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徐霞客与九鲤湖
【发布日期:2017-06-15】 【来源:】 【阅读:次】【作者:金冷】
    今年是徐霞客诞辰430周年。回想起397年前,也就是1620年六月徐霞客考察游览莆田九鲤湖景区的情景,深深地被他的求是精神所感染和吸引,为了纪念这位对莆田旅游、生态有记载有贡献的旅行家,特以撰文,以示纪念。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一生游遍大半个中国,足迹遍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经30年考察并撰成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在《徐霞客游记》里,记载着徐霞客游福建兴化府仙游县九鲤湖的日记,并写下了《游九鲤湖日记》(以及下九鲤的九龙谷),均属徐霞客考察线。这篇《九鲤湖游记》记录了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六月初八、初九,旅行家徐霞客游九鲤湖,并作九鲤湖日记1500多字。
  徐霞客考察九鲤湖往返均取道莆田常太莒溪,游记主要记录九鲤湖的九处瀑布,即“九漈”。当时,这里的美景令游过祖国名川大山、见多识广的徐霞客留连忘返,并由衷赞叹地说,江西庐山三迭泉、浙江雁荡龙湫,只以一长擅胜,比不上这里的瀑布复杂多变而又集中。
  说起下九鲤的九龙谷,徐霞客途经莒溪在日记中记载:“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降陟不啻数岭矣。莒溪即九漈下流。过莒溪公馆,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九漈去鲤湖且数里,三漈而下,久已道绝。数月前,莆田祭酒尧俞,令陆善开复鸟道,直通九漈,出莒溪……出九漈。沿涧依山转,东向五里,始有耕云樵石之家,然见人至,未有不惊讶者。又五里,至莒溪之石步出向道。”
  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莆田先人在南京任国子祭酒官的林尧俞(生于1558年,卒于1626年,字咨伯,家居莆田东岩山,明万历年十七年,即1589年为进士。万历三十六年,即1608年,回家探亲加丁父母之忧,居家守丧达八年之久的林尧俞,回京转任南京国子祭酒官。他八度担任皇帝《起居注》官,最终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加太子太保。著述甚丰,有《溪堂文集》二卷、《溪堂诗集》四卷、《玉恩堂存稿》八卷传世。天启五年,即1625年,因不满宦官头子魏忠贤弄权乱政,愤然辞职回乡)。在道教之风盛行的明代,九鲤湖是我省仅次于武夷山的第二个道教圣地,更兼有九瀑之胜景,所以莒溪古道上观光者、祈梦者络绎不绝。为了疏通古道,他特意引荐徐霞客来九鲤湖考察。
  徐霞客考察了九鲤湖后,对这里的优美风景和环境赞不绝口,欣然写道:“盖自四漈来,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出五漈,山势渐开。涧右危嶂屏列,左则飞凤峰回翔对之,乱流绕其下,或为澄潭,或为倒峡。若六漈之五星,七漈之飞凤,八漈之棋盘石,九漈之将军岩,皆次第得名矣。然一带云蒸霞蔚,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若水之或悬或渟水积聚而不流通,或翼飞叠注,即匡庐三叠、雁宕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翻读《游记》,犹如参阅生态样本。一部游记,遍地开花,菊花、桂花、桃花、梅花、兰花、玉兰花、山茶花、山鹃花;满篇文字,到处生绿,山绿、水绿、树绿、草绿、崖绿、山寨绿、田野绿、青苔绿。他用最精美的文字,描摹最奇妙的世界,表达最深沉的情感。尊重天人关系,追求文化意蕴,崇尚自然法则,遵从客观规律,成为徐霞客一生的遵循。
  徐霞客20岁左右开启探险之旅,26岁到46岁完成第二阶段跋涉;49岁开始人生的最后一次出发,直到4年后因“两足俱废”而东归,回家一年后去世。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无数次履险临危,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崇祯九年(1636年)51岁时的他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人也险些丧命,最后跳水脱险。当时,有人劝徐霞客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意志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重重的困难被踩在脚下,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一路上穷困潦倒,甚至“卧处与猪畜同秽”,但他只留下“无可奈何”寥寥几字便不再纠结。他长期过着“足泥衣垢”“煨湿薪,卧湿草”的生活,受到“足痛未痊”“膝肿痛不能升”的折磨;在过箐篁瘴地时不幸皮肤中毒,苦不堪言,“久涉瘴地,头面四肢俱发疹块,累累丛肤理间,左耳左足,时时有蠕动状。而苦于无药”,切身之痛,彰然纸面,读来令人心痛。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且是特立独行的事情。
  毛主席曾先后两次盛赞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一次是在1958年1月28日“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那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山导江’,这是经书上讲的,他说是错误,他说是金沙江导江。”“我看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另一次是1959年4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有可能,我就游历黄河、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车,骑马对身体实在好,一直往昆仑山,然后到猪八戒的那个通天河,翻过长江上游,然后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崇明岛。我有这个志向,……我很想学徐霞客。徐霞客是明末崇祯时江苏江阴人,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遍了,主要力量用在长江。《徐霞客游记》可以看。”
  《徐霞客游记》也是徐霞客的生态观思想,对于当今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旅游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我国将《徐霞客游记》于1613年5月19日的开篇之日自2011年起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我们今天纪念和缅怀徐霞客,就是要学习他立足于格物、致知,专注于诚意、正心,有志于修身、齐家,以科学严谨的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