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鲤城镇”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3-11-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德铸】
    仙游县政府的所在地鲤城镇,作为县治中心已经有1314年历史了。不过起初她并不叫“鲤城镇”,而是叫“清源镇”。尽管如此,正式由朝廷定名为“鲤城镇”这个称谓,也已经有1270多年了。这其中的由来还真值得认真费舌头聊侃一番。
    这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老镇为什么起初不叫“鲤城镇”,却是叫做“清源镇”呢?据老一辈文化人说,其实道理很简单,虽然这个老镇依山傍溪,处于木兰溪上中游平原河谷地带的交汇处,是个人流物流非常便于交往流通的商贸集镇,但是在仙游置县之前,县城在莆田,所以就不叫“城镇”。而作为一个当时较为发达的商贸集镇,她之所以要叫“清源镇”,是因为她依山傍水,虎踞龙盘于源远流长,清澈如镜的木兰溪上中游溪畔,环境优美,极富诗情画意,素有“山水之城”“清源之镇”的美誉,便被称之以“清源镇”。以至于后来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年) 唐廷决定析莆田县西部,以俞潭(今盖尾仙潭)为界置县之时,便是因为以其“清源镇”为中心作县治的缘故,便将其县名取为“清源县”,其时属武荣州(今南安羊州)管辖。由此可见,清源镇名气之大,影响之深!以至于当时“清源县”之取名还是因借重其“清源镇”而来的。
    那么先前大名鼎鼎的“清源镇”,后来为什么要改名为“鲤城镇”呢?
    原来,这是因为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即起初置清源县属武荣州(今南安羊州),而32年后,也就是唐景云二年(711年)朝廷改武荣州为泉州。后来,据宋黄岩孙《仙溪志》载:“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源郡”,这样一来清源县自然便属清源郡所辖了,就未免产生出“父子同名”之尴尬了。于是当时的清源郡别驾赵颐正,便以县名同郡非便之故, 奏请朝廷改名之。于是,朝廷便取何氏九仙于九鲤湖修炼,九转成丹,跨鲤升天之神仙传奇故事,而改为如今之“仙游”,其“县治” 依然定原来的“清源镇”上。既然县名要让位于“清源郡”了。为了避免政区取名的“三纲五常”之忌讳,当然镇名更要退避三舍了。所以,作为封建时代的朝廷士大夫及其官府各级统治者,多是科举出身的饱学之士,对其县名的重新定位,当然是要慎重考虑。于是,斟酌再三之后,认为:原本这“清源镇”在大蜚山南2.5公里处木兰溪北岸如今之其形若鲤,且有其 “玉带缠腰” 之状,主山来自九座山,蜿蜒百里,矗为大飞、小飞二峰,演迤度脉,由亥位折旋为冈阜降南,而县宅焉,西接飞山,东列石鼓,北枕瀑布,南带仙溪,夹以二塘水,由艮出文笔峰,铜鼎环列,其旁水绕山蟠,面势环翕,负山带溪,得天独厚之地理位置。何况仙游是九仙“跨鲤升天”的故乡,所以,鲤乃龙之化身,县城既是 “鲤鱼上滩”的“鲤化龙”穴,又是“凤凰来仪“的“凤叨书”穴;因其“鲤鱼上滩”故能“鲤跃龙门”与其凤凰相会而伴奏出龙翔凤翥之“龙凤呈祥”的“文献名邦”华彩乐章。难怪过去文化老人还特别喜欢绘声绘影描绘其鲤城哪活灵活现的特有地理形态:说是“鲤跃龙门”之势得自于榜头镇的“龙腾”村的溪口门起,与其九龙岩从天而降的九龙相会于“龙窟”村,得益于鲤城镇西北的“龙泉”滋养。因其“龙腹”处于西门兜拱桥头一带,当年郑纪墓葬在此,附近挖了一口井,使其“龙腹”破肚,黄泥水溢漫四处,只好把郑纪墓葬前往别处,而将其墓穴改为祠堂。暂且不论这个“鲤鱼穴”的传说真实性如何,不过,作为古建筑的景观来说,显然后来将其祠堂置换了墓穴是其明智的选择。同时,它毕竟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古人是何其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的建筑审美观。
    当然,讲究风水学与建筑景观,无非就是要因地制宜打造美好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其“显山露水,彰文宜居”规划理念正此之谓也。县城的取名同样也是要有地理特征、历史底蕴与文化含义的。正因为如此,仙游的县城这么一设就千年不变,而县城名称“鲤城镇”,同样是这么一叫也就一如既往,千古不易了。只是,随其时代的发展,如今仍然作为仙游县百万人口大县的县城之“鲤城镇”,她已经与时俱进长的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高更大,更绚丽多彩,更引人入胜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