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一门忠烈 世代流芳(1)
【发布日期:2017-05-04】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说的是宋代玉湖陈氏家族的显赫。玉湖陈氏家族起源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始祖陈仁卜居莆田城内的白沙村,以该地环境优美,且一衣带水,有池塘为伴,遂命池为“玉湖”。以地为系,创立了玉湖陈氏家族。
  玉湖陈氏至第四世时,陈俊卿以榜眼入仕,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少师、魏国公致仕。赠太师,谥正献,成为与李纲齐名的南宋名相。玉湖陈家从此开始发扬光大,奠定家族辉煌的历史。
  正献公陈俊卿为官清廉,功高邦国,深为朝廷倚重。除本身受谥为魏国公外,追赠三代先祖谥太师国公。玉湖始祖陈仁公谥太师沂国公,第二世祖陈贵公谥太师蜀国公,第三世祖陈诜公谥太师翼国公,第四世祖陈俊卿谥正献魏国公,丞相。
  第八代陈文龙公,以状元入相,尽忠报国,功绩泽及先祖,亦受赠追封三代先祖谥太师国公。第五世祖陈钦绍公赠太师永国公,第六世祖陈衮公赠太师安国公,第七世祖陈粢公赠太师荣国公,第八世祖陈文龙谥忠肃公,副丞相。他是南宋的名臣、儒将和抗元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隆名并峙”。
 

 

 立志报国

 


  陈文龙,初名子龙,字德刚(一作刚中),号如心(一作德云)。他于宋绍定五年(1232)出生在福建兴化军莆田县东门外玉湖村(今属莆田市荔城区,《宋史》作福州兴化人,误)。
  清代邑人、末科进士张琴的《陈忠肃公年谱》载:“公幼颖悟,苦学不厌。年未弱冠,以赋律名郡痒。” 陈文龙九岁随父陈粢(字浩橙)定居长乐后山(今长乐市阜山)。从小深受家教家风的影响,“濡染先训”,尤其是受曾叔祖陈俊卿“人才当以气节为主”观念的影响,立志“忠君报国”,以“能文章、负气节”而闻名乡里。少年时期便显示出超凡的聪颖和勤奋。
  淳佑十一年(1251),他二十岁入乡学,读了五年。到宝佑四年(1256),入太学又读八年。景定五年(1264),三十三岁的陈文龙夺得太学考试第一名,“负六馆盛名”。此时的他不仅文章赋律闻名,而且其书法也颇为出众。《石仓历代诗选》载有《王一送陈刚中归莆》诗:“近得钟王法,才华世共称。剑锋看舞女,笔阵笑狂僧。散帙花前席,鸣琴竹里灯。石渠成远别,白下酒如渑。” 可见他的书法非同一般,二三十岁就称誉一时。
  咸淳元年(1265),文龙由太学“升补外舍,积分私试,分数中内舍,优奏。”然屡试不第,直到咸淳四年(1268,《宋史》作咸淳五年,误)才一举得中状元。是年五月,度宗皇帝亲临殿试,赐进士664人及第,亲擢文龙第一,状元及第。唱第日,御笔改名为文龙,赐字君贲,意思是皇帝的股肱、卫士。同时,宋度宗作《赐宴诗》云:“遹骏先猷在急贤,广廷亲策昉今年。精微历历参前圣,忠谠洋洋着大篇。天圣得人占上瑞,太平宴士秩初筵。缅怀丰苞无穷泽,久远功名尚勉旃。”
  另据《宋史全文》记载,咸淳四年,龙飞榜省试第一人胡跃龙,殿试第一人陈文龙。上(皇帝)从容语宰执曰:“有一联:龙飞取士,省元龙,状元龙。” 参政(副丞相)马廷鸳奏曰:“臣有一对:虎帐总戎,殿帅虎,步帅虎。”盖是时,范文虎为殿前指挥使,孙虎臣为步军指挥使。上大悦。厥后,公(陈文龙)从容就义,而范文虎、孙虎臣皆降元,流芳遗臭,不相侔矣。
  因此,宋度宗喜欢陈文龙的文才出众,破例加官,授宣义郎、镇东军节度判官,驻节越州(今浙江绍兴市)。
  

 

为官清廉

 


  陈文龙学而优则仕之时,正是南宋王朝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危难之秋。越州乃鱼米之乡,又是皇亲国戚聚居之地,历任官员到此,办事总要遇到权势人物的干扰,难以秉公处理政务。陈文龙到任后,亦知此乃是非之地,但他不愿意随波逐流,对趋炎附势、行贿受贿等官场现象深恶痛绝,公开声言为官“不可以干以私”。他雷厉风行,革除弊政,秉公执法,嫉恶如仇,不徇私情,关心民瘼,政声卓着而“人皆惮之”。因此,深得镇东军元帅刘良贵的器重,“政无大小,悉以询之”,成为刘良贵的得力助手。
  《宋史》载:“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 贾似道从宋理宗开始当权,到宋度宗时权倾朝野。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培植党羽,他看到“文章魁天下”的陈文龙受皇帝赏识,便想拉他为己用。于是,接连上奏朝廷举荐陈文龙。几年之间,陈文龙扶摇直上,连升秘书省正字兼崇政殿说书、校书郎、着作郎、礼部员外郎,后又擢任监察御史。“然自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    茸,台中相承,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贾似道的提拔,一向正直耿介、以为国为民为准则的陈文龙并未受蒙蔽。相反,对于贾似道弄权误国的行径,给予严厉的抨击和揭露。
  在贾丞相当权时期,谏台也被垄断。如监察御史本应直接向皇帝禀奏,但贾似道却要他们先呈稿丞相府,经他认可后,方可上奏疏。陈文龙认为这样不合制度,不但不肯呈稿,而且还一再直接上疏,揭发贾某的亲信贪污渎职,要求从严惩办。
  浙西转运使洪起畏在贾似道的授意下,上奏请求推行宋理宗时未施行的“公田法” 付诸实施,一时之间,“史缘为奸,争以多买为功”,致使浙西一带“六郡之民,破家者多”,民怨沸腾。陈文龙上疏陈述得失,据理力争,并要求严惩洪起畏,才平息这场轩然大波,百姓拍手称快,“朝绅学校相庆”,赞扬陈文龙“乃朝阳之鸣凤也”。 贾似道迫不得已将洪起畏罢免以自解。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