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宋代莆田的教育(上)
【发布日期:2016-10-2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祖泉】
教育,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文化的繁荣。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通过满足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强盛,因此,人们常说教育为“立国之本” 。
  在以文教立国的宋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正如名相王安石所言“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同样,宋代莆田(时称兴化军)教育的发展既是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对当地文化水平的提升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并最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间接的推动作用。这种良性互动的结果形成兴化军浓厚的重教兴学风气,即有规模壮观的官学(军学、县学)和遍地林立的私学(书堂、书院) 。
  教育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作为教育专门场所的学校,却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北宋在经历了“庆历兴学” (1041-1048年) ,“熙宁、元丰兴学” (1071-1078年)和“崇宁兴学” (1102-1104年)等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之后,基本上确立地方州(府、军)、县二级官办教育体系。其实,兴化军早在第一次兴学运动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军学和县学的二级教育网络,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
  先说兴化军学。据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十五学校志载:“宋重儒术,天下慕之。真宗咸平元年(998),有诏立军学。进士方仪、陈翊及邑人输钱30万,”购地于郡治东南处(今莆田擢英中学校址) ,创办兴化军学。首建正殿,塑先圣孔子、十哲像,绘从祀于两壁。第二年,方仪与弟方能、侄方慎言3人借应举抡才之机,晋京疏请官钱30万,先后建起三礼堂、步廊、崇阁等设施。至咸平六年(1003)兴化军学竣工投入使用。皇佑元年(1049),兴化知军陈执方“尝辟而大之。”
  在此后的100年间,兴化军学屡经扩建,到了绍兴十九年(1149),兴化军学教授徐士龙向朝廷又争取官钱1300万,改建军学校舍为东庙西学制,新建学馆、广堂、崇文阁、砻石、泮池等。后又迁莆田县学于军学孔庙东偏,附建廪、藏、庖等房舍480余间。淳熙四年(1177),因“火毁学几半” ,故兴化知军汪作砺于次年“尝葺军学” ,并命名讲堂曰“道化” 。淳熙七年(1180),兴化知军孙绍远为“道化”堂书写匾额。绍熙二年(1191),兴化知军赵彦励重建忠恕堂,在道化堂之左,为教授宿舍。
  此时的兴化军学“制度宏伟,雄冠一时” ;办学经费,“视他州为盛” ;在校学子,多达数千人。其规模之大,学费之足,生员之众,即便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与当时各地官学屡兴屡废的现象形成强烈的反差。难怪宋代人会发出 “学宫壮伟,甲于闽郡” 的赞叹。兴化军学实际上已成为名符其实的集教学、督学、举试、藏书、教化于一身的莆田文化教育中心。
  再说莆田、仙游县学。其实官办的莆田县学和仙游县学的历史,都远远早于兴化军学。据史载,莆田县学始建于唐贞观(627-649年)间,初址在郡治南隅,旧称莆田县夫子庙学,开元(713-741年)间,唐代名臣张九龄为夫子庙学书写匾额。莆田县学一直办到宋绍兴(1131-1162年)间,才改附于兴化军学。
  而仙游县学(俗称文庙),则建于唐圣历二年至长安四年(699-704)间,是仙游古代规模最大的教育场所,学址在仙游县城西(今鲤城镇西门兜城隍庙)。宋咸平五年(1002),仙游县尉段全迁建于县署南面(今县博物馆),有正殿、讲堂、射棚(后扩为射圃)等,学门列戟,学宫庄严。宋人《仙溪志》载:“庆历八年(1048)修之,元佑九年(1094)复修之。宣和末,例废养士,学宫圮陋不治。” 绍兴九年(1139)由邑人肇庆太守陈可大捐资倡众重建,仙游知县谢天民助其一臂之力而成。
  乾道七年(1171),仙游知县赵公绸扩建大成殿、尊道堂和忠告、明伦、笃志、懿文、宣哲、诚意等6个书斋,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为“尊道堂” 题写匾额。后又建瑞英堂、六经阁、祭器库、乐器库及土地祠、庖舍等。设学官有教谕、学谕、直学和学长。嘉定(1208-1224年)初,仙游知县叶文炳在“尊道堂”后边分别建蔡(襄)公祠和叶(   )公祠。宝佑三年(1255),仙游知县赵与泌又在“尊道堂”东侧修尊经阁,西侧建文会堂。次年,在尊经阁后面建朱(熹)子祠。整个规模是县学的全盛时期。
