:梦奇】

    水净印月、江清月近人、千江有水千江月……
    古往今来,人们在水与月之间延伸出无尽的美意。
    地心引力总是牢牢地羁绊住人类的脚步,直到四十多年前,人类才有能力在月球的尘埃上烙下自己的脚印。然而,人类的想象力从来就不理会这一约束,不同种族的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对月球意念上的登临。
    中华民族似乎是最为钟爱月亮的民族,早在远古时期就在意识层面完成登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国古诗歌中,月色多是柔美的,古人咏月之兴远甚于颂日。另外,月相的盈亏之变也给人们以盛衰嬗递的启迪。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远行的旅人时常会将月亮当作镶钳在寰宇中的一轮明镜。对月之际难免思绪翩然,联想到千里之外的亲人亦在对月,于是想像月中应同时映着君与妾的姿容,诗思不绝如缕。
    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如今天涯若比邻,乡书即时达,思念往往还来不及转化为渴望,就被丰富的通信和交通工具所消除,月亮已无须承载那么沉重的精神寄托。
    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月球正以每年十几厘米的速度远离我们居住的星球。倘若真的有一天,月球与地球分道扬镳,我们生活的星球可能因此变换绕日运行轨道,漂浮于另一条黄道之上。届时赤纬将如何倾斜?地球上的生命形态将作何调整?确实难以想象,这些交由宇宙学家们去费心好了。作为凡夫俗子我们更应关心水,毕竟相对于月,水的重要性更为真切。
    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国南方多雨,水量充沛,有时到了水多成涝的地步。北方多旱,西部缺水,人们不得不在水的获取与贮存上耗费大量的心力,涸的艰辛是南人所无法体验的。
    我国西部有些地区的人们一生仅有三回沐浴的机会,而南方地区的人们几乎每天都可享受沐浴的带来的酣畅与快意。
    远在西域吐鲁番,娇阳如火舌舔舐地表,空气被拧干了,云间的雨滴是落不到地面的。那里的人将干渴的目光投向天山之巅那白皑皑的积雪,他们的祖先构筑了一种叫坎儿井的引水工程。关于坎儿井,希望你有机会作一番探究。俯身下井去聆听幽暗处传来的泠泠水声,接受一堂深刻的惜水教育课。告诉你那奔流于地下的甘泉,居然来自数百里之外的天山之巅。
    一道坎儿井其实是一道绵延数百里的人工暗渠,开挖者从天山的雪线边沿落锄,一镐一锄地凿出一道道深井再用暗渠将深井连结起来。在极度干燥的环境中,只有暗渠才能割断干燥空气对清水的觊觎,天山上的雪水才能流进葡萄沟,滋润出香甜的瓜果。
    一道道坎儿井是一曲曲向前挺进的乐章,也是一部部凿井人代代薪火相传的平民史诗。吐鲁番地区曾经有数千道坎儿井,遗憾的是,由于地下水位整体跌落,坎儿井正以每年十条的速度干枯,坍塌,湮灭在荒野之中。
    其实,对水的渴望岂止于人类?
    远在非洲,被称为动物生命禁地的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统体黝黑的甲虫却能奇迹般生存下来,其生命之顽强令人敬畏。生物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昆虫并不是耐旱力特别强的动物,生存的关键在于它们掌握了奇特的取水方式。它们能在水份严重缺乏的空间里,硬是挤出供自身生存的水来。生物学家们还借助镜头记录下小生灵艰难的汲水过程。
    当地只在凌晨时分,才会有一阵含有微薄水汽的风掠过,高坡上的剑麻长有蜡质的叶面,正是这种叶面拦住风中的水汽,以小水珠的形式凝结在叶面之上,而一旦阳光升起,小水珠就会立刻消散。黑甲虫们居然懂得珍惜那短暂的间隙,攀上叶面,用触须小心翼翼地蘸取水滴,生命就这样得以维持。
    我们不妨用拟人化的思维去审视那小小生灵生存策略,那可怜巴巴获取水的过程着实令人动容。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落到那亩田地,该由谁来怜悯?如此想来,小动物的行为委实给了人类以警示。
    其实在我国陕北高原,人们为一担浑浊的水走上数十里的山路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空担时挑水人会一路吼着信天游,满担压肩时伴随他们的只有粗重的喘息声。
    今年中秋夜,我在北方旅行,佳节逢秋正是游子思乡时,自然要仰首去寻觅天上之圆月,遗憾的是总有一层雾霾如纱如障,阻隔了我与千里之外亲友共对月的那份美意。
    北国朦胧的月,让我思念南国家乡的那轮朗月。据说 “床前明月光”并非描述卧榻前明月清辉,写的是诗人在井台边望月时的感怀,于是我也联想到家乡的井。
    家乡的那口井是竖井,没有吐鲁番坎儿井那份蜿蜒与绵长,仅数丈之深,却水量充盈。它随着祖先们开疆拓土的脚步来的,至今已越六百多年,顽石凿就的井沿被井绳磨出一道道深槽,镌刻着沧桑与久远,泉水清澈甘甜,如大地的乳汁。
    正是那口井,哺育过多少代乡亲,日前却查出水中硝酸盐含量重度超标,饮之会致恶疾,须即刻封存。近三十年来,人们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最终都回流到我们口中。
    中秋,在北国举头望月,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其与李白曾经比喻的白玉盘产生关联。回到故乡却被告知,滋养过我们的乡井竟然成了荼毒之源。
    倘若有一天,为了一    清泉、一轮明月,我们不得不跋涉百里千里,试问,你为此储备了足够的脚力和耐力了没有?

    作者简介:林梦奇,男,1964年1月出生,远洋船长,高工,大学文化,现工作单位莆田海事局,爱好写作和书法,曾在《福建海事》《厦门文艺》《莆田晚报》《集美风》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和杂文三十余篇。编撰航海题材著作多本。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