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蔡襄论谏
【发布日期:2013-04-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劲松】
    据莆田市明弘治《兴化府志》的《蔡襄传》说:“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臣恐邪人不利,必造为御之之说。其御之之说不过有三,臣请为陛下辨之。一曰好名。夫忠臣引君当道,论事唯恐不至;若避好名之嫌无所陈,则土木之人皆可为矣。二曰好进。前世谏者之难,激于忠愤,遭世昏乱,死犹不辞,何好进之有?近世奖拔太速,但久而勿迁,虽死是官,犹无悔也。三曰彰君过。谏争之举,盖以司过举耳。人主而行之,足以致从谏之誉何过在能彰?至于巧者则不然,事难言则喑而不言,择其无所忤时一发焉;犹或不行,则退而曰:‘吾尝论其事矣。’此谓之好名。默默容容,无所愧耻,蹑资累及,以挹显仕,此谓之好进。君有过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谓之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在这里,蔡襄论谏有独到之处。任谏不难,许多人想当言官,而且当之无愧,不怕死,不怕打击,所以,选拔、任用谏者容易。但是听者多,各有各的看法,少不了造谣中伤的人们。他们会肆意歪曲谏者的话,制造障碍,让谏者无所作为。对于君主来说,听谏,容易做到,他会耐心听下去;但是,接受人家意见即用谏却不那么容易了。为了辨明是非,他以“好名”、“好进”、“彰君过”三者为例来说明,希望宋仁宗做个名副其实的好谏者,肩负庆历新政的重担。
    弘治志还说:“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又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窃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步步深入,分析透彻,最终把最为关键的问题摆在宋仁宗面前: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你何去何从?蔡襄正是这样给宋仁宗“打预防针”的。
    这年九月,范仲淹出任宰相,主持庆历新政,提出十大政,显示了改革者大智大勇的高贵品质。大智,远见卓识办法多,一下子拿出十大政,对贫穷落后的祖国进行综合治理;大勇,敢想敢说不怕死,把宋仁宗和他的祖宗们做错的十件大事情,一一予以纠正,全不顾个人得失。宋仁宗有扭转乾坤之心,不但不会予以计较,而且还坚决实行新政,终于取得成功,让宋朝转危为安。这显然与蔡襄的论谏息息相关。
    有比较才能鉴别。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在《争臣论》中说:“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在这里,韩愈充分肯定了在廷议时谏议大夫的职责及其政治地位,对以后政权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古文观止》编者说:“阳城拜谏议大夫,闻得失熟,犹未肯言。故公作此论讥切之……时城居位五年矣。后三年,而能排击裴延龄。”态度不一样了。
    谏议大夫虽然没有行政职务,但是个受人尊敬的“言官”,因为他们是个“争臣”,据理力争,从不管对方面子难受不难受,也不管自己会否受到打击报复,所以,他们往往被称为直言骨鲠之臣。但是,谏议大夫阳城在位五年,却不谋其政。论水平,他根底厚,《古文观止》编者说他本来德高望重。“城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六年已无所不通。及进士第,乃去隐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城徙居陕州夏县。李泌为陕虢观察使,闻城名,泌入相,荐为著作郎。后德宗(780-804年在位)令长安尉杨宁,赉束帛,召为谏议大夫。”有水平,不拿来实践实践,让大家受教育,反而站着茅坑不拉屎,还不如没有水平好。
    和韩愈相比,蔡襄论谏则进了一步,“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这就是说,要是说了没有人听,没有用处,还不如少说为佳,以免迎来杀身之祸。所以,蔡襄的论谏推动和促进了皇帝“亲政”,自觉提高政治修养,独立处理国家政事,宰相仅仅是助手。庆历新政就是这样,范仲淹提出十大政,没有当几个月宰相就下去了,但是,庆历新政却成功了。为什么?因为大政方针已定,宋仁宗成了落实庆历新政的带头人。引人注目的是弘治志卷之十六《宋进士科》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章衡榜之后夹注:“是年亲试举人。凡进士与殿试者,始皆免黜落。”宋仁宗让进士和殿试者从此都有了参政议政的言论自由,在蔡襄谏言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治特色。在宋朝中期,皇帝亲政,亲自主持国家政事,带头落实大政方针,始于宋仁宗。与此同时,宋仁宗实行兼容并包,允许不同观点、不同学派参政议政,有公平的竞争机会,所以在那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古为今用的儒家学派发展了,涌现了范仲淹、欧阳修、蔡襄、王安石、司马光等一代新人;理学家等学派也粉墨登场,在政治斗争中发展了自己。万事开头难。宋朝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个历史时期,就因为宋仁宗带头亲政,带头君亲民;宋仁宗带头落实庆历新政,宋神宗则带头落实王安石变法。治农以水为本。王安石变法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一万多个水利工程在神州大地横空出世,有着史无前例的成就。这同宋神宗带头落实新法,显然是分不开的。
    因此,认真分析蔡襄的论谏,和韩愈的见解比一比,我们就会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治特色。皇帝能否亲政,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发展。蔡襄当仁不让,要求皇帝“用谏”,所以,笔者称蔡襄是宋仁宗时新型的民主斗士。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