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莆田末科进士张琴
【发布日期:2012-08-07】 【来源:】 【阅读:次】【作者:钟燕飞】

    张琴(1876-1952),莆田城厢人,光绪癸卯年恩科举人,甲辰年登进士第,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1912年被推举为国民党参议,1913年当选中华民国国会议员,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民国初期,先生思想之进步,才思之敏捷,政治目光之锐利,政见策略之卓识,民主共和意识之强烈表现无疑,为建设民主共和国度,积极参政议政,表露出其作为一名中华民国国民渴望民主和平、强国富民的爱国情怀。民初,先生在国民党内外声誉斐然。
    先生尊孔崇儒,重教兴学,对近现代莆田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诗书画印   艺称三绝


    张琴先生学问渊博,才情横溢,诗文与书画篆刻兼工。
    其诗宗唐宋,兼擅近体及长歌行,诗风质朴典雅,自然俊朗,弦外有音,韵外有致,有小诗抵作万龙吟之势。内容大多以反映时代风貌为主,举凡朝政大事、军阀混战、国家危亡、民生疾苦等等各种社会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也有不少登临咏怀之作,借名胜古迹以抒发胸中块垒。其诗文有“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特点,又有诗圣遗风。革命老前辈陈国柱评其诗:“措词雅典,诗外有诗,句中有句,极尽吟咏之能事。”
    其书擅四体,真行篆隶兼备。楷书端庄秀丽,笔力雄健,大、中、小楷具丽。行书在欧虞之间,篆隶古拙朴茂。
    其画以山水为多,亦作梅兰菊竹。师造化而法心源。在张琴看来,绘画并不是文人雅玩,而是性灵的真情流露和生命的自然呈现,张琴尝自谓:“盖不以艺事视画而以性命视之矣。”其山水描绘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名胜古迹,记述自己辗转流漓的生活,寄托其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笔意苍劲,尺幅寸缣。设色秀丽典雅,且每画必题诗,继古开今,讽托寓意,辞约旨宏。诗、书、画在其画作中完美融合,堪称三绝,其同年翰林民国国府主席谭延    曾题张琴画集曰:“多君艺事三才绝。”
    除此之外,张琴还涉足篆刻,从他存世不多的篆刻作品来看,其印取法汉印,用刀稳健,深得汉印浑穆古雅之趣。


敏而好学    科场酬愿

 

    张琴少小聪颖,六七岁时,就在其母的指受下诵读《孝经》。受其父奉三一教影响,他年少素食。因家境贫寒,13岁那年才奉慈母之命入私塾,边工边读,闲暇之时为母灌园卖菜。其父迫于生活的压力,希望张琴能随他学习造箭,掌握一门技术,认为“吾家世代少显达,读书岂能救饥寒焉?”而其母态度毅然,“吾欲儿读书,为明事理,即便不成名,倘舌耕也能糊口,况未必无闻耶。”其母教子甚严,在母亲的督促下,张琴从小就养成了专心笃学的态度。居仅三椽,穷阎漏屋,然明夜读,废寝忘食。
    成年后的张琴,更加刻苦自励。他遍访名士,与友人结壶兰文社,以友为师,亦友亦师,学业从此大进。尤其是与关陈谟、林君翰两友的交游,因年纪相仿,最为契厚。光绪乙未年,县学岁试,陈林两君获一、二名,先生列后;院试,先生夺魁,两学君居后。时人誉为清末莆田“三才子”,名噪全邑。
    光绪癸卯年恩科乡试,张琴中式第68名举人,之后应聘于涵江崇实中学任教。甲辰三月他参加河南贡院举行的会试,中式恩科第170名贡士。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恩科殿试,他得中二甲第86名进士。因清庭于次年(1905年)永废科举,此科殿试所取之270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科进士,所以张琴在莆田有“末科进士”之称。


与时俱进    重教兴学


    清庭规定,凡新科进士须入进士馆肄业,听候任用。他入馆数月,以丁母忧请假回乡。那时各地因废除科举而纷纷设立中学堂,莆田夙称“文献名邦”,兴学尤不容缓。1905年10月,接江杏村御史自京城来电催促设立中学,张琴先生以电文转呈兴化知事赖墨樵,并与他商讨召集莆仙乡贤,筹募办学经费,以擢英、尹安两书院学租为常年校费,择址擢英书院为创办新式学堂校址。创校伊始,张琴被推为主董,着手按新式学堂格局改造擢英书院。先生不遗余力,勇担责任,到1906年,一所有新学堂设施的官立兴郡中学成立。从此,莆、仙、惠、永、德五地有新式中学堂。新校诞生,先生被推为监督(校长),主持学校全面事务。在先生主持下,这所新学堂实行新式教育,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开设具有现代学科内容的教学课程。先生还兼任作文、修身、图画的教学,晚上常常住校监习。如是寒耕暑耘,夕寐宵兴地教学约4年,为莆田文教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久,这所学堂为莆田培养出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
    1909年(宣统元年),先生晋京授职,先是朝考钦定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又擢翰林院侍讲学士。王锡藩荐博学鸿词,是年未召试。同乡公推先生接替江春霖京师闽学堂监督之职(约1910年)。不久,闽学堂因经费困难而停办。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