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秀屿区志》是秀屿区历史首部地方志,其编纂出版,是全区一大盛事,值得庆贺! 秀屿区位于莆田市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这里地处沿海丘陵,山海兼具,素有“家贫子读书”的优良传统。朱熹敬重的“南夫子”林光朝,在此创办书院,辛勤撒播文化种子,在“文献名邦”的历史演进中留下辉煌的篇章。 历经明代倭患、清朝截界等磨难,秀屿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勇闯天下。优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既使之成为海内外众多乡亲心驰神往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负重奋进、不断开拓的动力源泉。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区志收录了不少古今人物,客观充分地体现:凡是为社会、为百姓做过一些好事的人,人民就不会忘记他,史册就会给他应有的地位。 《秀屿区志》是全区发展取得辉煌业绩的里程碑。秀屿是一方神奇宝地,更是一片创业热土,具备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民间资本雄厚优势、临港产业优势、妈祖文化优势等。全区上下深入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宜居港城步伐,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奏响秀屿发展史上华丽乐章。秀屿人民正在构筑风姿绰约、风采独具的工业大区,其犹如一颗镶嵌在湄洲湾的璀璨明珠。 《秀屿区志》立足当代,贯古通今,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全区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所取得巨大成就和深刻变化,是秀屿人民伟大实践的真实写照和生动缩影。它浓墨重彩记述海洋与渔业、城市建设、交通港口、工业、教育、文化(妈祖文化)、医药卫生、旅游及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中国银饰之都等富有秀屿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篇章,描绘出新时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丰功伟绩,展示出沧桑巨变的壮美画卷。 《秀屿区志》在结构行文方面,做到纲举目张,一目了然。突出了新变化、新成就,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相当浓郁。如今,全国各地有秀屿区籍的佼佼者,各行各业有秀屿区籍的精英身影,区志为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秀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地方志乃一方之全史,记录一地之古今。它连接着历史和现实,铭刻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轨迹。史志独特的存史资治功用,不仅是保存和研究地方的基础性史料文献,而且更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经过修志工作者数载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努力,《秀屿区志》终于完成了。《秀屿区志》出版,有助于全区人民了解过去的历史,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的斗志,增强人们振兴秀屿的信心和决心。值此志书问世之际,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编纂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地方志是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愿全区人民乘区志面世之春风,进一步增强信心,奋发斗志,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努力为建设富裕秀屿、和谐秀屿、文化秀屿、生态秀屿及幸福秀屿而不断奋斗!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