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方子容与苏东坡(四)
【发布日期:2012-04-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黄祖绪】
克庄又在《题跋墨林方氏帖》中云:“西域文字与中华绝异,然流传既久,虽华人未免为胡语。自唐人虞(世南)、褚(遂良)帖中多用‘和南’字,欧阳氏之学,谓不晓和南为何语,不肯写此二字,学者卫道,不得不然。至坡公则手书佛经非一种。《心经》在贝叶中尤古奥简捷,盖在惠州时为沈夫人所作。夫人乃南圭使君之内,尝梦僧伽送子瞻过海者。”值得一提的是:元符三年(1100正月己卯,哲宗崩于福宁殿。庚辰,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百官进秩一等,赏诸军。轼遇赦北归,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轼病逝于常州,谥文忠,一代文坛巨星殒落,四海同悲,可谓“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方、苏二公君子之交坦荡荡,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遂成文坛千秋佳话。
  子容胞弟元    ,字道辅。元   六年(1091)三月壬午,哲宗赐礼部奏名进士马涓等及诸科及第、出身九百五十七人。  元    以特科出身,其少与程伊川同游润学,至老书问不绝。家藏伊川真迹十余纸,有曰:“比得二书,皆有‘与世背驰,求合古圣贤之语,足下非混俗之流,其志道之士乎!颐愚无他能,断断圣人之道有年矣,非徒自尽其心而已。顾足下精心致志,期于至而后已。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得其门而入,无远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足下由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卓尔有立于前,然后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不待勉而不能自止矣。”又曰:“老夫怕执笔,非吾故人,不复作此书。”元   官终威武军节度推官。先是方峻谪监润州茶税,其子元   与伊川先生同处于润学。伊川实生于明道二年癸酉(1033),视元   为同甲,而月居长,遂相友善。其后元   归莆,伊川归洛,书问往来不绝,或以方弟呼之。今方氏所藏伊川真迹,凡十二纸。其三纸朱晦翁已刻石于白鹿书院,且题云后一帖乃嘉   二年(1057)语。时先生之年才二十有五。其诗曰:“比得二尺……姑以此言为赠云。”(见《白鹿书院石刻》)子容、元   兄弟二人择交,“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兄与轼心灵相通,情同手足;弟与伊川相交莫逆,志同道合,可谓“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    。各愿贻子孙,永为后世资。”
  子容传子四:绚、结、康、度。长子绚,字君素,漕魁。笃学力行,好为古文,尤工词赋。壮年尝一再至京师,然非其志,晚年部使者以八行举,辞不就。工于书纂,诗亦清婉,尤喜集古,尝隐居西山草堂,门人号“濯锦先生”,著有《濯锦集》二十卷、《濯锦诗》十卷存世。次子结,字元希。三子康、字彦逸,两举乡荐,承父恩,官从事郎,南剑顺昌令,赠通议大夫。四子度、字唐佐,两漕荐。
  康传子略,字作谋,子容之孙也!大观中(1108—1109)由崇德尉召除删定官,累迁修书局。请外,提举广东常年。徽宗宣和初(1119),略在东京,以不附燕云之议忤少宰王黼(字将明)。当时宋朝廷欲联合金人攻打辽,方略意谓燕云之役兴则边衅遂开,宦寺之权重则皇纲不振,鉴历代君臣之得失,还是杜塞边隙,务修旧好,无使外夷乘间窥中国,上以安宗庙,下以慰生灵。略贬知琼州。先是,累政不治,略下车之始,恩威并行,清洁戒谨,官吏肃然。又为文劝谕黎蛮,使不为民扰,民甚德之。改知潮州。先是苏轼所撰《韩愈庙碑》,以党事被毁。略素来钦佩祖父子容与东坡交谊情深,至是重刻之。高宗建炎中(1128—1129),略秩满归,年方四十八,上章丐祠,主管太平观;祠满,复主管台州崇道观,手书复丞相赵鼎(字元镇),有“无复出山之兴”之言,累官朝请大夫。
  略居官廉贫,其继祖父子容之所好,不懈搜集和整理中华文献典籍,致使白杜当时万卷楼已具相当大的规模,藏书竟达五万卷。其中仅略扩充祖上藏书达一千二百笥。《莆阳比事》卷六“楼名万卷”条载:“方略宦达后,所至专访文籍,民间有奇书,必捐金帛求之,家藏书一千二百笥,作万卷楼储之。尝语从弟正字翥曰:‘次云才性,不出户十年,可移吾书入肝鬲矣。’翥自登第后不涉仕途,读之十六年而后毕。”略著有《万卷楼文集》十卷,《万卷楼书目》一卷、《诗》一卷。南剑州顺昌人廖刚(字用中),时官工部尚书,为著名的文学家,文辞简严,议论坦诚,明快流畅,思致蕴藉,著有《高峰文集》十二卷传世。廖刚平生嗜学不辍,尝到莆阳白杜万卷楼还所借之书于略,赠诗云:“平生何啻两    酒,归计元无担石储。”(按:古云:借书一卷,还酒一     ,时人以为至言。)略尤精鉴别:绍兴八年(1138),邑人黄公度高中戊午科状元,陈俊卿为黄公度榜进士第二人(榜眼),黄、陈两魁、亚衣锦返乡,途经古驿道白杜,入门拜谒方略,略待之以礼,及退谓所亲曰:“陈他日胜于黄”。后陈俊卿拜相,而黄公度遭奸相秦桧迫害,官仅止于吏部考功员外郎。
  莆阳白杜方氏二金紫,嗣是祖孙父子之翩联,叔侄弟昆之踵接,象近魁三,论归尺五,不特以科名见也。考其德行文章,勋猷忠节,蔚然    耀海寓,垂辉史册,称莆望族,蹶惟旧哉!常言道:“行亏何必富,节在不妨贫。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子容在惠州得遇苏轼,确是千载难逢之一回。其生平事迹可见《三苏全集·集部》苏轼诗集卷四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0四、《莆阳比事》卷二、卷四、《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三十四、卷之四十七、《闽书》卷之一百六、卷之一百二十九、《莆阳文献》列传十四、《莆风清籁集》卷四、《全闽诗话》卷二、《宋人轶事》卷十二、《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宋元学案》卷十六、《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二、《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莆田县简志》第十一章、《莆仙方氏宗谱》卷一。(完)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