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道脉传天下,晓旭风光韵古今”。三一教圣地——东山祖祠位于莆田城内东岩山南麓,与城外“石室岩”东西相对。宋时即名曰东岩山,简称东山;因山上岩石呈乌色,古时称乌石山;又因麒麟献瑞,福建省按院垄一清题字刻石名麒麟山,是城内一座最高山。拂晓登上巅峰而观东海,高瞻远瞩,兴化湾外岛屿罗列旭日东升,气势磅礴,沧海无波,无际远流,景色蔚为大观,名为“东山晓旭”,列为莆田二十四景之首。 东山祖祠占地面积6.9亩,重檐宫殿式,三进五厅座北朝南,依中轴线有山门、石埕、拜亭、丹墀,祖祠大殿(宗孔堂)。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群、朴实大方,物华地灵,大殿东边新建的林龙江纪念馆宏伟壮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晓旭风光在这里凸现。 祖祠原系林龙江先生的祖父林富建造的别墅“东山樵舍”,明代为“麟峰书院”,林龙江先生曾在此讲学。至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又建三亭四轩,次年匾其堂名曰三教宗孔堂。林龙江先生逝世四年后,门人陈道章等将三教宗孔堂建成为林龙江先生祠堂,改为“麟山祖祠”俗称“东山祖祠”,主祀三一教主林龙江先生,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建匾称“东山祖祠”,沿用至今,建筑物保持明清风格。 祖祠山门系马来西亚、吉隆坡三教堂全体门人和祖祠门人于1997年捐资修建。山门石刻楹联“天地无私咸化育;圣贤立说序纲常”、“道炳乾坤扶万古;学参天地贯三门”和东山祖祠匾额引人入胜。外廊两侧各奉天神地祗守门将军。 进入山门的大埕,周围花木盆景宜人。大埕两边是靠壁廊,大埕台阶两边立着两只吉祥如意的石狮,右侧有一涌泉井,清泉从石缝里涌出,源源不断,大旱之年不枯竭,井水清辙可口属天然矿泉水。 走进拜亭,身临其境,领略祠内风韵,顿觉开朗。拜亭长达20米,宽10米,整数个拜亭由24支石柱支架构建而成,每支石柱刻有对联:“夏门普及亚欧美;圣道贯通天地人。”“道从太极归无极,学赖先生启后生”等等字迹遒劲有力,意义深远,传播海内外。正中设有虚空桌和麒麟桌龛;东西两边摆设背椅,供门人游客瞻仰和休息;逢年过节,十音和八乐在此演奏庆祝升平。 拜亭石埕东、西两向各有一宝鼎,三层高4.2米,由马来西亚门人和祖祠门人捐赠,丹墀上两石雕麒麟腾空驾雾,呈祥献瑞,正中有新加坡天性祠门人于1997年捐赠的铜炉,刻有“正气浩然”四个大字。 过丹墀是祖祠大殿,正中匾“宗孔堂”三个大字,1988年重修,五厢式,宽敞高大;宗孔堂内正中奉祀三一教主林龙江金身神像,上额“倡明三氏”,是1988年夏教中华台湾总会捐赠;教主神像左边奉祀张三丰仙师金身神像;右边奉祀卓晚春真人金身神像;正堂东西两向列祀:“四配金身坐像”,即教主四大门徒;卢文辉先生、林贞明先生、朱逢时先生、张洪都先生。各尊塑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肃然起敬。各地教徒成群结队临祠朝拜敬佛,香火鼎盛,游客络绎不绝。大殿前东边伽蓝奉祀关圣帝君,旁有绍贤堂;西边护法奉祀黄师爷,旁有立德堂。 相传东山乌石现麒麟,有形似麒麟的乌石团呈现在大殿前石埕东侧,故名曰麒麟石。大殿后有棵千年古樟,树围达13.8米,据载植于晋代,至今有1700年树龄。一株三桠长势,一支树叶繁茂,两支虽枯近年出现再生奇迹,相传为三教合一的象征,道统相传之意义,为“八闽第一樟”,是省文物保护之树。 大殿东侧新建的林龙江纪念馆,于1991年由海内外信众捐建,三层楼宇翅梁画栋慰为壮观。馆内陈列林龙江先生经典著作和生平事迹。纪念馆的山门用花岗岩石砌建,仿古建筑,与旭日相辉映。山门两边墙壁镶嵌海内外名人题祠,弘扬林龙江经典文化,学习林龙江爱国精神。 东山祖祠是三一教发祥地,是三一教信徒、信众及社会善男信女学道、传道、朝圣的圣地,至今有近500年历史,是三一教教务活动中心,现为莆田市三一教协会会址。现在,她将继续成为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增进联谊、学术交流、传播林龙江文化的纽带和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