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二十四景中的“西岩晚眺”中的西岩,指的是古城区西南面的西岩山(今在市中心),是城区闹中取静的好去处。西岩寺山门两旁的角楼,是“西岩晚眺”的晚眺楼。登临此处,放眼四望,则城乡景色,尽收眼底。尤其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时分,荔城中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相互映衬,蔚为壮观;城郊则碧绿一片,染满余晖,一切都沉浸在晚烟暮霭里,朦朦胧胧,格外令人陶醉,遐思联翩,流连忘返,故有“西岩晚眺”之称。 西岩山并不高,但自古就“为城中登眺胜处”。山巅宋代建有共乐亭、平远亭。莆阳北宋名臣蔡襄就曾朝夕游览,并留下七律《题共乐亭》: 层峦高与赤霄通,节岁欢娱众庶同。 庭有美音非独乐,会当炎暑自多风。 山川胜势栏杆下,井径追游月色中。 私幸编民居客右,使君樽酒未应空。 从诗中可见,当时的共乐亭,是郡守(使君)与“众庶”百姓一同避暑优游的游乐区。据笔者推测,此诗可能作于嘉佑元年(1056年)夏天。也许是受“非独乐”之共乐亭的感染与启示,数月后,蔡襄知守福州,便“开福州春台馆花园,纵百姓游赏”,并且作《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太守廖刚改亭为台(又称“堂”),即所谓的“春台”,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荒(放纵、狂欢)兮其未央,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为人们闲暇时纵情放松的好所在。 南宋淳熙年间(1274-1289年),69岁高龄的贤相陈俊卿归隐故里。他于盛夏时节登临西岩眺望,欣喜万分地写下了《共乐台》一诗: 共乐台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尘襟。 红垂荔子千家熟,翠拥 十亩阴。 老退已寻居士服,清欢时伴醉翁吟。 凭栏四望丰年稼,差慰平生忧国心。 《共乐台》一诗之描述,使我们得以想见南宋时期西山之优美景色:高台耸立,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清爽与凉快。四周花木扶疏,郁郁葱葱。凭栏四望,结满鲜红欲滴硕果的荔枝树重重叠叠,喜煞千家万户;丰收在望的田野,稻菽泛金,香气四溢;共乐台附近,簇拥着十多亩高大的翠竹林,特别阴凉清幽…… 南宋状元黄公度留下两首游共乐台的诗歌,其中《春日宴共乐台》云: 画栋朱甍插紫清,连山带水自纡萦。 闾阎高下鱼鳞比,田亩纵横基局平。 花发鸟啼春耐事,夜阑客散月多情。 寸阴自古千金重,一笑人间万虑轻。 元代莆田下坂人士洪希文(1282-1366年),也有《西山晚对颇爽气,偶成一首》: 扇摇落日渐昏黄,目送楼鸦接翅忙。 宇宙山川明历历,古今贤哲逝茫茫。 悲歌拄笏追陈迹,长啸携筇逗晚凉。 擘划戴符钱十万,吾生从此足徜徉。 诗中引用南朝王子猷“拄笏看山”的典故,来形容自己在职而闲雅。元初,洪希文与父亲隐居山中,“贫甚食草”也不为官。而立之年才被举荐为“训导”,当个教师。此诗看来是当时所写。尾联的自我解嘲,更显示其“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 光阴荏苒,又是200年过去了,美丽幽静的西山又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不甘于作匆匆来去的过客,偏要当此地的“土地公”。他,就是明代礼部尚书兼学士的国师陈经邦。明万历十三年(1584年),48岁的陈经邦上疏乞休,此后一直家居三十余年。 明代莆田的林下士大夫,大都占取山水名胜地营建园林,以娱晚景,这已成为一种风气。曾任国师的陈经邦,看上的正是距离居所不远的风水宝地西岩山。他在那里兴建了自己的别墅“西岩精舍”,即《西岩别墅》。 陈经邦曾欣然写下《西岩别墅》一诗,表达了其快慰满足之情: 缅怀故山赏,决策谢轩盖。偶然卜兹隐,圣胜如有待。 诛茅发奇石,疏涧得清濑。林壑秀相挹,峰峦郁如带。 升高一纵目,海色迥明昧。有田在石阿,分水注畎浍。 课僮习农务,倚杖立牛背。秋深秫已熟,客至鱼可鲙。 落日闭松扉,寥寥自群籁。兀然坐其中,了与幽意会。 即此托冥栖,何必方之外? 令人唏嘘且感慨不已的是,这诗的末尾一句,似乎谶语似的预告了西岩别墅的未来。明末清初,清兵入关,南驱直抵福建。不久,莆田城破。陈经邦孙子钟岱(万历间以荫授户部郎中),与莆田诸名卿公子响应朱继祚的号召,倾其家产,举兵复明,收复了莆田城。不久,清兵大举反攻,起义失败,陈钟岱隐姓埋名,趋于空门。他先以别墅供奉清修,迎僧驻锡同参,并凭借祖父陈经邦与月中禅师的特殊关系,常与龟山福清寺僧人切磋禅理,往来频繁。他还让其妻妾、婢女,要嫁人者随意不留,愿修行者居于岩下另建的西隐尼寺。 陈钟岱九十余岁时,他决意削发为僧,法号体玄;并且把已历经几十年修整、业已初具寺院模样的别墅改建为寺,立名“西岩广福寺”。 其大雄宝殿正中,即为原别墅风景最佳处“夕眺亭”。体玄顺理成章地成为“西岩广福寺”的开山祖师。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岩禅寺曾遭劫废。然而斗转星移,如今的西岩寺院已是旧貌新颜,并在很大程度上重现了昔日“幽堂高阁,山门翼然,有楼双悬”之奇特景象。 如今的西岩广福寺,共有前、中、后三座院落。前座为莆田清末进士张琴书写的“西岩广福寺”石匾的山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殿堂那数十对石刻楹联,诸如“负廓禅关尘外净;衔山西照晚来红”、“晚眺西天施法雨;早闻南海涌潮音”、“东来白马传经藏;西眺灵龟认祖山”、“往昔造祗园,一乘宗风曾丕振;今兹修法宇,六眸廨院又增光”、“就家宅作给孤园,认取龟山看祖刹;挹河流为功德水,凭从鹫岭继宗风”等。这些楹联,既道出了寺院的特殊美感,更彰显出其不同凡响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