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大悲岩的历史传说
【发布日期:2017-02-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吴春永】
据《仙游县志》载:“明熹宗天启元年(1626年)春大旱,夏大饥,饥死者甚多。”民间传说,当年八月初八日,王母娘娘为释迦牟尼佛召开筵席蟠桃盛会,特邀请老君与八仙尊神赴宴,宴毕后,众仙云游太空,望见仙游县唐安乡依安里后蔡大悲山上空,有一缕缕香烟腾空,伴有祥光瑞气。斯时,李铁拐率众仙云游而下界到慈德寺,向主持师父禀明来意:“咱众仙为拯救后蔡、土楼两村黎民百姓脱离苦厄,意欲在此山建造神仙岩宇,施展仙法,为民祈梦,驱妖除邪,造福众生。”随着递上一首《八仙诗》曰:“铁拐先生法力超,钟离老祖把扇摇。洞宾背剑青锋刻,湘子瑶池奏玉哨。国舅手执云阳板,果老骑骡乐逍遥。仙姑进来长生酒,采和献桃见仙标。”并赠送一册33支签支簿(附后)。后仙翁又到园庄大埔大林山施出法力,拔剑撬开巨石,泉水涌出,成为仙潭。释僧悟出八仙之意,就在慈德寺东侧建造一座简朴的岩宇,名呼“大悲岩”。供祀老君及八位仙人尊神,构成佛、仙同祀的寺院岩宇的格局。
  从此之后,十里八乡的信众,前来求财得财,求子得子,睡梦、抽签、问卜的灵验名闻慈孝(园庄)连江(枫亭)诸里。
  清顺治八年(1651年)不慎寺院岩宇失火,化为焦土,残垣断壁,后由后蔡、土楼两村老者及信众发动善男信女募缘重建,于翌年孟秋告竣,重塑佛像、仙翁尊神,供虔诚信众焚香膜拜,祈梦祈安, 赐其福祉,香火又兴盛起来。
  历史悠久,岁月蹉跎,这座古色古香的寺院和岩宇历经252年的风雨飘摇洗刷,满目疮痍,破烂不堪,有倒圮之危。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再次重建。岩宇仙龛前上方悬挂一块“先知”木匾,楹联是“知先知人知事知成果,觉后觉财觉物觉良心”。大门后壁顶挂着一块木牌,书有民国九年(1920年),由施主赠送一个圆形匾额,上面书写着“仙公指示传经”字样,中间大字是“闻知”两字,两边书有是“爱志海昭灵矣,信士人专丰盍立”。边缘落款是“拾八点会谜予知,庚申(1920年)之秋予闻”,下方还有书“正白金五百买得太平安土是。”
  如今,这座旧岩宇是1968年重建,与慈德寺一字形排列,规模不大,一厅式面积约40平方米,仙龛里供祀八仙尊神,厅边放置上下40床祈梦床,让其祈梦之用。两边壁上绘画着12厘米见方的55幅八仙传说故事。古时,因仙翁祈梦、抽签、问卜应验的奇闻传遍莆田、仙游、惠安三县,尤其是枫亭兰友、霞街、铺头、锦湖村等社区信众三五成群来此的祈梦者多。特别是大年正月初一,更为盛况空前,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蔚为壮观,许多香客欢心而来,喜心而归。事情成功之后,前来烧香酬谢,赠送香金的事例不胜枚举,使这个世外桃源之地,变成繁华胜景。
  大悲山确实为钟灵毓秀的福泽宝地,给人们带来福祉,奋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现在为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原寺院岩宇前,把一条深18米山坑,劈山填壑,造出一个1500平方米的广场,作为停车地和休闲的地方。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