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野心家、阴谋家以及外国的列强们对台湾虎视眈眈,试图把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上分割开来。明天启元年(1624年)台湾被荷兰人侵占。康熙元年(1662年) 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挥师东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去世后,其子郑经继位。郑经为首的郑氏集团凭借台湾孤悬海上的战略位置,将台湾变成了同清政府长期对峙的独立王国,公然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制造国家分裂和地方割据乱象。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大帝挟平定三藩胜利之势,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台湾,结束了台湾与祖国大陆长达20多年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清康熙至乾隆期间,清王朝为了维护统一大业,曾多次挥师东征武力平台,在跨海平叛的几次重大战役中莆田沿海秀屿一带游氏子弟奋勇当先,屡建奇功,为捍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了一批忠贞爱国的骁勇忠良。 秀屿游氏后裔游观光,字用宾,武选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以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为主帅,同安总兵官吴英为副主帅率军三万余人,战舰三百余艘由铜山抵澎湖与台湾郑军决战,经十六日、二十二日两次海战,郑军大败。平台战役大胜后,金门镇左营千总游观光因战功卓著,得赏银一千两,之后历升平阳参将、虎门副将、平阳总兵。雍正时赐葬莆田县西林山(今前黄山)。曾祖父游应恭、祖父游宗我、父亲游镳均赐左都督,孙游世衍荫生改授守备、游世吉准荫生。 当年七月十五日,台湾郑氏集团投诚。八月十三日清军登陆台湾,平阳镇的随征总兵游灏、游澎、游举,林桢等人也率部入台。据残存《莆阳鳌城游氏家乘》记载:秀屿房十七世游灏,字祖瀚,号容亭,功加左都督;游澎,字祖烈,讳澎督标,都督同知;游举(家乘残缺,待考)。同时,有明进士按察使,累封三代名宦乡贤游云鸿次子游宗选,字祖圣,郡庠生,兴化镇中将参将,随兴化总兵官林承率战船四十三艘征台参战,后被台湾国史《忠义传》前正编附注第六册《忠义黎树声传》附尚香策、雷世清、张天才、游宗选等人。这次征台的参将还有平阳参将游祖镇;琼州参将游宗琠、字祖琅;参将游宗瑞,字祖紫(祖籍地待考)。 游氏秀屿房十九世游崇功(1662-1721)字仲嘉,武选出身。材力雄健,有远志,操行不苟。历官长乐及海坛,俱以擒捕洋盗著声。康熙五十三年被总督觉罗满保荐其补台湾北路营守备,康熙五十六年擢升海坛镇标右营游击,任内多建奇功,又被觉罗满保题调台湾水师协左营游击。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十二日朱一贵反,崇功正统水师出哨,闻变速返台南,率兵赶赴春牛埔与台湾镇总兵欧阳凯会师,然隔日民军大破官军,总兵欧阳凯与水师协副将许云皆已战殁,崇功突围冲击时,手执大刀,杀敌三十余人,乘马被戮,力竭战死,享年六十岁,民建祠祀之。俟施世骠、蓝延珍领兵大至,其子游金阁、游金阙、游金阁及其侄游金辂、游金耀、游金简俱随师至台。台湾平乱后,总督疏文与朝,恩诏祭葬,墓在长乐九都利充里,荫长子金阁以守备用,荫次子金阙云骑尉,后任石马副游击。 十九世游全兴,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时任千总受命管押逃将弁周应龙、张彥贤等十六人,随同水师提督施世骠平息朱一贵叛乱,一路奋勇杀敌,攻台府治之南,同各路军与总镇蓝延珍会师于府治。雍正四年(1726年)任金门镇右营游击,被康熙年间蒋毓英《台湾府志》收录“开拓勋臣”之列。 游氏秀屿房二十世游金辂(1703-1763),字君载,崇功侄,乾隆九至十四年任泉州城守营守备;乾隆十五年(1750年)任灌口讯都司;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游金辂亲带浮水兵丁赴浙江接驾,指挥操练水师以供圣览,因对答合称,深得乾隆皇帝赏识,赐金牌彩缎加三级,升迁广东南澳总兵官至乾隆二十年;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任金门镇水师总兵官。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高宗皇帝召见游金辂,颁旨“今用汝为台湾总兵,即宜速赴新任。此最要地,一切勉之”。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十七日,调金门总兵游金辂为台湾总兵;乾隆二十六年四月至二十八年任守镇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左都督署理水师提督(即水陆两提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冬十月因浙闽总督杨廷璋参奏“贪黩不职”一折,返回福州候审途中,船在候风之际,于鹿耳门外妈祖庙空屋中以小刀自刎,终61岁。卒后,追封为定国将军(正一品),墓在今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石梯寺附近,碑文曰:“清台湾镇总兵君载游先生……”。2004年10月27日,经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年间施琅收复台湾和施世骠平乱台湾期间,随征的秀屿游氏将领及其士兵是一群敢于冲锋陷阵,英勇善战的忠勇卫士。为了表彰收复台湾大业中功勋卓著的秀屿游氏将领,乾隆乙丑年颁旨赐建秀屿《游氏报功祠》,据说它是乾隆旨谕的全国十个“报功祠”之一。如今的秀屿《游氏报功祠》也必将成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游瑞粦 游心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