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柯添与“归乐窝”
【发布日期:2013-05-0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游心华】
    五百年前,明朝新河县司训柯添告老返乡,蜗居大蜚山脚下的归乐窝,自号归乐老。“离了名利场,钻入安乐窝”,从此远离喧嚣,悠哉游哉,与乡人为邻,邀山林作伴,尽情地享受低碳生活。
    柯添是个儒生,自幼在生长在穷乡僻壤,青年时发愤苦学,致仕后先后出任台州、雷州、新河司训,执掌文教。忙碌了一辈子后,他毅然告老归田,颐养天年,这也算是人生归宿。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所以当他还在执政的时候,就未雨绸缪,相中了大蜚山下这块清幽之地,把它辟为自己养老送终的安乐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柯翁确实比当今那些蝇营狗苟者精明多了!
    归乐窝位于县治西郊大蜚山下,“其地自大蜚山吞吐起伏而来,尽于蓝溪之北岸。窝去溪五七箭,适夷旷幽蔚之处,四山交互环抱若翠帷,然窝惟筑土为扉,横木为栋,高一丈又半,广如是深倍之,廉以石甃,以砖塈,以茨庋,阁上有书数百卷,琴瑟一张,棋一枰,壁之下壶矢一具,茶灶一所,中有几,几之上砚墨纸笔,各以位置。窝之外有田数百亩,有自耕作者,有畋诸人而收其税者,窝之后有园数十区,平而腴泽者艺以桑麻、蔬菜,高瘠斜坳者树松竹,墙下植桑柏,百果园之南稍东与其北之东隅有池二口,南蓄水养鱼,北杂种菱芡芰荷,池畔多幽草,畜黄鸡数十牡牝,此归乐窝景物之大都也。”(郑纪《归乐窝记》)
    自从柯添归隐山林后,归乐窝便成为远近贤人墨客的好去处,就连栖身乡野的大司徒、“三朝元老”郑纪也常相往来,吟诗唱酬,赏花邀月,俨然是归乐窝的常客。
    东园老人曾在他的《归乐窝记》里叙道:(柯添)翁初出教于台,自台而移于雷,又移于新河,今又移台、雷、新河之教以归,教其四子,而长子庭椿已著录邑庠矣。每天朗气清,翁冠竹箨、冠服葛巾,著芒鞋屦曳桥藜杖游于塍陋间,童仆大小五六人,有驱牛而耕者,有荷锄而行者,有伛偻蹊卧间而芟草者,有汲水者,有担篮盒面饷者。翁行而视,视而立,倦则班茵而坐,客至隔篱而呼,翁顾而笑,笑而起,迎客入窝中,呼童引泉沦茗烹鸡取鱼,摘蔬果酌酒赋诗鼓琴弹棋、击壶以为乐,酒醉则携手散步于园池之上,度麦陇、穿竹径,转过竹林,桑坞之下,宾主两忘,景物俱化,不知人世间何乐如之,此归乐窝之所名也。虽然天下山川景物之美何限,岂独一归乐窝,但世之人多售身于轩冕,老死而不知归,间有归者犹营营驰逐不已,虽山川景物日罗于前,皆不知其为可乐,以此翁视之奚属天渊耶!翁姓柯名添,字长益,世居学宫之旁,倡父老重兴卧龙桥者,此人也,因是窝,故自号为归乐云。
    柯添一生清正廉洁,返乡后甘于淡泊,不问政事,不谋私利,明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与郑纪等人带头发动当地父老乡亲,举民间之力,重建被洪水冲毁的木兰溪卧龙桥(即金凤桥),历时七年方才完工,功勋卓著,万民感戴。其事迹载入乾隆《仙游县志》。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