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肩挑龙眼干走天下
【发布日期:2017-06-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金冷】
    刘克庄的词,不同于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人在南宋末年的无可奈何中的自我封闭,忘情山水风月,而是充满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比如他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怎不与、官家留住。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新来边报犹飞羽。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攀槛朱云头雪白,流落如今底处。但一片、丹心如故。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风色恶,海天暮。词人对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们,是深深地失望的。词中所说的“朱云”,是汉成帝时槐里令,曾上书请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欲诛云。朱云不肯就范,两手紧紧攀住殿前的栏杆,奋力挣扎,竟把栏杆折断了。事后,宫廷总管带人要来修补被朱云折断的栏杆,汉成帝说:“不要换新的了,保留这根栏杆的原样,用它来表彰直言敢谏的臣子。”“但一片丹心如故”,是说朱云,大概也是作者的自我表白。
  刘克庄的词,有些风格较疏放,近似辛弃疾,比如《沁园春·梦孚若》: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赴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与辛弃疾词的纵横跌宕有相似之处,但较辛词粗疏,这也是刘克庄词不如辛弃疾的地方。此外,像(鹊桥仙)、《乡守赵寺丞生日》要求“更将补纳放宽些,便是个西京循吏”,以词为民请命,在别的词家中这样的作品是不多见的。刘熙载注意到刘克庄不屑于剪红刻翠,认为“后村(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云:‘粗识国风《关雎》乱,羞学流莺百转,总不涉闺情春怨。’……意殆自寓其词品耶?”;“纵横排宕,亦颇自豪,然于此事究非当家”(《四库全书总目》)。这是偏颇之见。实际刘克庄也不乏清切婉丽之作,如咏海棠的(卜算子)、咏舞女的(清平乐)等词即是。其缺点在于有的作品思想内容比较消极颓丧,语言过于议论化、散文化。应酬的寿词太多,亦是一病。
  散文方面:刘克庄在诗、词之外,尚有不少赋、骈文及散文着作,其形式上短小精悍,文义意味深长,读后教人回味无穷。纪昀等人认为他的文章“文体雅洁,较胜其诗,题跋诸篇,尤为独擅”(《四库全书总目》),而在当时则以表制诰启见称(林希逸《后村先生行状》)。刘克庄生前曾自编文集,嘱林希逸为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其季子山甫汇为《大全集》200卷。《四部丛刊》收《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系影印抄本等。刘克庄还是南宋最有成就的诗词评论家,所著《后村诗话》论诗兼评词,“论诗则具有条理”,“采摘菁华,品题优劣”,“迥在南宋诸家诗话上也”。
  刘克庄是南宋的大词家,也是全宋诗的“殿军”人物。大学者胡适说他:“晚年更巍然,为当时一大宗臣,他的行状所谓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可见他在南宋文坛的崇高地位。由于他屡次被贬,使他有机会接近平民百姓。他的文字才华在人民群众中埋下扎实的根基,无形之中被人称为“江湖派诗人”中的佼佼者,或称为“江湖派领袖”,乃当之无愧的。
  一代文宗刘克庄不仅影响了一代文坛,流芳百世,而且对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称誉,颇有建树,贡献巨大,是莆田历史上文学的一面旗帜。(完)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