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仙邑城隍庙之由来(上)
【发布日期:2016-10-1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游心华】
古往今来,凡有天下,必设城池,城池大小,必祀城隍。
  何为“城隍”?城隍,原指城墙及护城河,道教将城隍视为城池的守护神,称作“城隍神” (见《北齐书》卷二十)。一般来说,每个城市至少置有一座城隍庙,其规模、制式与当地衙署相当,城隍神亦被列入国家祭祀神灵范围,历代多有奉祀,至明太祖始大行封赏,称祗以各府州县之名,俨然“阴间王朝”,职掌也扩大为护国安邦、调和风雨、剪凶除恶,并管领死人亡魂等事。清朝时不仅平民百姓平日里祭拜,很多朝廷命官赴任初始,也必到城隍庙中举行奉告典礼,而后履职行事,凡遇到悬而未决的疑案,也往往到城隍庙中祈求城隍神启示。尤其每年清明、中元和十月朔的城隍出巡,据说可保合境平安。明太祖朱元璋曾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众所周知,仙游自唐天宝元年置县立邑,邑治虽小,南北相距仅二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能攻又能守,虽无城筑,然创县以来,期间虽然发生了几次山寇骚乱,因仰赖“负山带溪”的天然优势,加上防御措施得当,居民无后患之忧。但绍兴十年(1140)山寇窃发,知县陈致一(宣和六年进士,左奉议郎,字贯道,长乐人)率领军民“筑城浚壕”,抵御入侵,确保一方平安,从此奠定了仙游县城之根基。二十年后的乾道二年(1166)知县赵公绸始作四城门,东曰朝京、西曰元台、南曰登俊 、北曰拱德,城池厚壮,形势坚固。唐朝时仙游还只是一个中县,进入两宋以后渐渐变得强大起来了,成为举世瞩目的“海滨望邑”,向世人展示出东南望县的美好形象。
  有关仙游城隍庙的主要史料有两条,最早见之于宋《仙溪志·卷三·祠庙》:“城隍庙,县西二百步,旧有庙,淳佑癸卯(1243)知县蔡次传重建。”其次是清乾隆《仙游县志》卷十二《建置》:“城隍庙在西关内,宋初为文庙,后改为城隍,其创始莫考。淳佑间知县蔡次传重建;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李弼、景泰元年(1450)知县宋华、弘治五年(1492)知县陈文相继兴修,万历间知县游瑚(广东南海人)拓基,建寝堂,立仪门、塑神像及仪从六司;署县殷宗器捐香灯、田五亩。崇祯十五年(1642),署县许承钦重修。国朝康熙二年(1663),知县顾玳、典史王廷授、训导范则古捐俸倡修,义民谢世美捐资百金助建。陈显裕、陈宗器、张胤焕、赵省吾、徐缵辂、余绍朋、郑承简、林仕绪、李履顺、唐开芳、陈景祚等同募,众购地扩建,增塑十司。十年修仪门,五十八年邑绅徐南倡修,耆民傅大年、陈启明董事大加丹    ,外筑歌台。康熙年间,耆宾刘鸣岐捐田六亩。” 由此可见,最早的城隍庙位于西关(今县实验幼儿园一带),距邑治二百步,是利用旧文庙改建的。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清源县署奉命在县西始设儒学,初名清源县学,亦名功建庙学(见《鲤城镇志》),宋咸平五年(1002年)县尉段全将文庙迁移至县衙前的燕池浦,腾出的文庙易为城隍庙,孔夫子让位给城隍神,此乃宋代仙游县城总体建设规划的重要配套工程,实乃城隍神之大幸,亦为民心所向,万众欢腾。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