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宗年间(1104年),郑樵出生在莆田广业里一户书香名第,从小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他跟从族兄郑厚苦读,先后通读了《左传》、《史记》、《汉书》等史学典籍。其父不幸病逝后,他生活清贫,却能“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家贫无书文,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 郑樵读书兴趣广泛,对经史、天文、地理、虫鱼、草木等学科加以研讨。他十六岁开始闭门读书,不应科举,“整日与深山老林为伍,同云山雳海作伴”,“昼理简编,夜观星象”。为了解草木、虫鱼的生长状况,他与“田夫老野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向有经验的老农学习。郑樵治学严谨,反对空谈,主张核实,反对盲目抄袭,并亲自抄录笔记,积累资料,特别注意把书本知识学习和实际观察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的考订辨别,为著书立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难以想象的是郑樵就是在这穷山僻壤中以“一介之士见尽天下图书,识尽先儒,阃国山林三十载,著书千卷。”在学术领域里作出了巨大贡献,历代受人赞誉。 绍兴十九年,年已44岁的郑樵家里厄运一个个接踵而来,先是胞弟郑 英年早逝,接着其幼儿郑惕和妻子陈氏先后撒手西去,就在郑樵遭受巨大精神打击之时,“屋漏偏遇连夜雨”,奸相秦桧又下了一道严禁私人修史和著作的禁令。这禁令无形中是冲着他来的,等于叫停了他的著作权,郑樵是个视书如命的人,这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郑樵被震怒了,他毅然背起140卷新书,徒步来到南宋京都杭州,要直接给皇帝献书,期盼皇上恩准他续著,然而,由于秦桧的百般阻挠,郑樵在杭州苦等了一年,连个皇帝的影子也未见到,更不用说得到续著的许可证。郑樵见自己著《通志》的路已被堵死,悲愤不已。为了能把自己的生平研究传之后人,郑樵回莆后,就把书房搬迁到荒无人烟的夹 山主峰的高山虚谷中,建起了夹 草堂,继续著述一部远避宋朝国史的史学巨著《通志》。 郑樵的执着和孜孜不倦,受到历代历史学家的高度肯定,他的严谨刻苦和立志创新的精神也深受著名理学家、一代大儒朱熹的称赞。有一次,大儒朱熹途经莆田广业里,打听到郑樵隐居在夹 山上,遂来山上拜谒。朱熹与书僮乘马来到夹 山的“下马石”前,为表尊重,弃马一路步行上山。行不远处,那里竖着一块“出米石”,形似鱼体状,石块上有大小两个洞,传说玉帝为郑樵埋头著书,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嘱吕洞宾凿此两洞,大洞出米、小洞出盐,它每天流出少量的盐和米,以解郑樵循迹深山与世隔绝时“无米之炊”的燃眉之急。主仆两人一路走来,看到坡旁有方形大石突兀而立,名曰“观星石,那是郑樵夜观星象的地方,上了岭后又看到一块宽而大的神奇巨石。”名曰“晒书石”,那是郑樵晒书的地方。还有笔筒石、笔架石……步移景生、眼转心动,人还未到山上,朱熹已被眼前氛围浓厚的“石”文化给迷住了,更是从心里对郑樵增加了几分敬意。 朱熹与书僮终于来到夹 草堂前,郑樵已等在那里迎候了,一阵喧寒之后,已是正午时分,郑樵摆出大米饭和生姜、食盐招待客人,这品淡无味的两道普通菜,两人却吃得津津有味,书童则是难以下咽,在一旁干生气。饭后,书童愤愤不平,偷问朱熹:“主人多少是个名儒,这厮竟用盐和生姜来请客,何如此无礼”。朱熹应道:“你想错了,盐不是产自海里吗?姜不是山里才有吗?他用‘山珍海味’来接待,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咱们该知足才是,怎能怪人家无礼呢?” 之后,他们进行了学术交流,俩人志趣相同,话语投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一讲就是三天三夜。竖晨,朱熹因有事在身,特来向郑樵辞行。郑隐忍着心中不舍,送到门外,没有远送。 朱熹主仆翻过了一道坡爬上澳柄岭时,僮子不解地问朱熹:“你每每对郑樵赞不绝口,如今你离开了,他却未为你送行,这是何苦呢?”朱熹回过身来,不动声色地向前指了指:“你看。”书僮顺着朱熹的指向望去,那夹 山上,郑樵正对着他们跪在那里,地上堆着许多书,书僮不解:“郑樵怎么读书也‘与众不同’,是跪着读的?”朱熹接着应道:“他跪着是为了送客,送客而不忘读书,郑樵的学问乃由此而来。” 为了不让自己的著作湮没,绍兴二十七年,由于侍讲王伦、贺允中的推荐,郑樵又徒步上临安献书,高宗破格召见了他,授右迪功郎,郑樵以为平生愿望将得以实现,亦可到丰富的藏书三馆读书,进一步充实和校正自己的著述,心中十分高兴。料想不到的是,他却遭到秦桧余党或个别达官的冷落阻挠刁难,一向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郑樵,愤然辞官回夹 山继续著作。从郑樵的辞官中也看到,我文献名邦的文人,大多是具有气节的,如陈经邦、郑纪、陈迁、康大和、江春霖等人,大多是在年富力强之时毅然辞去大官回莆造福桑梓的,他们在正义、骨气上的高风亮节,是很值得我们后辈人学习的。 1162年,郑樵到京呈献《通志》,终于完成夙愿。高宗授他枢密院编修官,但他却因病于诏下不久后去世,享年59岁。后来乡人、宋朝宰相陈俊卿作诗一首纪念郑樵: 流水三间屋, 公曾半席分。 帝常招此老, 天未丧斯文。 人去留清史, 山空只白云。 升堂时想像, 金石恍犹闻。 郑樵一生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写下了81部900多卷的著作,但流传下来的只有《通志》200卷、《夹 遗稿》三卷及诗文若干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