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画家林肇祺与教育家黄碧青
【发布日期:2012-11-20】 【来源:】 【阅读:次】【作者:吴春永】
    林肇祺(1859-1930年),号颐道人,仙游县枫亭镇学士社区新店境人。幼失父母,家道贫寒,兄长早逝,依靠寡嫂苏氏培养成才。他在困境中矢志习书作画,年轻时显露才华,成名于清光绪年间,擅长翎毛画,誉满画坛,与李霞、李耕先后齐名,成为我国东南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亦是仙游画派的“三杰“中最早驰誉东南亚的诗书画印名家之一。他生前著述有《莲子心集》、《枫亭廿四景诗》、《画家浅说》等。他的国画作品,还有20多幅珍藏在仙游县博物馆和文化馆。
    黄碧青(1893-1980年),字孟英,号孝英。仙游鲤城会仙巷人。是仙游教育界知名人士黄学敏的第三儿子。毕业于北京大学财政专科。他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1917年毕业后,毅然回到故乡任教。尔后,受仙游基督教会委任,于1921年,到枫亭铸青小学任校长。任职五年间,办学成绩卓著,深受社会各界人士赞誉和师生爱戴。
    铸青小学,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湄洲人马明月奉美以美教会,兴化议会之请,来到枫亭学十街陈庐园,创办的枫亭地域第一所小学,校名口“铸青小学”。初办学时,由于经验不足,课程设置不妥,师资素质水平不佳,教学方法不当等种种原因,导致学生数逐年减少,几乎趋于停学状态。
    1921年秋,年仅28岁的黄碧青,到任伊始,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细,找出症结,原来不是学生不爱读书,而是办学不规范,教师教学不认真所致的。他决心要办好学校,决定在校内提高师资素质,在校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于是,采取四条有效措施,整顿校风、教风、学风,制定规章制度。对师生提出严格要求,精心思考,制定了“夜坐惜灯,昼作惜日。禹寸陶分,省三抱一。忠孝廉节,四字莫失。猎史渔经,如帛与票。人不读书,犹入暗室。万古文章,发挥在笔。见善则扬,见才不嫉。诚能监斯,圣贤不必”的64字校训。首先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讨论,然后公布施行;二是,广泛联系连江(今枫亭)乡贤给予大力支持,开展向社会文人征集——《铸青第一唱》活动。共征到的诗有3000多首,先见报,后评选出优秀的诗160首。从此“铸青”出了名了。三是,大做宣传舆论导向,创办《铸青民声报》校刊物,大造宣传读书的好处和文盲的痛苦;四是,聘请当地名师任教。如著名国画家林肇祺被聘请担任该校的美术教员。
    黄校长推出办学的诸多新举措,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师生拥护,使学生学得欢心,家长放心。于是,学生数猛增到150多人。尔后,逐年增加,学校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和活力。原有校舍适应不了学校发展的需要。黄校长想方设法,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绅士、商家,慷慨解囊,捐资投资,新建一座“铸青读月楼”,巍然屹立在原校址之侧,颇为壮观,名闻连江十里八乡。
    林肇祺欣然为“铸青读月楼”作序并怀古。他写道:“铸青读月楼,在枫江陈庐园,北隅有青螺峰(塔斗山)一点,东方海月当楼,涌山人然图画。想见此地往时陈王旧第,五子封侯,楼阁嵯峨载于邑乘。阅兹数百年来,化作平畴荒草,禾黍之嗟,能不情深已往。今喜黄先生碧青,重葺斯楼。殊令人感怀不禁。”又云:“窗前铸史三更月,楼下青山一点螺遥想王侯成底事,依稀台斗共天河。”
    黄碧青还在霞桥创办“阜莘小学”。由其爱人陈清玉自任校长,他夫妇热心枫亭的教育事业,成为当地佳话,传闻甚广。黄校长不但教书育人,还十分重视体育教育。1924年,仙游县举行小学体育运动会,黄校长亲自带队参加,获得多项奖状和奖品。县督学也曾深入该校检查工作,成绩卓越,受到肯定和表扬。
    1925年,财政部调黄碧青晋京学习,枫江各界人士及师生数千人为其送行,盛况空前,蔚为壮观。黄校长感慨万端,挥毫作诗十首,以谢乡人热忱与厚爱。现录其二首于下:“平生最怕是离群,握手临歧袂正分。回忆书堂风月淡,阳关三叠有胜闻”。“五年兰臭契同心,河里久羁黍赞任。一意前途难后顾,不胜追昔与伤人”。他又作别会友、教员、学生、神父、牧师及社会名流人十七律诗廿五章。社会各界赠送给匾额10块,书画8幅,文章9篇,诗12首。
    林肇祺赠其画幅内题:“投我玻璃屏,报之王胆瓶。饯行梅岭上,还望螺峰青,此品非供口,腹聊可醉,君青眼耳。”并赠《留别黄碧青先生》诗云:“瑟瑟秋风夜不眠,蓝湖水月净无烟了,留君未劝阳关酒,莫向离亭早着鞭。屈指知交竟五年,大鹏展翅罗云天;嘱君如到京华日,不情琉璃厂上笺。枫溪碧水蓼花秋,握手何当疑别留;恻恻临歧肠欲断,一鞍千里是骅骝”。从这首诗里道山林肇祺与黄碧青校长,虽是相处五年光阴,但他们情浓浓,意切切,离别之情多么难舍!
    黄碧青在京学习后,分配在泉州常税海关任总关长。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