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龙华溪
【发布日期:2013-03-06】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阿钵】

(山间小溪)

 

    相传隋大业中期,云游四方的高僧惟胜和尚,到了戴云山东侧的宝幢山下时,就不走了,从此在这里结庐修法。一日,两条巨龙各衔白莲花,腾云驾雾,盘旋而来,献于惟胜座前。于是,木兰溪畔有了龙华地、有了龙华寺、有了龙华溪。
    细细揣测,或许传说确实有据、有意。
    “有据”者,盖因汇成龙华溪的两大主溪流,确如两条巨龙,从云遮雾障的戴云山东麓,或蜿蜒曲折、绕出一坡一坡的盎然生机,或飞瀑跌宕、爆出一串一串的雪白莲花,一路穿山越岭,翻腾而出,在惟胜精修佛法的宝地,汇成一流,再滔滔东去,溶进母亲河主干流。

 

(山间茶园民居)


    这两大溪流,一条发源于龙华镇的东岐村。因一生都在本镇内穿行,所以,当地人一直把她看作是龙华溪的主流,东岐村便成了龙华溪的当然源头。东岐村与南安县,就以源头的一条小小涧流相隔,跨过一块石板桥,就进入了南安地界。因此,准确地说,这一条溪流,是发源于仙游县与南安县交界的深山之间。另一条,则发源于赖店镇的林田村。诞生不久,便顺着幽深的山谷,流入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的双店等山区多个村寨。然后,来了几个漂亮的“大回环”,又奔流回龙华境内,在已是平川之地的金溪村,实现了二流合一。说起来也真有点汗颜,赖店直通林田的崎岖山路,已是荆棘丛生,没人愿意通行。去林田村,反而得溯走溪流旁的水泥公路,绕道龙华到洛江的双店村道,再到林田村,一路倒都是水泥村道。村民们的用电,也是向泉州电网购买。村民们都说,花几百万钱,重修一条通赖店的水泥路,没有必要。原来,近400人口的山顶行政村,眼下只有20多人常年坚守在家,大部分的家庭已在山外置了产业。碰到的老人都笑呵呵地说,等我们上了西天,村里就没人在家了。凭心而论,老人的“笑呵呵”很在理,有古人们走出大山、开发平原、参透人生的那种达观。

 

(龙华平原一隅)


    两条溪流百回千转,在龙华境内合二为一,或许便是两巨龙各衔白莲花,献于惟胜座前的地理暗示和传说发端。自古以来,木兰溪沿岸的每一处村落,都口授言传有众多各种各样的传说。有的以地形地物为影射,有的以本土人物为范本,有的以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与本地风情紧密“串烧”、衍生出契合自己这一方水土的“延伸本”传说。许多地方,甚至以这些传说为依据,进一步生发出了各具特点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这些传说、信仰、民俗,浸透了先民们浓浓的人文情怀,饱含着先民们对自己土地的深深眷恋,维系了先民们一代又一代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折射了先民们顺应自然、改天换地的不屈不挠和自信乐观。
    地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正是两条巨龙献于惟胜座前的“白莲花”水流,最终幻化出东西乡的龙华(莲花)平原。当地的资料显示,龙华溪全长26公里,贯穿全境,绕经15个行政村,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龙华溪是山地性溪流,流域雨量终年都在1600-2500毫米之间,又多集中在4-9月,故极易爆发迅猛的山洪。溪流源短流急,落差大,所经之地夹在断层之间,山体破碎,结构松散,风化严重,水土常年大量流失。可以说,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山下冲积地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龙华溪和木兰溪才得以联手,率先在木兰溪流域,营造出一派龙华平川。在这一带行走,可以看到,逼临平川的山都不高,却沟壑分明、陡峭险峻深邃;山谷间的溪流都不宽,却弯急流湍、高低起伏悬殊;山坳里的小坡地都不大,却层层梯田、茶园直叠至山巅,山民们的房子就建在云雾之间;奔至山脚下的溪流,挟带着丰沛的水量,突然解除了峡谷的束缚,一下子伸展开手脚,放慢了脚步,大大咧咧地左旋右转,在平原上穿来绕去,给龙华带来了富遮,也带来了泥沙,有时也难免制造一些祸害。行走时,人们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对大自然油然生出敬畏之心,对龙华溪、木兰溪,从心底里涌出深深的感恩之情。

