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偕:严明洁廉 直节劲气
【发布日期:2017-07-06】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志平】
方偕(992-1055年),字齐古。今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百俊村人,后迁入城内义门街(今东岩山拱辰仪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进士。历官温州军事推官、汀州府通判、建安知县、秘书省著作佐郎、福清县和资阳县知县、尚书屯田员外郎、御史台推直官、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章阁侍制知杭州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刑部郎中、太常少卿分司西京、光禄卿等职。
自幼聪明 少年登第
方偕自幼聪明,再加上父亲严格要求,谆谆教诲,十四岁就能写文章,落笔妙笔生花,当时莆田知县薛奎十分器重他:“意其少年,倩词于人,延坐,令作赋一篇,立就。薛公器其甚远。”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方偕赴京应试,进士及第。其参加廷试时所作《铸鼎象物赋》,为时人所推崇。此时的方偕年方二十,英俊潇洒,仪表堂堂,举止庄重,满腹经纶。
谨重廉慎 通晓狱事
方偕因博学多才,深得宋太宗的喜爱,很快被任命为温州军事推官。在任期间,方偕清正廉明,行事缜密,处事得当,为时人所效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温州闹饥荒,老百姓为躲避饥荒纷纷选择从军,州官不敢擅自招募,方偕以“民迫流亡,不早募,将聚众为盗矣。岂若署壮强以尺籍,且消患于未萌,而公私交利乎?”建议提点刑狱吕夷简赶快募民为兵,夷简同意,招募士兵七千人,因此,温州虽然饥荒严重,众多农民得以保全,没有发生骚乱事件。 不久,方偕改任汀州府通判,权知建安县(今南平建瓯市)。任上,方偕为官谨重廉慎,光明磊落,尤其通晓狱事,审理案件从不严刑逼供,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办理案件不超过一个月。该县盛出产茶叶,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均需调集数千百姓于山旁大声叫喊,以招阳和之气。方偕认为此俗妨碍农业生产,奏请给予取消。 在四川资阳任职期间,当时丰州有一个逃卒到一家富户当佣人,竟然诬告主人杀了十二人来祀魔驱神。州府闻报后,立即逮捕他的族人三百余人。此案牵涉的人较多,且有诸多漏洞,致使案件久拖不决。方偕受命审理此案,命令逃卒报上所杀人姓名进行验证。经逐一核实,水落石出,纯属诬告,案情大白后,逃卒被按律处死。
才华卓越 仕途顺畅
方偕后因父亲方鼎去世,辞官回去守孝。守孝期满后,方偕被任命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历任福清县(今属福州市)、资阳县(今属四川省)知县、尚书屯田员外郎、御史台推直官。庆历三年(1043年),升天章阁侍制知杭州兼两浙西路安抚使,方偕治下宽严有度,公文案牒都得以及时处理,他的卓越才华得到上下的一致认可,仕途也一路顺畅。庆历五年(1045年)十月,又被朝廷任命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知杭州;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转刑部郎中;庆历七年(1047年)七月,升太常少卿分司西京。其居官“严明洁廉,察民情数,民事尤剧,益以精敏。”
生性爽朗 豪饮慑敌
方偕生性喜欢饮酒,喝到酣畅淋漓时,往往没有节制,一醉方休,但醉后却记忆清楚。任福清县知县时,部属乘他喝醉时偷懒不理事,他醉醒后竟件件清楚,部属幕僚十分惊异,从此不敢偷懒。有一次,方偕奉命出使契丹国。据说契丹每当宴请宋朝使臣时,使用的酒器都大小不一。最大的,竟然将大瓠(葫芦)劈开留下一大半当“酒杯”,把“酒杯”用金器镶上,“酒杯”可盛酒三升酒。宋朝前后派出的使者都不敢饮下那“酒杯”的酒。唯有方偕到此后,脸无惧色地端起“酒杯”,一举饮尽,不但没有醉倒,而且还脸不改色,行走自如。契丹国王见此大惊,对他愈加尊重,高兴地赠送他西北的名马,并把大瓠做成的“酒杯”命名为“方家瓠”。 方偕此举名闻朝廷内外,以后,凡朝中有人举行宴会,必定请他出席。终因滥饮无度,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至和二年(1055年)因中风而死,年六十四。《宋史》有其传。
|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