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奕(1052-1082),字世显,祖籍兴化县清源西里凤博村,因当地发生瘟疫搬迁到枫亭。薛奕远祖是福建长溪县薛令之。薛令之六代孙薛廷辉任莆田县百丈镇守将,便在这里安家落户。据《兴化县志》记载,薛廷辉之子薛峦是兴化县第一位进士。薛奕是薛峦的曾孙,从小就跟先后在泰州、潮州、惠州等地当过太守的叔叔薛利和走南闯北,并研习曾公亮等人编纂的《武经总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熙宁九年(1076年)丙辰科,朝廷同时举行文、武举考试。薛奕入京应试,神宗皇帝大为赞叹,亲自擢其为武状元。其时,莆田人徐铎也高中文状元。神宗皇帝高兴赋诗:“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皆彀中。”薛、徐两家因此结为亲家。后来,徐铎向薛奕赠送了“延寿红”荔枝品种,枫亭人便将此荔枝命名为“状元香”,也称“状元红”。 薛奕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武状元,高中状元之后被任命为凤翔府都监,不久又升为正将。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薛奕跟随大将高永能守卫银川寨。高永能不接受副帅徐禧的建议,指挥失误,全军溃败,导致银川寨失守。薛奕也被流矢射中头部而牺牲。朝廷为表彰其功绩,诏赠他为防御使。其子薛安靖也因功绩被补官,后升任河南制置使。 叶顗(1097-1126),今仙游县大济镇古濑村人,南宋丞相叶颙之胞兄。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年-1125年),他同胞弟叶颙一起徒步到京城开封,在太学博士的教授下,温习功课,准备参加礼部会试。叶顗一边读书一边练武。同舍的人劝他说:“我们只要熟读经史,旁通百家,将来能金榜题名,取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不就可以了,何必如此苦练武艺,分散精力呢?”叶顗回答说:“现在国难当头,金国对我们虎视眈眈。万一国家有难,社稷倾危,我们如果不能学郭子仪那样指挥百万军兵,扫平敌寇;又不能像张巡那样,坚贞不屈,为国献躯。那么,徒生这昂昂七尺之躯,又有什么意义呢?国家正需要有志的青年,大家都来闻鸡起舞吧!”同舍人听了叶顗的议论,都心服口服地说:“你的见解令人佩服,我们实在赶不上你。” 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朝廷举行武艺谋略科考试,叶顗欣然应试,名列武举状元,被授承节郎,随刘延庆率兵守卫京城东北部。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金兵分两路大举进犯京城。此时,徽宗带了一批官员南逃镇江,把皇位让给钦宗赵恒。钦宗束手无策,京城危在旦夕。叶顗把弟弟叶颙叫到面前,对他说:“我们兄弟俩受忠孝节义教育,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我已受令守城,自当登城死战,以尽臣节。你应回乡奉养父母,以尽儿子的职责。”叶颙听从叶顗的吩咐,回故乡仙游尽孝。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叶顗终因寡不敌众,被金兵包围,以身殉国,年仅29岁。 提及仙游的状元,我们还不能忘记仙游有两位得而复失的状元陈说之和蔡佃。 陈说之(约1000-1080),今榜头镇后坂村人,是后坂始祖陈齐的六代孙,其父陈绛是陈峤的曾孙。陈说之和其兄陈动之,与蔡襄、欧阳修都是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殿试时,本是陈说之第一名,但因其父与时任宰相夏竦有矛盾,故被夏竦奏请降为进士甲科第6名,其兄陈动之为第8名,蔡襄为第10名,欧阳修为第13名。榜头镇便是因为陈说之兄弟名列榜头,而得名榜头。 蔡佃,字耕道,今枫亭镇东宅村人,蔡襄孙,其父蔡旻是蔡襄的季子。蔡佃与其弟蔡 、蔡伸在太学颇有名气,有“三蔡”之称。据宋史《蔡京传》记载,宋崇宁二年(1103年),蔡佃殿试时本为第一名,其时位居宰相的堂叔祖父蔡京为了避嫌,奏请徽宗皇帝把他降为榜眼。蔡佃因此怀恨在心,后寻找理由奏请皇帝要罢免蔡京。蔡京得知后,便打击报复,将蔡佃贬到温州税监任上。蔡京死后,蔡佃才被启用,先后出任朝奉郎、龙图阁学士等。蔡佃博学多才,能诗善词,李弥逊称其诗词“清丽超逸,有不群之思”。《全宋诗》、《全宋词》和《闽诗录》等都有收录其《雷轰漈》等作品。 仙游还有一位文榜眼是陈睦,今榜头镇后坂村人,系陈说之之兄陈动之的季子,陈峤六世孙。因陈动之在陈睦之兄陈侗13岁时,刚36岁就过世,陈睦和其兄陈偲、陈侗就寄居在其母亲方夫人娘家苏州,并在那里就学。嘉祐六年(1061年)登第,被授榜眼。熙宁四年(1071年),以秘书阁校理出任浙西提点刑狱兼常平、免役、水利、农田事。熙宁六年被朝廷召还,任监察御史。不久以起居舍人随安焘出访高丽。他们在明州(今浙江宁波)造了两艘船,一艘名为凌虚致远安济,一艘名为灵飞顺济。两艘船起航后,直驶高丽,被誉为神舟。回来后,国人欢呼如潮。徽宗皇帝还把袍芴玉带赏赐给他们,并安排他们住进皇帝行宫顺天馆。陈睦后累迁史馆修撰,判尚书刑部,进鸿胪卿(正六品),又以直龙图阁知潭州,迁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及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卒后累赠少保。 明代,仙游历史上还出了一位榜眼李乔,今鲤城镇木兰街人,登崇祯十一年(1638年)武进士榜眼,任常州郡司,曾平宜兴之寇有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