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贵:惊艳世界的科技翘楚(1)
【发布日期:2017-03-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翁志军 余兆禄】
【引题】“美国人的智慧在中国人的脑袋里,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近日,来自莆田的旅美青年学者杨荣贵教授和合作伙伴尹晓波教授的一个重大科研成果“降温塑料”在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及全球科技界引发了极大的轰动效应:数十家全球顶尖科技出版媒体、公共频道和权威研发杂志予以联袂报道;中东、欧洲也有诸多国家媒体纷纷报道了此项成就……其实,早在2005年夏天,杨荣贵因获得国际热电学会的戈德史密斯奖和在旧金山举行的国际电子封装会议上获得全世界500多篇论文中甄选出的最优秀研究论文奖,他的成就给科学家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时国际热电学会的网站宣称,杨荣贵同学在热电领域取得了“很少一名学生能取得的成就”。2008年,时任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机械工程学助理教授的杨荣贵博士因跻身在国际科学界久负盛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科技评论》从全球医药、计算机、通讯、电子、纳米技术和能源等领域年龄在35岁以下的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中推选出的35位“世界顶级青年创造者榜”中而名闻天下。2009年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的资深委员格里夫在其创作的《美国科技沉浮录》一书中对杨荣贵博士的科研成就做了大篇幅的传记描写,认为他是能扭转美国的科技人才之一……幸运的是,对杨荣贵这位独步全球的莆籍旅美青年科学家,笔者几年前就从他哥杨荣清那儿陆续获得他在科研上取得成就的信息并关注他的成果。经杨荣清介绍,我与远在美国的杨荣贵有了几次长时间的电话连线采访,因为是家乡人,我俩的沟通显得格外亲切……
重大发现 独领风骚
鸡年的热闹气氛还没散尽,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就传来了一个令全球科技界振奋的好消息: 不用插电,不用烧油,自己就能降温;不把负担转嫁给地球上任何别的东西,直接把多余的热量送到外太空;同时节能、低碳、高效、绿色、环保……这款理想的降温材料并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由两名在科罗拉多大学工作的华裔教授——杨荣贵和尹晓波完成的发明,该研究成果已在2月9日的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率先发表。随后,全球顶尖的科技媒体《自然》杂志、《科学》杂志网站、老牌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和《福布斯》立即跟踪报道;天气频道,权威研发杂志《R&D Magazine》、科学时代《Tech Times》、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在线报道;英国广播电台 BBC,中东、欧洲多国国家媒体蜂拥而至报道华裔学者杨荣贵和尹晓波的成就;几乎与笔者同步采访的中国科技日报和中央台4套午间也分别在2月23日和27日,先后报道了这个可能给人类的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惊人发现。 在这些科技报道中,他们写到: 这种材料是真正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廉价材料。从微观上看,这种新材料是由许多直径在8微米左右的小玻璃珠子随机地镶嵌在透明塑料中制成的。普通的塑料、普通的小玻璃珠,组合起来却是一种室温辐射的“黑体”。 这个室温辐射黑体薄膜材料可以以远红外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太空辐射能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这种材料发射的电磁波波长是8~14微米。对这个波长的能量,地球的大气层几乎没有任何阻力。也就是说,这些被发射的热量几乎不被大气层通过反射、吸收和散射等方式“转换消化”掉,而是直接穿过大气层,进入外太空,一去不复返。形象地说,这种“塑料”是我们居住的室温环境和外太空零下270℃的极冷环境的能量输送通道,可以源源不断地把地球上利用不了的热量垃圾输送出去。 如果在材料的背面再镀一层纳米级别的金属膜,降温效果会更好,不仅可以把热量送走,还可以反射太阳光,阻止需要降温的物体因为吸收阳光而变热。实验显示,这种材料在中午阳光直射下最高可达93W/平方米的辐射冷却功率,可以轻松让与它接触的物体降温10~16℃。 紧接着,该报道不无憧憬地写道:地球变暖一直是人类面对的一个共同课题。这种利用外太空零下270℃的冷源的新技术是解决地球变暖问题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教授们目前正在努力,争取将该材料早日商业化,让更多人享受到它的好处,早日减缓地球变暖的趋势。 或许这就是这个重大科技发现的价值所在!也是全人类的又一个福音! 李嘉诚说过:每一个革命性工具的发明都会诞生一个新的商务时代,而每一个新的商务时代的到来都会锻造一批大富翁。或许,杨荣贵和他的合作伙伴们的这一重大发现,焉能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并造就一批新时代的富翁呢?这一发明发表后,杨荣贵和尹晓波在三周的时间里收到了几百个要求合作和投资的电话和邮件。 可喜可贺的是,取得这项重大发现的华裔科学家杨荣贵是个地地道道的莆田人!杨荣贵博士,这位从妈祖故乡莆田走出来的平民子弟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正越来越引起全人类高度关注和探询的目光。
术有专攻 誉满天下
为了完整了解杨荣贵博士的不凡的学术成就,不妨历数他攻坚克难、前进不止的奋斗轨迹,显然,他的步履扎实而辉煌。 杨荣贵博士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机械工程系终身正教授, 纳米能源转换、存储、和热管理研究室负责人。他于1996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电厂热能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 就读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2001年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师从陈刚教授和Mildred S. Dresselhaus教授,于2006年2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杨博士从2006年1月起任职于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于2011年提前两年晋升副教授(终身教席)并于2016年晋升正教授。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纳米材料、器件和系统的能量输运机理和热控制研究,是声子导热的多尺度模拟和超快激光探测方面的国际权威,在纳米复合热电材料和器件、锂电电池的三维纳米电极、高功率电子设备的热管理技术等方向有着开创性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诸多国际奖项:如2004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技术创新奖,2005年国际热电学会戈德史密斯奖, 2008年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局青年教师奖,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教授职业奖, 201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青年研究奖,2012年和2013年被瑞士苏黎世工学院院和日本学术振兴会聘请为特邀研究员,2014年国际热电学会青年研究奖。
|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