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美丽望江山
【发布日期:2016-03-10】 【来源:】 【阅读:次】【作者:易振环/文 小蔡/图】

 

  故乡的房前屋后,一山连着一山,蜿延不止。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既叫得出响亮名字又有代表性的山峰,是望江山。
  望江山主峰位于庄边镇西北部,海拔1083.4米,毗邻仙游和永泰。其东西南北麓分别为大汾、上院、岐山和山溪四个村,我的老家便在大汾村。
  旧志记载:“升高远眺,银海渺茫,风樯浪舶,宛在目睫。”据说,天气晴朗时,登望江山主峰,向东南方向远眺,百里以外的兴化湾尽收眼底,古时海湾为江,故得名“望江山”。
  “一览众山小。”望江山主峰周围有“坪底头”、“大尖顶”等八座独立山峰,海拔均在千米以上。主峰四周群山呈圆形状地一环绕一环,连绵不断,逶迤千里,满目苍翠。
  站在山顶,脚底下,远远近近的山峦,酷似碧绿的海浪,一望无际。这里是山的海洋,拔地腾云,林涛激荡,龙蛇曼舞;这里是诗的画卷,鸟语花香,景色优美,气势磅礴。
  山之高,山之广,让人领略威武。山之青,山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望江山麓有传奇美丽的山峰。东麓大汾村的岩顶、石佛山、石间山,其名字可看出山峰的特点。岩顶由一块巨大岩石突兀在山峰之巅,陡峭高耸。从侧面看看,这座山峰像一只盘踞的雄狮。仰望狮身人像之峰,攀登的欲望油然而生,似乎让人在敬仰一种向上的追求。
  南麓坐落的村庄,古时称“棋山”,也就是今天的岐山村,是个美丽的山间盆地。《游洋志》(又名《福建兴化县志》)曾载:“棋山,在县西北清源西里。又有仙掌峰,文笔峰,香炉峰,出凤穴,仙人台,皆此山之所超跃排列也。故昔人以五奇目之。”这是该村拥有“五奇”天然美景的最早记述。
  仙掌峰,位于该村西南部,为岐山“五奇”之首。只见拔地而起的石崖高三十余丈,上尖下圆、不规则隆起的石柱紧贴悬崖,如仙掌,故曰仙掌峰。其旁树木葱茏,林深泉清,瀑布飞流直下,颇为壮观。宋代林光朝《丰登楼记》云:“仙掌一带如湘潭,其牵映数处如雁荡。”即此地也,其描述恰如其分。据重刊《兴化府志》记录,其对面的棋山寺内原先还建有“仙掌轩”,后毁于火灾。
  仙掌峰对面为文笔峰,位于该村西部。峰巅有三块巨石高二十多丈,顶端另有一石高插云霄。此峰奇特秀丽,如椽大笔。三巨石与地接壤处,均有两、三尺宽的巷道,相互通连,顶端缝隙成一线,可曰“一线天”。峰下有一泓山涧水,长七、八十米,宽五、六十米,犹如砚池。山上有龄越千年的古松,周长过双尺的翠竹,可谓山清水秀。
  香炉峰亦名天炉山,在岐山村的东部。主峰浑圆硕大,左右两旁连着两座峰峦,中间凹陷,从远处望去状如大香炉。每当山岚初起,或云雾缠腰,山上云蒸霞蔚,雾气氤氲。古有诗云:木火生烟起尘埃,天地聚灵有安排,一点清香炉长插,几般紫气自东来。
  出风穴处于文笔峰与仙人台之间。此洞穴离地二十多丈,上下左右均是悬崖峭壁,洞口高约五六尺,宽二三尺。因地势原因,冬暖夏凉,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入洞后,常会觉得风飕飕然自穴而出;若站在洞口鸟瞰,岐山景色尽收眼中。
  仙人台位于在岐山西北部桃源洞及北斗七星石之上,原名“石剑尾”。山顶有多株千年虬松,苍劲挺拔。树荫下方有一块大石板自成平台,约五米左右见方,形如棋盘。传说仙人经常在哪里聚会、下棋,叫“棋盘石”。只是“棋盘”两端各有两张天然的石靠背椅,旁有炉灶遗迹,故名仙人台。紧连仙人台的右下方,是一尊高十多丈的石人,形似吕洞宾佩剑。其后又有六七尊嶙峋怪石,形态各异,有的如李铁拐盘杖,有的似何仙姑腾云驾雾……犹如八仙云聚于此,栩栩如生。平台下一石洞,即桃花洞。洞口两侧绿竹成荫,特别是竹杆呈四方型、竹叶如塔形的方竹,挺拔清秀。