 

(留村的山民屈指可数)


    惟胜的座前,是仙游的先民们走出森林,迈向平原的最早落脚地之一。《东西乡》一文中说到,仙游平原的开发,是一个从四周的山脚处,逐步向中间推进、挤压的缓慢过程。龙华是混沌过后,最早显露的大块平地之一。有水有地,得天独厚,刚好契合人类依水而居的天性,自然最早落入刚走出大山的先民们的眼里,由此得以较早开发。根据众多的资料推断,龙华的大规模开发,当在隋唐年间,宋明两朝达到了高峰。明朝侍郎何乔远有诗:“煌煌简命出隋炀,令之山下建神殿”,说的是隋炀帝下旨在惟胜和尚精修佛法处建寺庙。有记载的是,龙华寺建于唐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地偏东南一隅的山区之地,居然会惊动皇帝下旨建寺,且有能力把它建成当时的江南名刹,说明此时的龙华、仙游,不管是财力还是人力,都已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基础,龙华的开发已达到了相当的火候。史料还说,宋、元、明时,是龙华寺的鼎盛期,殿堂巍峨壮丽,双塔熠熠生辉,寺院规模宏大,香火绵绵旺盛,僧众竟达500(一说800)多人。虽说自古“和尚吃四方”,可这“四方”的基本之地仍是龙华。光是和尚就养了那么多,足见这个时候的龙华,定然已是农耕年代人丁兴旺、安祥富足的一方宝地。
    龙华平原,确是一块宝地。经过上千年的开发和经营,这块宝地已成远近闻名的膏腴富遮之乡。房前屋后和纵横交错的沟渠旁,长满了数十年、上百年的传统名果龙眼;山脚和半山腰上,栽满了枇杷、文旦柚、橄榄等名特优果树;再往上,则是如今最是风行的一座座绿油油的茶山;曾经盛及一时的高产高糖甘蔗种植基地,现在已紧跟市场的导向,迅速转产抢手的明清时期朝廷贡品——薏米;山上山下、村前村后,经常可以看到竹木塑料搭建的长长的大棚,那是村民们在大量种植蘑菇、木耳、竹荪、草菇、金针菇、巴西菇等食用菌名贵佳品……龙华镇又如当初是甘蔗生产的全省领头羊那般,再次一跃,成为令人羡慕的福建省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的试验基地。

 

(仙佛同居仙门寺)


    这块宝地,由于开发的早,所以自古人文荟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宝幢山下状元地”之美誉。历史名人刘克庄咏《龙华寺》诗中,有写实的句子:“丞相无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描绘的是那时龙华寺的名气、地位和影响。当时的龙华,以龙华寺为平台,文人雅士汇聚,已是著名的文化重地。史料记载,古时莆仙达官名人郑纪、陈谠、柯潜、刘克庄、王迈、林亨、蒋邑、林济荪等,都曾来往于龙华,有的甚至还在龙华寺内隐居过。名寺、名人,交相辉映,蔚成了龙华、仙游浓浓的诗书之风。龙华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更是名闻遐迩。龙华双塔建于北宋大观年间,比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还早了110年;独特的仙门寺,前殿祀仙,后殿奉佛,仙佛同居,堪为一绝;金沙宫前的蟒蛇状巨大古樟树,植于唐天宝年间,华冠荫地一亩有余,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普惠庵前廊的六根石柱及其柱基,是福建省地面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遗物之一;还有诸如东晋古墓、仙鹤洞、仁慈庵、罗汉岩、狮子岩、宝幢山等等,景观奇特,景点集中,人们都称赞是奇景藏秀,妙境天成,数里一景,引人入胜。
    木兰溪众多的支流中,龙华溪最是特别。虽说流程没有最长,却是唯一源流仙游临境的南安、洛江、永春等县区的一条;虽说流量没有最大,却最早冲积出了龙华平原。龙华溪就像木兰溪的缩影,从龙华溪的身上,可以入微地体味木兰溪对莆仙的慷慨赠予,从而更加珍惜与木兰溪的亲密交融,更加热爱孕育了莆仙文明的母亲河。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