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浩然正气的枫亭名士陈迁
【发布日期:2012-06-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薛庆禧】
陈迁(1434~1517年)字汉崇,号倦飞,枫亭霞街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考中举人,天顺八年(1464年)考中甲科进士第六名,授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中,擢江西布政司右参议。
  陈迁自幼天赋聪颖,刻苦好学,少年时就读于塔斗山会心书院。据民间传说,陈迁每夜从塔斗山会心书院回家,其母每每从后窗的窗户里窥见陈迁返家的路上,总有两盏神火在陈迁的肩上忽明忽暗地闪烁。有一夜,当陈迁站在其母亲的面前时,陈母未见神火与之相伴。陈母深为骇然,知道儿子做了失德事。遂质问儿子今晚为何这么晚才回家,陈迁诚实禀告母亲曰:“儿今夜在回家时替下磨垅人写了一纸休书。”陈母告诫儿子,宁毁十座庙,不拆一家婚。即命陈迁取回所代写的休书并把它撕毁。陈迁领命,转回下磨垅人家中,借口原文书写有错字,需要改正。当他取回文书时即刻撕毁,放进口中吞服。陈迁再次从下磨垅返家时,其母又复见陈迁两肩又有两盏神火相伴。这一传说虽有神话成份,但可以看出陈家家训相当严谨,而陈迁也是十分孝顺的孝子。
  陈迁的祖先槐林先生于元中从莆田陈山迁至下街槐林巷(因门前厝后有槐林百余株,故名槐林巷),靠卖卜为生且以耕读自娱。元至正后期,有寇入境,枫溪千八百家皆弃家遁去,槐林陈公独领三百余家避居北坑山中。越数月,寇得公所,欲屠之,公率众以死守山门,寇不能陷,三百余家得以免灾,实公所赐也。寇总闻公名,以计逼见,谓公曰:“闻尔勇智过人,不肯屈居麾下。今当以尔为兵马校尉,领众人入莆”,公假意答允,秘密从间道归保故山。不久,明朝六师南下,帅者误闻旸谷、连江诸里良民为寇党,意欲屠之。公直抵帅幕,力白其冤乃止,数千百人之命又公赐之,被枫溪百姓传为佳话。
  陈迁十九岁中举,三十岁中进士,平步青云,春风得意,除了严谨的家风外,还与其舅舅薛谦仲(潮州通判)的言传身教分不开。陈迁在官场上刚正不阿,秉正持法,严峻不私,淡泊名利,清廉勤政。在江西布政司右参议的任上时,当时江西宁王府十分猖蹶跋扈,可以随便捕人送交地方官究治,在南昌造成冤案泛滥,而地方官被宁王府视作寮属。陈迁感慨曰:“地寒出蜇,江寒鱼潜。”从此,陈迁对官场心灰意冷。明成化壬寅年(1482),四十八岁的陈迁因丁父忧而告假守制,一直赋闲在家,遂不复仕。
  陈迁在家闲居三十几年,热心为百姓办公益事。府提学佥事彦任常、题其读书所曰:“倦飞馆清介自持,无私人积蓄,不能盖府第,而尽力修祠堂、修桥。”陈迁倡建“爱民祠”。以祭祀知县王彝,后又倡建集英、青泽、兰岭、下桥溪海会流,摘斗亭五处,重修青泽、路亭二桥,著有《仙溪志》及诗文若干存世。
  明宪宗成化(1467年)知府为陈迁建进士坊,立于枫亭驿左侧。明弘治丙寅年(1506年)与当时户部尚书郑纪等人,联合在枫亭组织了仙游县历史上第一个文学社———耆乐社。陈迁与其弟陈娄,表兄薛瑞昭均为《耆乐社》活跃分子。陈迁所赠郑尚书诗:“曾有同林约,如何许久违,料应多食葚,今已醉忘归”,与黄仲昭尝菊诗:“世人无不爱春花,不识秋花色更佳,白发金樽相对饮,蔼然一色映乌纱”,一直以来,受枫亭人传颂。
   “一溪四八皂,五里两状元”,数百年来,为枫亭人所津津乐道。作为一溪四八皂之首的陈迁,他的神奇佳话是枫亭人民茶余饭后的美谈,他的翰林墨宝是枫亭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他不随波逐流,不肯与贪官同流合污的浩然正气被后人誉为道德楷模。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