  每到春季,若遇晨雾笼罩,望江山便成了雾的海洋,云的世界。站在主峰顶往下俯瞰,影影绰绰的群山有时像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有时像调皮的孩子,和你捉着迷藏,若隐若现,触手可及;有时像脱缰的野马,腾云驾雾……云雾缭绕,一个个峰尖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待到朝阳初露,万道霞光扑面而来,恍如登泰山观日出。从主峰之巅往左侧顺小路而下一、二十米,有个清代的望江书院的遗址,地础尚存。
  望江山植被茂密,以竹林为最,自古便有“百里之内皆毛竹”的赞誉。那是一个竹的海洋,一片翠绿的世界。
  山上竹之品种多样,有毛竹、方竹、梯竹、小竹、篓竹、赤竹、旱竹、苦竹、甜竹、笔尖竹、条竹,婷婷玉立,俊美挺拔,楚楚动人。
  穿梭竹海,只见千树万竿,青翠欲滴。偶尔一阵风吹过,竹叶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波涛汹涌的“绿海”流淌出悠扬的琴声。
  山竹姿态窈窕,方圆几百里比比皆是,为一大景观。每年春雨刚过,沉寂一个冬天的竹笋就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一夜春风、特别是清明节前后,竿竿新竹贪婪的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长高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俨然一道风景。到了夏天,竹子越长越高,越长越密。若在竹荫下乘凉,竹影婆娑,沁人心脾。秋高气爽,枝杆修长,婀娜多姿,倍受人们喜爱。寒冬腊月,竹子依然挺拔、碧绿,无一丝畏惧,依然那样潇洒、自然,给人一种坚强的美,一种朴素的美。是呀!竹子的生命很坚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下都能生长出来,就算是石头压顶,也能钻出来。你看,山岩上、乱石旁,都有它的身影。即使在凛冽的寒冬,成片竹林也翠色欲滴,旺盛不减。
  吸天地灵气,吐日月精华。山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正直、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优点受人青睐。这一品格形象,千百年来,令人崇拜。我爱竹、欣赏竹、赞美竹,不仅因为竹有万般风情般的艺术美感,更是因为竹的独特品格给了人们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人立而似竹,竹雅而近人。历史上有许多赞美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竹,无竹令人俗”,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等等,无不凸显竹子正直谦虚、坚贞不屈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的正是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精气神。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竹子一样,一生正直、坚强乐观。不论眼前是何等的艰难,都要学会坚强,乐观地面对,不向任何困难屈服。我们要用竹子的品格茁壮一个民族的身躯,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记忆中,家乡的成年竹子的高度约三至四层楼高,挺直苍劲,妩媚秀丽,常常在深山幽谷中辟出一片春色,撑起一片天。我们村通往望江山、一个叫茶隔头的山坡,毛竹特别高大,大的每株竹胸径超过20厘米,重量达百斤,甚至更多。其他地方的方竹、梯竹、小竹、篓竹、赤竹等,分布不均,形态各异。其中,方竹的身体有点特别,不是圆的,呈长方体,宽大约几厘米左右,可谓小巧玲珑。不管怎样,许多年来,竹林对乡亲们而言,是慷慨的。村妇向它要竹萝,厨师向它要竹笋,修桥的、挑担的要扁担,高楼大厦要脚手架,农民卖它为生活……无论谁来索取,它无私地给予,毫无保留地奉献着。火把、扁担、竹篮、蒸笼、竹沙发、竹凉席和笋干……哪一样不是它的化身,乡亲们的记忆!