  兴化县学的创办则相对较迟。明周华《游洋志》载,儒学原址在兴泰里(今仙游县游洋镇)。宋绍兴二年(1132),兴化知县詹卓然始建兴化县学于县尉厅。然以县学地方狭小,又迁移于三圣堂之东,规模日益扩大。后来,兴化知县朱    创敷典堂,张钧建大成殿,黄逸建议道堂,梁录立适正坊,陆楠置藏书室;兴化县尉叶世美造祭器库,主簿周若思又建升俊、存诚、适正、时习、果行、兴贤等6个斋舍。学门列戟,外为泮池,池上有桥,美轮美奂。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自太平兴国四年(979)至德佑二年(1276),在兴化建军近3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重教兴学的知军、知县和尉官。他们在宦海生涯中重视地方教育,关心地方教育,扶持地方教育的种种善举,给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宋代地方官学规模颇大,学生众多,需要有较多的经费,才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从有关史料记载可知,宋代地方官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其主要来源有:一是由政府拨给修建学校经费和日常经费,这些经费有中央政府拨给的,但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二是建立学田制度,为州县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证,如开禧元年(1205),兴化知军王居安“尝修郡学,拨废寺田十顷以佐学廪” ;端平元年(1234),兴化知军杨梦信捐帑钱六十万,赎买学田以助学;嘉熙二年(1238),兴化知军张友拨废寺田租三百余斛以佐学廪,捐出积蓄二十万以赡学者,师生绘其像祀于学宫。三是收专项捐税以充学费,如加收酒税,崇宁二年(1103)令“诸路官监酒直,上者升增钱二,中下增一,以充学费;又如印卖契书,收息以充学费 ” 。四是社会资助,如咸平元年(998)方仪、陈翊等诸生带头捐资30万创办兴化军学,这是史籍记载的莆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集资办学。五是靠其他各种途径,如以房租、刻印书籍等筹措学校经费。
  与此同时,兴化军、县学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一般设有专管钱粮的会计。对分散出租学田所收的地租,均有账册记录,以备核查。同时,为防止学田和军、县学财产被侵吞,还设置贴基、石刻,将学田的田数、地租等刻在石碑上,作为长久凭证。
  尽管官办学校规模宏伟,雄冠一时,但对于“儒风特盛” 的兴化军来说,这只是一方面;而更广泛、深厚的文化则根植于民间的私学教育之中。在莆田,民办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如隋唐时期郑露的湖山书堂、郑庄的寻阳书堂、郑淑的巩桥书堂,林蕴的澄渚书堂、欧阳詹的福平书堂、黄滔的东峰学堂、翁承赞的漆林书堂、陈峤的北岩精舍等。到了宋代,莆田书堂、书院之盛冠于全闽,或称精舍,或称草堂,或称义塾,或称学馆,皆由名儒讲学授业。
  据地方志记载,宋代莆田规模较大,影响较远的书堂、书院有30所,它们分别是:
  东井书堂  在莆田县东二十里,地名红泉东井(今属莆田市荔城区)。绍兴十年(1140),邑人林光朝在族叔林国钧的资助和聘请下,在此创办“红泉义学” ,又称“东井书堂” ,南宋状元张孝祥为该学堂题写匾额。邑人刘克庄在《兴化军城山三先生祠堂记》中说:“初艾轩(光朝)来水南,学者空郡从之,而红泉东井之学闻天下。” 明代探花、邑人林文在《红泉讲道序》中也赞道:“吾莆自郑露讲学于南湖,在唐则吾祖(林)蕴、(林)藻、欧阳詹读书于泉山。至宋,艾轩讲道于红泉,由是文风大振,遂有海滨洙泗之称,其盛矣哉!” 。据史载,朱熹赴任泉州同安(今厦门同安)主簿路过莆田时,特地到东井学堂去聆听艾轩的精彩授课,还称赞他:“说得道理极精细,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食者数时。”
  金山草堂  在五侯山涌泉岩之西(今属莆田市荔城区)。林光朝除了在东井学堂授徒之外,还与其族人林充、林褒在谷城山的松隐岩、国清塘旁的濯缨亭和五侯山的涌泉岩等地,构筑草堂,传道讲学。清邑人陈池养在《濯缨亭》诗中曰:“艾轩讲学为莆倡,国清之塘威名区。人居金山来城山,平湖击揖频往返。横经蒲弄一席地,论德松隐之岩间。”
  涵江书院 在莆田县东北二十里涵头处(今属莆田市涵江区)。据明弘治《兴化府志》载:“唐贞元、大和(785-835)年间,先圣四十一世孙孔仲良为莆田县令,因家于涵头,岁久子孙流落为编民。宋朱文公(朱熹)过莆,访其宗派,为告郡县,改立至圣文宣王四十九世孙孔宜户。” 宋淳佑五年(1245),兴化知军杨栋得知孔子后裔有居住在涵头(今涵江)时,便为他们建庙置田,与镇官郑雄飞一起创办涵江书院,供孔家子弟读书之用。景定四年(1263),兴化知军徐直谅向朝廷请匾,理宗皇帝亲书“涵江书院”四个大字赐之,被刻在高2.5尺,宽11.2尺的石上。时涵江书院院长为祝洙。
  上林义斋  在莆田县东北三十里后黄(今属莆田市涵江区),邑人黄问创办。以聚四方英俊,其学立有五规:一曰修身慎行,二曰立志抗节,三曰潜心经术,四曰学通世务,五曰限日收攻。
  寿峰义斋 在兴化县东南二十五里处(今属莆田市涵江区),邑人方泳、方洞兄弟创办。“以来四方贤士,岁不下五十余人” 。
  澄渚梯云斋  在莆田县西天尾澄渚村(今属莆田市荔城区),邑人林安中创办作义斋。“将以教一族之英俊,来四方之明彦” 。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