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铰米(外一则)
【发布日期:2016-11-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蔡柔远】

 

  现在,农村已很少看见甚至看不见有人“拖穰舂米”或者担谷子去铰米(即:碾米的意思)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庄周边几间国营粮油加工厂,非农业人口的居民按月粮食定量前来籴米,农村人口就得担谷子去铰米。每天,那几间粮油加工厂前都有人排着队,而且排得老长老长的。
  每到收割的时候,许多老人和小孩都到田里拾稻穗,拾收割后掉在田里一串两串的稻谷,翻看用大圆桶打稻后捆成的“稻禾”里,有没有未脱落的谷子。一串串稻穗用个大簸箕一边晒,一边一颗颗的用手搓脱下来,晒干后,多的用箩装着拿去铰米。
  村里有户人家,几兄妹每天放学后都去拾稻穗,一个季节下来拾了一大箩,晒干后足有五六十斤!那天大儿子担去粮油加工厂铰米,大半箩雪白的大米,让他们一家狂喜了好几天!因为,那时有多一点饭吃,日子就会像天空一样的晴朗。
  铰米机把米与谷壳自然分开,打磨糙米外表皮,除去淡棕色层,糙米就变成了白色的米粒,这叫大米或白米;谷壳则被碾成粉末米糠。合格的谷子,百分之六七十可碾成白米,谷子越饱满成米率越高。农村人家都把碾出的米糠作为上好的饲料,加上剁碎的番薯叶,煮成猪潲喂猪。
  有时铰米的人多,就得“接龙”(排队)。加工厂把一担担、一箩箩谷子挂上号码牌,轮到谁家,谁就把谷子担上二层楼阁,一箩箩谷子在楼阁上面分先后倒进铰米机里。同时,下一家再做好担谷子上楼的准备。铰米一般不用等多长时间。村里有人家上午吃了饭,晚上没米了,才不慌不忙担谷子去碾米。有一天,我在邻居家聊天,他的父亲对儿子说:“今晚没米了,还不去铰米”?可想,下顿没米了,才担谷子去铰也不迟。
  有一次,村里有个老婶嬷把铰了的两箩米停放在巷口,刚铰的米用手摸还热着呢。几只公鸡和母鸡叽叽喳喳的张大着眼睛,展开两翼扑腾跳上箩,不停啄食。有人见状就嚷着:“鸡也来争食米呀!”随即拍起手掌要把鸡赶走。鸡受了惊吓,从箩里飞得老高,头也不回走了。
  又到了一年的开春,一粒粒谷种急急地破壳而出,探出头,直起腰。土地暖过来了,望一下眼前,又望一下周围,一片片生命力旺盛的秧苗!田野里,再过些日子,从青变绿变黄变金,满田满丘的。又是一个收割的季节,热闹了。忙碌过后,一担担新粮又被担到加工厂铰米了。这时,就会听到村里有人说:“吃新米啦!”乡亲们在田里一直经历了犁田、耙田、插秧、薅草、施肥、管理、收割、打稻、晒谷直至铰米的全过程,那样辛劳,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我吃过农村生产队分配口粮的米,吃过单位职工户口簿定量的米,现在吃的是市场经济下的米。岁月和我们一起苍老,带人在年轮的圈上游走。铰米的情景也只有在记忆中重现,我们这一代人才有所体会。谁都是吃饭长大的,但那种田、收割、打稻、晒谷、扬谷和碾米的快乐,是否已和薄暮乡愁一样,越来越奢侈了呢?


  石碓


  解放初期的家乡,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就连石碓也成了农村生产的重要器具。稻谷经过“拖穰”磨壳后,成了糙米,糙米还得用石碓舂,把糙米外层的包浆捣去,才能煮成白米饭。所以捣糙米、舂米粉、包红团、蒸米糕、捣豆饼、做酱等离不开石碓。
  石碓最响亮的时节,是农妇们为迎接新年而赶制红团的日子。这是当时的一种习俗。家家户户的女主人皆深谙此道,且乐此不疲。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谁家的女人不想亲手制作一筐甜蜜蜜的吃食给丈夫和孩子品味品味呢?
  这样的日子,左邻右舍的几个农妇,总相约着一起干活。一人脚踩连带着石杵的脚踏杠,一人根据石杵起落的节奏搅拌石臼内的食材。还有一两个人在一旁偶尔帮忙递东西,或是搭把手。此时的女人们,个个衣饰整齐,挽个油光发亮的发髻,边干活边这家长那家短地闲聊。
  嘻嘻哈哈的孩子们早垂涎三尺地徘徊在石臼的周边,等待美味。空闲时,慈祥的母亲会笑着塞一把香花生仁给他们;忙活时,石臼里飞溅出的花生渣,也会成为孩子们的口中食。
  那段岁月里,有谁知道这些穿开裆裤的小孩究竟有多饿有多嘴馋呢?只有那满眼怜爱的母亲,才是孩子们的知心人。
  女人们边干活边聊天谈心事,还得时刻关注不懂事的孩子们,并不停地提醒他们:“乖,可千万不要到碓边凑热闹,等馅包入红团里,那才真是好吃呢。”乖乖们闻言,终于做个鬼脸散到外头去了。
  我小时候,也常黏着母亲到碓兜厝去舂米粉。多年后我才终于明白,当时吸引我的,不仅是那香喷喷的糯米粉,还有那格外融洽的邻里乡情。
  逗留于碓兜厝里的,永远只有妇女和孩子。男人们风风火火的,把沉重的担子挑到碓兜厝就离开了,过半天再出现时,声音洪亮如雷:“老婆,天都黑了,怎么还在瞎鼓捣?”只听女人们不慌不忙地回应:“快啦,快啦! 你急什么!”
  制红团或者蒸米糕的时节过完了,石碓便被闲置一旁,重归沉寂。得闲后热心人便对石碓、石杵和脚踏杠又是一番抹、洗、擦,预备来年再用。
  是啊,自从石碓消失后,那种慢节奏下的邻里乡情,似也从生活中悄然隐退,至今回味,也是“只留踪迹与人看”,恐怕再也唤不回碓兜厝劈里啪啦的响声。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