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郑樵怀忠谋救国(上)
【发布日期:2017-07-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

    郑樵在北宋灭亡后,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与从兄郑厚谋求从政救国之路。多次赴福州,登门拜访福建安抚使江常与前枢密副使宇文虚中,进献救国大计,而深得赏识,但从政要求却未能如愿。

 【国难当头】

 


    正当二郑在越王山下潜心苦学,深入讨论学问,学业大有长进之际,中国北方的国土却烽火连天,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贪婪骠扞的女真贵族建立的金国,自从东北侵入中国后,侵占了北方的大片国土。腐败的宋朝统治集团,面临强敌不思恢复失地,而以金钱、玉帛向金国屈辱和议求安。然而,金国灭宋贼心不死。终于靖康元年(1126),背信弃义,撕毁和议协约,发兵大举入侵,一举攻破大宋帝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兵在大肆搜刮京都财富后,挟持宋徽宗、钦宗二帝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以及皇家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劫掠天文仪器、珍宝古玩、皇家珍藏的天下州府地图扬长而去。京城的公私财物储积一扫而空。历经九朝167年统治的赵宋王朝宣告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耻辱的一页,史称“靖康之难”。康王赵构遂于南京(今河南洛阳)登基,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
    郑樵兄弟时刻关注事态的发展,寻求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去的音讯,为国家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夜不能寐。郑樵挥笔作《建炎初秋不得北狩消息作》一诗,抒发炽热的爱国心怀。
    昨夜西风到汉军,塞鸿不敢传殷勤。
    几山衰草连天见,何处悲笳异地闻。
    犬马有心虽许国,草茅无路可酬君。
    微臣一缕申胥泪,不落秦庭落暮云。
    春秋战国时,吴国军队攻陷楚国郢都。楚国大夫申包胥为了救国,赴秦国请求出兵救援。秦国不肯出兵,申包胥在朝廷哭了七天七夜。秦国为他的爱国之心所感动,终于出兵解救。郑樵的诗,借申包胥长哭救国故事,表达自己为国报效犬马之劳的意愿,无奈自己只是山中一介草民,而苦于报国无门的心情。
    郑樵、郑厚是知书达理的热血青年。国难临头,必须挺身而出。两兄弟一拍即合,决意寻求途径,投笔从政,报效祖国。

  

【投书福帅】

 


    由于朝中无人,又无名人推荐,于是二郑兄弟采取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食客毛遂自荐的办法,不顾路途遥远前往福州,登门求见知州江常。
    江常,字少明,泉州惠安人,北宋崇宁进士,曾任中书舍人、侍御史,给事中。宣和七年(1125)以朝奉郎、直徽猷阁待制出知兴化军,靖康元年(1127)十二月,以显谟阁待制知福州。按当时官制,福州作为要郡,故充本路兵马钤辖之职,即掌有兵权。郑樵、郑厚给他写信自荐,是完全对路的。
    郑厚、郑樵送交了自荐信。信上作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说郑厚、郑樵是莆阳的农家孩子,也是读书的经生,非愚非智,胸怀豪放,全心全意为人排解纠纷和困难。每遇到不公平的事,就磨拳擦掌,通宵达旦睡不着,来回奔波前去排解。这次特地带着解决时局的看法,不顾路途遥远,顶风冒雨前来福州,登门求见明智通达的大人,向他陈述自己的看法。
    二郑的信,对当前的时局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当今中国,刀枪囤积如云,苍生鼎沸,天子帝王逃亡蒙尘,百官挨个遭受杀戮,宫中荒草丛生。别人都认为这很可悲可伤,我们却说可喜可贺。这是因为脚踏危险的人,由于顾虑深而能够获得保全;身居平安的人,由于疏忽而往往招来灾患。这就是人的常情。
    同时指出,事情的成败,并非由天意决定,而在于人的努力。正如当年诸葛亮,本是琅琊郡一个种田翁,好像偌大的四海都容纳不下他一人之躯。然而一旦刘备三顾茅庐,为他真诚的招贤之心所感动,相会于茅庐中笑谈方略,而后取得岷山、蜀地,君臣相遇,如鱼得水。
    二郑的信,又以古鉴今,证明现在正是国家奋发图强,可以庆贺之时。指出,现在虽然敌人尚未制服,国土尚未恢复,父兄的耻辱尚未洗刷。但是,天地愤容,日月夺色,全国上下,无不愁戚忧心。以郑厚、郑樵看来,强劲的敌军并不值得担忧,最令人忧虑的是自己的兵力太弱。现今军队,教导不明,法制不严,纪律涣失。将士疲弱无能,进无锐意,军有乱心。指挥作战必乱,不战也一样会乱。
    针对这种现状,二郑的信以古代《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精髓,进一步分析敌我双方的态势,提出了应对策略。认为宋朝君主目前处境艰难,因此比较勤奋明理;金兵却因胜利而骄傲,骄傲就容易失败。敌军五人抵不过中国一人。
    为此,要激发悲愤的人民,依仗正义的言辞。以我方战胜的条件多、筹划周密,去制服筹划不周、取胜条件缺之的敌军。我军深入敌军腹地作战,军心比较稳固;敌军处在本境作战,军心不稳。要以我军的锐气,打击敌军的暮气;我军集中兵力,去打击兵力分散的敌军;武器装备由国内供给,粮食给养在敌国补充。用兵作战的战术,态势要险峻逼人,进攻的节奏要短促有力,如同把圆石从千仞高山上推滚下来一样,不可阻挡。凡此等等。只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纵使不能挽回京都杀戮之灾的损失,也足以发泄百姓的愤恨,洗刷祖宗的耻辱。流落在外的两宫的帐殿,也必定不会在沙漠中凄惨泠落。
    二郑的信说,郑樵、郑厚本是山野小民,身不悬官印,口不食皇粮,得志就行其义,不得志就隐居山林,一丘一壑,一觞一咏,蔑视势利如同摆脱鸿毛一样容易。阁下作为国家臣子,身穿国家的衣,领皇朝的俸禄,胸怀人民的忧愁,承载人民的灾患。正当这时,怎能不用尺寸功名为国效力呢?
    最后说,世上有非常困难的事,就有非常的功勋,又有非常的人才,这难道是平常人所能赏识鉴别的吗?郑厚、郑樵眼见现今的士大夫龌龊无知,不谋划长远的策略,不值得向他们献计。因此我俩上门献给阁下。想当年,萧何从行伍中招引了韩信,邓禹荐用了副将寇恂,周瑜在乡里与鲁肃定下交谊,徐庶从田间推荐了孔明。郑厚、郑樵热诚期望着。风云际会,实际掌握在阁下的手中!
    二郑致福帅江常的信,全篇近三千字。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局势的分析切中时弊,提出的对策,特别是军事方略,无不是制敌致胜的精粹。对录用从政既热诚期待,又冷静留有退路。通篇以古鉴今,以史论理,说理透彻,充满辩证思维。不但流露其炽热的报国情怀,也显示其渊博精深的历史知识与睿智思维。这正是他俩多年来蛰居深山,刻苦学习的结果。
    郑樵兄弟慨然报国的热诚与雄心壮志,虽然受到了福帅江常的称许。可是江常于建炎二年(1128)十二月提举江州太平观奉祠。二郑从政报国的愿望也随之落空。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