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兴化府的沿海渔乡商客如云,各地商客和渔民正在交易刚从渔船卸下的海产品,突然有人大声喊叫:“打死他!打死他!”有人说:“这种人应该拉到海上去‘种蛏’!”“ 种蛏”是沿海地区的一种残酷私刑,就是把人装进麻袋之中,送到海滩上填埋。接着就有一大群人围着一个中年人拳打脚踢,那个中年人跪在地上哭啼求饶。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60多岁老人,对着众人说:“各位朋友,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手打人!”有几位认识老人的渔民上前说:郑老伯,这个家伙太可恶了!他竟敢在秤砣下安放磁铁,您说该不该打?老人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中年人说:“唉啊!这不是香田里的魏老弟吗?”中年人抬头看了这位老人,惊得瘫倒在地。老人拉起中年人,向众人作揖说:“各位兄弟,这位老弟是老朽的朋友,老朽在此替他向你们赔罪,请大家看在老朽的薄面,饶他一次!”众人听了都说:“既然是郑老伯的朋友,此事也就算了!”围观的人群纷纷散去。但是,却有两个年轻人并不理会,他们指着老人说:“你算老几?竟敢为不法之徒求情!”老人回答说:“我虽不算老几,却已向你们赔罪了,你们也该放他一马!”其中一个轻年人操起扁担说:“你得问我手中的扁担答应不答应!”随之挥动扁担,横扫过去,老人转身一闪,顺手夺过扁担,往地上一插,扁担入土半尺。另一位年轻人见其同伴没有得手,举起木棍朝老人劈去,老人并不躲闪,用手臂一挡,只听见“喀嚓”一声,木棍断成两截,两位年轻人拔腿就跑。老人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笑着说:“年轻人,多谢你们手下留情!”说着又转身对着中年人说:“魏老弟远道而来,老朽就住在此,想请老弟前去做客,不知可否赏脸?”这位中年人哪敢推辞?只得战战兢兢地跟着老人离开码头。 也许大家会问:这两人既然是朋友,那个姓魏的为何会对老人如此畏惧?事情要从两年前的一段恩怨说起。 老人名叫郑宏义,年轻时在武馆学了一身武艺,为了谋生,他在城里经营海产品。因他为人诚实仗义,广交朋友,生意越做越大。到了花甲之年,他把生意交给儿孙们经营,自己回到老家安度晚年。两年前的一天,郑宏义去仙游探望亲戚,随即带着一桶鲜海蛎和一小篮 干、蛏干等海产品,谁知那家亲戚举家外出。郑宏义只好带着这些海产品打道回家。时值盛夏,老人怕鲜海蛎变味,就在香田里贱价售卖。因为没有称秤,他就用以手代称,掂着木桶和竹篮,一家一户地售卖。那些买家用称秤过秤,都分毫不差。这时来了一位中年人,要把剩下的鲜海蛎和干货全部买下。老人用手掂了掂,说:“剩下的鲜海蛎2斤半,蛏干3斤。”中年人用称子过秤,说:“这些海蛎不到2斤,蛏干只有2斤6两,是你的手称不准!”老人看了看称秤说:“老弟,我在城里经商几十年,这‘一抓准’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围观的村民都惊叫说:“您就是城里的‘一抓准’怪不得您用手掂称如此精准!”中年人冷笑说:“我不管你是‘一抓准’,还是‘二抓准’,我就相信这称秤最准!”老人从秤砣下摸出一小块磁铁,笑着说:老弟!这种小把戏我在城里经商时可见得多!”中年人见自己的把戏被揭穿,恼羞成怒地说:“我就耍小把戏,还怕你这个外乡老头?今天我魏金虎不给你一点利害,你还不知道‘香田虎王’的威名!”说着挥拳把老人打倒在地,又把海蛎踢翻。围观的村民纷纷责骂:“魏金虎,你平日里横行霸道,今天居然欺负一个外乡老人,算什么英雄好汉?”有人指着魏金虎说:“今天你必须给老人赔罪,并按价赔偿损失!”老人从地上爬起来,摇摇手说:“算了!这些海产品值不了多少钱,就算我不小心损坏了!”说着自己收拾东西离去。 魏金虎怎么也想不到今天在他遇难时,居然得到这位老人的解救,而且还要请他到家中做客。面对这位武功高强的老人,当年却会被他一拳打倒在地,却毫无还手之力?想到这里,魏金虎不寒而栗! 到了郑宏义家中,魏金虎更是心惊胆战。老人向家人介绍说:“这位老弟是我在香田里的朋友,今天难得来此做客,你们不可怠慢。”家人按照老人吩咐,摆上好酒好菜,热情招待客人。魏金虎见老人全家如此盛情款待,毫无寻仇报怨之意,心中的担忧也就渐渐消失了。 当天晚上乡里正好演戏,郑宏义叫家人先到戏台前摆好桌椅和茶果。吃完饭后,两人来到演戏场上,只见四周早已坐满了观众,郑宏义拱手对着观众说:“各位乡亲,我的一位朋友到此做客,请各位行个方便。”戏场上立刻让出一条宽敞的通道。魏金虎真想不到:老人在村里竟有如此高的威望。 看戏回家之后,郑宏义叫魏金虎把要买的海产品开了清单,让家人于明天早晨去鱼行置办,并特地吩咐家人说:“你们告诉商家,说是我的好朋友要买的货,请他们在价格上给予照顾!” 第二天,郑宏义带着魏金虎到鱼行买了已经置办妥当的海产品。他算了算,这些海产品足足便宜两成。两人走出码头,魏金虎放下担子,向郑宏义跪地叩头说:“老伯,我魏金虎在此向你赔罪!”郑宏义扶起魏金虎说:“老弟,你可要记住:“拳头打不过墙,酒盅能扔过省。” 魏金虎回家之后,如同脱换骨,彻底改变横行跋扈的恶行,处处与人为善。遇到村里发生纠纷争斗,他就用自己的经历劝导双方:”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