  山因水而添灵气。望江山不光山多俊俏,水更美。虽说比不上桂林、武夷山、西湖的水,但在丛山的“抚育”之下,幽泉飞瀑颇多,可谓一瀑一景。只要阳光一照射,飞流直下水柱产生的水雾,容易形成彩虹,与白茫茫的瀑布交相辉映,艳丽无比。
  《游洋志》记载,在广业清源西里,发源山溪,经大帽、望江,悬流直下。西于蒋山溪谷,达于大松溪,并五奇水而三之,是为山溪口。沿山溪口而湍流澎湃,潴为仰月潭。这里指的仰月潭就是老家的金钟潭,潭深水急。有时惊涛拍岸,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柔情似水,像一首深情的母亲摇篮曲,回荡在故乡的红土地上。
  其上游的大溪和山溪两座水库,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质清澈、甘甜,口渴时喝一杯,那感觉比喝西湖龙井更有余味。位于上院村的斗折蛇行的十八重溪,可与“武夷九曲”媲美,附近有深幽清寂的社工潭,惟妙惟肖的鸭母嘴,清幽绝尘的半溪,形似鳄鱼潜渊的湾滩,神龟守门的石狮保口,以及东泉    、飞珠溅玉和龙口垂帘等瀑布,每一处瀑布都有一个精美的传说。南麓的半山处,有一个由几个山谷的山涧汇聚而成的瀑布,      高几十丈。岩石上方突出丈余,每当山雨过后,瀑布从    顶悬空飘拂而下,犹如马尾,故名“马尾    瀑布”。岩下石室宛如水帘洞,瀑布泻到    底,撞到石壁上,刹时化为万串珍珠,漫天雨雾,声若轰雷。可以说它集瀑布、水帘、奇石、雷轰声于一体。若遇阳光普照,但见彩虹道道,色彩缤纷,美不胜收。   边尚有一只天然石龟,似冒雨向上攀爬,增添了此景的韵味。真是山高水复滩滩景,溪曲林幽处处奇。
  望江山不仅是竹海,还是林海,单上院村就有林地2万多亩。数万亩原始森林,堪称植物王国,现为省级森林公园。蕴藏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等珍珠树种,还有水松、水杉、福建柏、长叶榧、半枫荷、香樟、天竺桂、闽楠、浙江楠、花榈木、红豆树等。景区富有植物风景资源有:红豆杉群、观光果园、绿竹滴翠、刺桫椤群、水杉神韵、虬根相依、龙根相随、盘根错节。
  徜徉茫茫林海,空气清新,如走进氧吧,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上院村古树群有树龄500年的杨梅叶蚊母树、树龄450年的红豆衫和广东润楠,大汾村各显风姿的参天古树群,见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奇迹,真是福荫人间。
  望江山多处为丹霞地貌,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岩怪石,千姿百态。如“将军打虎”、镇山石、牧童嬉牛、孔雀开屏、苍鹰展翅、赤壁悬崖,仙洞藏秘、情侣石、官帽石、猪肝石、白龙洞等,栩栩如生。最有特色的喀斯特溶洞地貌——龙穿城,《莆田县志》记载:“该石城系由山峰天然巨石构成,方圆3公里,是个易守难攻的寨堡。”四壁犹如斧劈刀削,中间一马平川。且在距地面100米的石壁上有一条象巨龙般贯穿而过的凹槽,环绕峰腰,犹如廊道,可通人马,故名龙穿城。其间峰峦环迭,山石奇秀,树木参天,花草遍地,是一处山水俱佳的游览胜地。
  望江山有高山、流水,更有亘古不变的美。如今,山顶已通公路,方便了游客的游览。我相信,走过、见过、寻觅过许多的山高水长,总有一处风景,会因为你的关注、认可而美丽。望江山,值得人们珍惜和细细品味。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