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坑头
【发布日期:2013-02-27】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阿钵】
总以为,如此一路浩荡的木兰溪的源头,一定充满了神奇和神秘。或许,是一面无比险峻的崖壁上,一股股细小透明的牙泉飞迸而出,在崖底聚成了一泓清澈的细流,之后沿着陡峭的山坡,一路蜿蜒而来。或许,是一片广袤的湿地沼泽,没有固定不变的清流,只有不断变化的渗出,在茫茫的边沿低洼处,汇成了一汪晶莹的碧水,之后冲开一个豁口,沿着崎岖的谷地,一路缓缓流去。或许,它干脆就是一个已完全被森林覆盖了的远古时期的火山口,植被涵养的丰沛水源,顺着火山口的裂嘴,一路流淌而出……急盼一探究竟的迫切心情,伴随着这漫无边际的遐想,催促着我们快快起程,向源头攀越。
(木兰溪源头)
行走木兰溪的最后一程,是从半岭村起步的。那是2004年3月21日上午。一大早,一行即向着村后那幽深的溪谷进发。一路上,哗啦啦的溪水伴着急匆匆的脚步,中午时分,大家就到了溪谷的尽头。只见一座笔直的山峰,硬生生地横亘在眼前,突然截断了众人的去路。山峰的一侧,是一壁突兀的百丈悬崖,崖顶上一挂白练飞流直下,在四周群山的万绿丛中,显得特别抢眼。崖底的溪边,立着一座民办的小型水力发电站。站里的人员说,源头就在崖顶的西南边,顺着发电站背后一条险要的山路,可以迂回转到崖顶。大家稍作休息,便一鼓作气,向崖顶冲刺。 到达崖顶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开篇的《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中多有记述,这里就不再赘言。 真是“跌破了眼镜”,崖顶的瀑布源没有“天池”,没有沼泽,没有继续陡峭的崖壁,没有一望无际的森林,而是从一座座不高的山丘间盘旋而出的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流。大家沿着溪边绿树遮掩的崎岖小路继续前行,想不到越走越开阔,渐渐地出现了一垛又一垛的山垅田,不久就变成了一大片一大片低矮的梯田,梯田间陆续出现了山里人家特有的黛瓦房屋,许多屋顶正冒着袅袅的炊烟。小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平,渐渐地出现了可以跑手扶拖拉机的机耕路。曲曲折折的溪流,反而是越来越窄,水量也越来越小,终于截止在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包前。半山腰上,赫然立着一块不锈钢框架的牌匾,上书有关木兰溪源头的简要文字。眼下,这块牌匾已不在了。顺着小山包间的羊肠小道,拨开路旁的灌木丛和茅草,往上爬不久,山谷间出现了一小叠窄窄的山垅田。山垅田间,由下而上排列着六口不规则的小池,碧绿的泉水,从最顶上的那一口起,一池流向一池。同时,每一口浅浅的小池边,也都还有数股细细的泉水,从围绕着它们的山林间,叮叮咚咚流进池里。原来,这“六连池”及周边的沟沟涧涧,就是大家从黄石东山起步,用了16个假日,一路追寻至此的魂牵梦萦的木兰溪源头。当地人说,这里是“黄坑埕头隔”,也有人称“黄坑底”。不过,地图上却是标识“黄坑头”。
(陈至立题词“木兰溪源”)
谁也想不到,与刚攀爬至崖顶的欢呼雀跃截然不同,最具象征性和纪念意义的这一刻,竟是如此的平静。大家静静地伫立在能一眼穿底的“六连池”边,静静地望着不断流淌的一股股山泉,似乎都听得见彼此砰砰的心跳声。阵阵山风从山谷间刮过,一只山下难得一见的山鹰,在寂寥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着。一行心中涌起的无限澎湃之情,随着不断盘旋的山鹰的身影,无声无息地融进了空旷的山巅和茫茫的云天。世间的许多事,往往就是这样的不平常与这样的平常。当充满了憧憬与期盼的时候,心脏猛然间会剧烈地跳动,甚至涌动出童话般的遐思;一旦到达了期盼中的现实,心思的涌动,竟仿佛瞬间经历了不断升华中的周天循环,渐渐地、渐渐地恢复至平静、平和。
(源头人家)
下午在仙西村村部吃午饭时,村干部告诉大家,这山巅是一片大台地,有三个行政村:仙东、仙西、仙山,总人口6000多人。台地上水源丰沛,孕育有好几条小溪,分别流向永春、德化、木兰溪。源于黄坑头周边的小溪就有三条,其中一条就是木兰溪源头,其他二条流向永春县境内。原来,这山间台地的人气,竟是如此的旺盛,开发的年代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看来远古的时候,这片大台地,应是森林与沼泽湿地的混合地带。至今仍存在的黄坑头周边大片大片的冷水山垅田,应该就是当初沼泽湿地的核心区。莆仙的开发,本就起始于山区,大概南北洋、东西乡上的先民们,正在与水患展开惨烈拉锯战的时候,这片台地上就已有族群迁居这里,开荒耕作,繁衍生息,过着比较安定的粗茶淡饭的日子。从当地遗存的宫庙、古民居和古民俗看,这“鸡鸣三县”的源头台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仙游、永春、德化交界带山区的中心。现在每年永春、德化周边的百姓,都会组织团队到这里的“张公庙”来进香,便可印证一斑。
(纯朴的山民)
其实,截至目前,对木兰溪源头的认定,还只是民间的“约定俗成”。源头认定的原则是“河源唯远”。木兰溪支流那么多,到底哪条“唯远”?先人只是笼统地说,汇仙游、永春、德化三百六十涧流,归而合一。并没有说,限于历史条件,也说不出是哪一条最长。现在的科学技术已足以测定出准确的数据,但至今没有组织过专门的队伍专门做一下这件事。大概比较多的是,有关机构的有的人,因为某一种的急需,便对着各种比例的地图,或航空测量图、卫星遥感图,大体算一算尺子上的数据罢了。可能大家都会说,应该是水利和国土部门的数据最权威了。但遗憾的是,水利等部门有关资料的数据却是两个,木兰溪全长一说168公里、一说115公里。到底哪一说符合地理的实际状况?当下,还只能“见仁见智”地说。我在《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中引用的便是168公里的数据和源头在黄坑头这一说。当然,这只是徒步木兰溪全程后,凭直觉与辛苦引用的水利部门的一种说法而已。恳切地盼望有人、有机构,能令人信服地证测出各种准确的数据,那真是功德无量。 许多事,都有狭义、广义之说。自从仙游把凤山乡并入西苑乡后,完全可以说,广义上的木兰溪河源,便只有西苑乡所辖的崇山峻岭和众多涧流了。这一区域环绕着近2万公顷的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水源,是莆田市天然的生态园和物种基因库。2009年8月,通过专家评审,这一片宏大的区域,全部作为木兰溪河源,划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莆田老乡陈至立特地为这一盛事题词“木兰溪源”。如今,镌刻着题词的石碑,就高高地矗立在木兰溪的源头——黄坑头的“六连池”旁。
|
- “书院新声”入人心 理论宣讲接地气
- 我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开赛 同台竞技 “贴”出精彩
- 十年芳华 筑梦远航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