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宋端仪
【发布日期:2015-08-04】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阮其山】
宋端仪(1447—1501),字孔时,别号立斋。莆田县人。明宪宗成化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员外郎,广东提学佥事。为官清勤明敏,扬功中外。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宋端仪生于荔城一个师儒之家。祖父宋劝,为沐阳(今属江苏)县学训导。父宋汝勤,举乡贡授安州(今四川安县)学正,敬业守职,整饬学政,扭转士风,作兴人才。尝出任江西乡试考官,适莆田县令为江西籍,欲重金贿赂为其子应举谋私,汝勤严肃拒绝。后改任濮州(今河南濮阳)学官,终国子助教。
  宋端仪自幼庄重老成,不妄言笑。稍长,攻举子业。读书必求通贯,为文必本义理。年十六七,侍父随学,每逢考校诸生学业,父必令其参加考试,学业优异。
  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宋端仪应试偶然失利,众人无不认为委屈。祖舅林文,是闻名于朝的资深翰林学士,欲致书告白当道。端仪曰:“此吾学未至,纵求而得之,亦可耻也。”人们由此见其远大器识。端仪于是闭门讲习,一时不再应举。
  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宋端仪再试科场,登乡试第七人。明年会试,却又失利。主持乡试的福建按察使唐彬先,识其才学,延请端仪于家塾训子,一时同僚亦多遣子弟从学。历时两年,端仪专门教习,一无所请,为唐彬先和按察佥事章懋所雅重。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宋端仪再赴礼部会试,又一次不得志。时父汝勤已迁官国子助教,端仪遂到太学修习。养志之暇,与四方贤士交游,取其长补自己不足;后进之士慕其学行,亦多执经受业,后名登高第、跻身高官者接踵而来。
  不久,宋端仪试事太学内库,库吏闻其贤,延请教育其弟,而免去其所任公事。端仪曰:“为了自己安逸,而使同事疲劳,吾岂可为之哉?况且,吾隔日视库事,值日尽吾职事,暇日承意教习,不亦自感安心吗?”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宋端仪屡经科场失利后,终以第六人的优异成绩登进士第。拜礼部精膳司主事(掌宴飨、牲豆、酒膳之事),又委管理本部及光禄寺诸署俸粮事务。任上,严谨出纳,即便部堂大卿的支给,亦一视同仁,一升一合不得多取,往昔的弊病全部革除。不久,丁父母忧。服阕,改任祠祭司主事,甚为本部尚书耿裕、侍郎周经所礼敬。
  适逢云南提学佥事一职缺员,吏部拟议宋端仪出任,事未奏请而为乡吏所知,出以语人。端仪曰:“进秩之疏未上,而已喧传于众口。有人还以为是我请讬得来的呢。”于是力辞不受。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宋端仪升任本部主客司员外郎。主客司掌管与外国往来事务。外国使臣来华朝贡时,总要礼赠海外奇珍异物。宋端仪在职二年,对所赠礼品一毫不苟取。对来使所求请事项,总是列举典故辨析开谕,让使者心诚悦服而去。
  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又逢广东提学缺员。时耿裕已迁吏部尚书,遂拟端仪上请,却为内阁大臣丘浚、徐溥二人所阻止。原来,徐溥是当年礼部试的主考官,端仪系其录取之士;后徐出任礼部侍郎,端仪则为其僚属;丘浚任国子祭酒时,端仪又是他的门生。端仪深受丘、徐二人的知人之遇。后丘、徐二人进入内阁为相,位高权重。端仪以为今昔异地,除上朝时随众官行礼之外,足迹未尝一至其门。二人由此猜疑端仪忘恩负义,故而极力阻挠广东提学任职之请。殊不知,反而显扬了宋端仪正身自持、不攀援依附的正直人格,而闻名于朝。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广东提学一职再次缺员。时丘浚已卒,吏部尚书耿裕再次疏请宋端仪出任,遂拜广东按察司提学佥事,奉玺书赴任。
  宋端仪在广东提学任上,不辞劳苦,亲历列郡,巡察教学,考核勤怠,虽瘴乡海岛,无所不至。他严立教法,力主崇本求实,黜除浮华奇险的士风。坚决抑制追逐名利之习,革除营私诈伪之弊,从根本上整治破坏教法之源。他订立的教法,纤悉具备,凿凿可行。所辖诸郡县刚实行,就为民众所快意。富家大族为逃避兵役,争送子弟入学;各地学校生徒短缺学粮,亦争先请求补给,纷纷拜托,甚至有进行贿赂的。端仪认为是所实行的新政尚未完全取信于民之故,于是,凡录进一士、补给一廪,皆秉公办事,即使背犯权贵意志,亦在所不惜。
  时广州府分出番禺、南海、增城三县的部分地域,新设龙门县,并建立县学。补收弟子员时,请托之风仍然不绝。端仪经过核查,凡属来自三县所分出地域的士子,且又通过考试,成绩优异而符合供给学粮的,于次日列队站立庭中,按可增加学粮的数额制分配,做到公开公平。从此为广东人士所信服。其后,新宁亦设县,遂不复有人请讬了。
  宋端仪在广东提学佥事任上,身为学官,未尝以赫赫之威压人,务求以身为诸生表率。考试命题,不先立己意,而一切以经传为主。考试之日,自晨至暮,端坐终日,让诸生从容思索,展尽底蕴,然后随文去取。遇有违背经传者,文虽精美,亦不得置于前列,学子们很快由此知道学习的正确指向。琼崖(今属海南省)诸州,远在海岛中。此前九年中,仅有一位提学佥事去过一次。而端仪来任未及五年,已二度顶风踏浪跨海上岛。巡抚拨给隶卒四名,端仪不用,以隶卒的薪俸修建先贤祠。
  鉴于宋端仪勤于职守,业绩显着,广东巡抚朱英上疏奏请朝廷予以表彰、擢升。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夏,乡试考期将至。为了预选应试之士,宋端仪冲冒炎瘴巡察选拔,而染疾不起,不幸卒于任上,终年五十六岁。士大夫、僚友惊闻噩耗,哀伤不已。远近诸生前来奔吊,有的因哀痛跌地。琼州之士把宋端仪的画像奉祀于仰止祠,广东士人相继请祀于仰高祠,可见粤人对他感恩戴德之深。
  宋端仪是莆阳一位吏才与文学兼具的贤臣清官。无论在礼部执典,在广东督学,总是以其渊博的学识,干练的吏才,清正的操行,勤勉守职,革弊立新,博得声名。因其德性温纯,耿介特立,人未尽寿,而未得大用,才不尽用,以至未能发挥更大作用。
  端仪为人仁柔和易,气温性和,笃于伦谊。与人交游,忠信不欺。居乡谦慎恬淡。邑人名臣林俊盛赞端仪善于“处静”之性,故而身处易怒善谤的礼部出纳之职,面对番使的朝贡干请,广东富家谋求学籍、争取学廪等复杂情况下,均能从容应对妥处。
  宋端仪的同寅王云凤,登第后同授礼部主事,后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作为故交知友,对端仪的为人德行评价甚高,曰:“孔时之为人:与之论古人贤否,讲求经史微义,则若探囊之豫、建瓴之捷。而通殷勤、述功能于达官大吏之前,争是非、辨曲直于稠人广坐之中,则讷然不能一出诸口。此孔时之言也;事上惟恐有过,使人若或伤之,黑白在胸中,而视其貌浑然若无。宁受不知己之屈,而未尝一启喙以辩。不为皎皎之行,而未尝外于君子之矩度中。此孔时之行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