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畔话沧桑
【发布日期:2017-03-02】 【来源:】 【阅读:次】【作者:郑银华】
倘佯在木兰溪畔,望着奔流东去的潺潺流水,怎不令人思绪万千。一条源于仙游西苑乡山涧中的溪流,沿途汇聚了360条溪涧,流淌过兴化大地,以其甘醇的清泉,滋润了世世代代的莆阳儿女。她不仅孕育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人文之盛,辉煌至今,更把“奔流到海不复返”的精神融入了儿女的血液与灵魂,映照了莆阳大地的沧海桑田。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岁月的悠久绵长,唤起东海的臂膀,牵引着历史的巨轮,牵引着时光的永恒。她牵萦着多少游子的心灵。她被莆田人民深情地誉为“母亲河”。 源远流长的木兰溪,她养育了灿若星河的莆仙先贤,更承载着莆阳大地的历史和文明。 据史载,南朝陈永定二年(558),郑露与其弟庄、淑从永泰移居莆田,在凤凰山麓,南湖侧畔创建“湖山书堂”,开莆来学,首开莆阳文风。传说,郑露钟情木兰花,爱其幽雅飘逸,素艳高洁,所以在书堂周围遍植木兰花。“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木兰花开时朵朵亭亭玉立,浑似粉装玉琢,花香四溢。 郑露奉诏赴任离开莆田之时,人们感载他功高泽宏,依依不舍,扶老携幼到溪边十里长亭欢送他,人们将他喜爱的木兰花花朵撒向舟上,溪里。花团锦簇,相伴而去,祝他一路顺风,喻其锦绣前程。人们为了纪念“南湖郑先生”对莆田文化、教育作出的特有贡献,就将这条溪命名为“木兰溪”。人们在十里长亭旁边的小山遍植木兰花,把它称之为“木兰山”。 话说宋治平元年(1064),长乐女子钱四娘携钱十万缗来莆,在濑溪的将军滩前(今华亭西许),雇工垒石,截溪筑陂,至治平四年工程才告竣工。一天,忽然溪洪咆哮而至,水力冲激,石崩陂溃。钱四娘目睹功败垂成,三年心血付之东流,悲愤投水殉志。时年19岁。尸体被洪水冲至沟口(今新度镇沟口村),被群众发现时,尸体周围木兰花朵团团簇拥,人们闻讯纷纷前往祭吊,悲哭之声震天动地,拜奠焚烧,香闻数里,于是人们在墓旁立祠,名曰:“香山宫”。在宫四周遍植木兰花,以纪念钱四娘泽被黎民的高尚品德。其后长乐进士林从世看到邑人钱四娘筑陂不幸失败的悲剧,发愿要继续完成她的遗愿,携十万缗家资来到莆田,在钱陂下游的温泉口鸠工筑陂,因港狭弯急,在工程垂成时,又被海潮冲毁。 |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