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紫云英与仙梦洞
【发布日期:2017-08-10】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文坤】
    每年阳春三月后,兴泰山区的田野山坡遍开着一种茎呈圆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高度只有一尺左右的花儿,花为伞形花序,簇生在花梗上,排列成轮状。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这种草曾是百姓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的备用良药。其中还有一个与吴圣天妃女神有关的故事发生在兴角山仙梦洞里,此花为紫云英,民间俗称“吴妈菜”。
    相传有一年夏天,仙游兴泰山区发生一场规模颇大的瘟疫,人们身上生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浮肿不褪,连眼睛都红肿起来。由于大范围病发,群众无法得到及时医治。
    一日,治病欲回兴角山仙庐的吴四娘至半山处,累了一天的她便进了一个石洞休息片刻。
    不久,观音菩萨带着两个仙童降临云端,给吴四娘送来双桃和甘露水充饥解渴。观音心疼她为百姓治病而拖累了身体,便对她说:“世间万物生,五行亦有克。手持良药在,何苦劳烦仙……”
    说完,观音带着两个童子腾云驾雾消失在青山绿树外。此时,石洞上一滴水珠正好滴在吴四娘的嘴角上,她感觉微凉之余,惊乍地站起来,不觉得手中刚才从山下采来的一簇紫色的小花儿掉了下来,回忆起适才的梦境,便依观音所言将花儿放在口中嚼起来,一股清香的果蔬之味直入肠道。吴四娘便掏出医书索引祖传传药书所方,这种小花儿果然有祛风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当下,吴四娘顾不上午饭还没吃,便下山来到村头,给百姓治病的同时,带人到附近田野上采集来这种小花儿,并教村民们将花草煎服可退红眼病明目,捣碎直接敷在身上肿痛处,可止痛速结痂。
    再说,村民们按吴四娘所授的方法,将采来的小草依法治疗病人。病疫也得到控制,效果颇佳。但瘟疫广播,这种生长于400米以上海拔的小花草,此时花期将过,花儿不多,要治众多患者,根本是杯水车薪。众多一合议,便上山寻访仙姑讨教。
    众人便寻访到了吴四娘的仙庐处,只见柴门紧闭,门前几簇刚采来的小紫花还在。其中一个人捡起一个白粉石在柴门上写下:“花谢疾病来,药少患者多。云深不知处,寻芳无所踪。”说完,只好怏怏地下山。路经仙梦洞,同行的人便寻幽入洞歇息一会儿,但无心欣赏山下无边芳菲景色,迷迷糊糊中,却都做了南柯一梦!
    醒来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刚才睡得甜,还做了一个梦!更为奇异的是梦中都是身穿紫衣、头戴斗笠的吴四娘叫他们速速下山采治病花草。当众多不解地问此时花事将尽,无花可采时。吴四娘只是叫他们下山到田野上看看,自有分晓,俏影便消失在洞外。一行人半信半疑地下山,已是黄昏月升时分。当晚,天空电闪雷鸣,一阵雷雨后,天气回到春寒料峭,气温回到早春时节,菜园里许多不知名的花草竞相发新芽。几个上山寻访的人马上相约到田野上一看,果然那些将尽花事的小花草竞相绽放出一朵朵紫色的花蕾,在微风吹拂下,轻轻地向他们点头致意。欣喜若狂的他们马上狂奔入田,治好患者,瘟疫得到了控制。
    原来,当天人们上山寻访时,吴四娘正好向观音求赐净瓶水,以重新让治病的小花草开第二季花。瘟疫过后,百废待兴。人们为了感念常年居于云雾缠绕的山上吴四娘称为云上英雄,便将这种开着紫色花儿叫紫云英,以纪念吴四娘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功德,也把吴四娘当初做梦的石洞称为仙梦洞。后来,信众还在山上天妃殿斜对面建了一座观音阁,以纪念观音当年托梦吴妈和神水救助黎民的福泽。此乃后话。
    同时,若干年后,游学至山下书院的潇国梁,听说当年吴妈受观音指点在仙梦洞中梦象成真的事,南宋乾道初年(公元1165年夏),便慕名上山入洞祈梦,他梦见自己骑凤飞天向北而去……果然,他于次年高中状元,成为兴化县第一个状元。后人有诗《梦成真》为证。诗曰:临凡石犬弥足夸,野径千寻访道家。旧梦鳌头倾夜话,源流溯至紫英花。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