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百年善育堂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2012-05-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莆田市福利院一隅的树丛中静静地站立着一座红色两层西式的砖瓦楼。一百多年前,一个叫普鲁士的美国传教士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善育堂。世易时移,昔日的善育堂早已脱胎换骨,周围的环境随之面目全非,只剩下这座老屋百年来一直尚存,只是今天,却留下一个符号。
    据载,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基督教兴化美以美会在黄石建善育堂,当时建有楼房、平屋、仓库等20多座,总面积60多亩,其规模之大,产业之多,在晚清时代是福建省最大的一个慈善机构。
    善育堂起初收容16名教会里的贫苦儿童、盲哑童及残疾人,不久后人数逐渐增至250人。善育堂内设有印刷、缝纫、加工厂、编织、农业等部门,里头的学校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平常除教授课本外,还教习编织藤椅、草席、打绳、打羊毛衣等手工艺,以便学生以后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莆田藤艺高手杨文清由于家道贫寒,幼时便在善育堂读书。他懂事又聪颖,不仅学好功课,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藤编艺术。长大后,杨文清被省有关部门授予“艺人”称号,他的藤编技艺炉火纯青,富有创意,成为国家外贸部门收购的热门特产,他的藤编工艺品经常被选送往前苏联等欧洲国家展销。 1959年十月,他的藤编精品还参加国庆十周年全国工艺美术展,一举夺得“气韵独特”奖。
    其实,当时接受过善育堂恩慧的孤儿孩童到底有多少人,我们不得而知,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的母亲是善育堂的孤儿,这是尽人皆知的。据文献记载1912年移民马来西亚诗巫的一百多名华人中就有二三十位是善育堂出来的,从这可以想见当时善育堂收容过的人数肯定很多。
    翻阅资料得知,善育堂还组织一支有铜号洋鼓的音乐队。印刷所后改为美兴印刷局,迁往莆田荔城。编织部有纺纱、织布、染布等。加工厂加工面粉、米、油。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字眼是,当时的善育堂农业部居然引进了许多外来动物,比如荷兰奶牛、印度无角奶羊、意大利来克亨鸡、波兰猪及良种公牛和兔、鸽等等,真不知这些外来动物移民一百年后在莆田还存有后代否?
    市志载,善育堂在黄石亭下开沟养鱼,用抽水机灌溉50多亩水稻田;在东埭围垦1600亩,引水养淡,先种植田菁,是闻名全省的养淡种植稻田农场;在沙坂村也有个农场300亩。两处农场都佃给农民耕种,以佃粮养堂。善育堂办有小学,到民国19年(1930年)又办蒲星中学,校长陈天义,后因学潮停办;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城内的哲理中学。民国27年设立农训班,培养初级农业技术人员。解放时,还有加工厂。历任堂(院)长有卢美德(美国传教士)、高天喜、林摩太、陈省德、林文彬、魏道衍、戴珍德、李文程和陈朝銮等。
  1950年8月,善育堂创办农训班,学制2年,实行半耕半读,学生毕业后在堂内推广应用水稻种植、养殖鱼虾、果树管理、饲养家禽畜等新技术,有的保送升学。善育堂加强盲哑童的教育,扩大其织席、编藤椅、打毛衣、打绳索等手工业生产;还组织30多人的音乐队,开展文娱活动。
    1952年9月,莆田县人民政府接管善育堂,改为莆田县生产教养院。1955年,莆田县生产教养院改名为福建省儿童教养院,收容孤残儿童95人,后增加到400多人。
    1965年3月,福建省儿童教养院迁往建宁县塔下村,改名为建宁儿童教养院、建宁塔下农场,直属省民政厅管理,主要接收南平、邵武、三明、永安等救助站送来的16周岁以下的男性流浪儿童。
    1983年,为教育培养好流浪儿童成为祖国有用人才,建宁塔下农场兴建一座学校楼,名称为福建省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是我省最早成立的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目前还是我省惟一的流浪儿童集中安置中心。救助中心对收养儿童采取以文化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生产劳动为辅的方针,该中心收容教育的少年儿童涉及全国252个县。
    如今,美丽隐秘的善育堂早已脱胎换骨,唯一遗下的那座红砖黑瓦依然静默地承载了百年来历史往来的脚印。看细微的尘埃飘落在梧桐树下每一寸土地,现在它亦要孤独地去面对一个旧梦的终结。纵是有千般不舍,时代喧嚣的洪流终是要湮没那份孤独的。或许自此以后,这里将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