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多年前,吴兴第一个开发兴化平原,掀开莆田水利史新的一页。 很久以前,兴化平原是一片大海。随着海面下降和岸线东移,河海泥沙沉积,渐渐露出水面,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潮间带。兴化平原地势,后面(靠山的地方)高,前面(靠海)低。自西向东、自南和自北向木兰溪口缓缓倾斜。北洋比南洋先露出水面。 到了唐代,今兴化平原边缘与山(丘陵)相交接的地方,已陆续小规模开发。贞观年间,开凿了十多个用于蓄水灌溉的大塘,位于北洋的有诸泉塘、永丰塘、沥浔塘、颉阳塘。吴兴从河南迁来,初到莆田,他看到的今北洋平原应是一片盐碱滩,长满蒲草咸草。许多地方在海水高潮时还会被淹没。延寿陂修建之前,海水会冲到今使华桥。刘克庄“义勇普济吴侯庙记”说:“昔陂未成,潮汐至使华桥。”低洼处有跳跳鱼、招潮蟹、贝类等,远处是茫茫大海。周边有零星的田地,人们引用小股山泉或塘水灌溉。但由于水源不足,塘小,遇到干旱底朝天,农作物颗粒无收。逢大水,海水溪水漫溢,冲走庄稼。而三个流过平原入海的大溪流,得不到利用。父老告诉他,成片开发,利用溪流灌溉是一代代老百姓的愿望。于是吴兴带领莆田先民,开发兴化平原。宋刘克庄根据温陵进士郑褒写的“吴兴传”,认为吴兴作陂在神龙年间(705-709年)。《莆阳比事》所说相同。 延寿溪是流经兴化平原的三大溪流之一。两条主干流,一条是源于仙游的南萩芦溪(其实与萩芦溪没有什么关系,只是靠近它),下为渔沧溪,另一条是发源自仙游另一个地方,经九鲤湖下来的莒溪,两溪汇合成八濑溪(现被东圳水库淹没),下游才是延寿溪。据《八闽通志》:“延寿溪,西附山,东距海,南北皆通浦。溪流原出杜塘,赴浦以入于海。” 吴兴开北洋,先要围垦。即“埭海为田”。《莆阳比事》记载:“吴兴,唐神龙中埭海为田,陂延寿以溉。”“义勇普济吴侯庙记”说,吴兴“始埭海扞潮,堰溪溉田。” 从陈池养《莆田水利志·堤防》可知,北洋的海堤,从今天的江口,到三江口镇,涵江,经白塘镇,到城郊。吴兴主持筑的堤坝,可能从今三江口镇新港开始。沿着延寿溪入三江口那一段的西岸向南,到后宫、南埕。这一段挡延寿溪。从南埕开始,沿木兰溪北岸筑堤。到宁海桥北,经孝部、镇前、涵坝,到荔浦,再延伸一小段。从整体看,从南埕到荔浦,海堤所走的路线,正是木兰溪在兴化平原上成“几”字形的那一段大弯曲。吴兴筑的海堤标出他主持开发的北洋平原的东部和南部边界。那时南洋的地势还更低下,海水与山水交汇,咸与淡杂,土地不能耕耨,止生蒲草。海堤起拒咸的作用,又抵御海潮,为平原上的人居和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埭海为田后,就可以引延寿溪的水灌溉,即“堰溪溉田”。延寿陂工程包括拦水长堤、分水河口、引水沟渠,泄,后来又有陡门。 黄仲昭《八闽通志》曰:“吴兴始塍海为田,筑长堤遏流南入沙塘坂,酾为巨沟三,析为股沟五十有九。” 陂未筑之前,延寿溪从吴峰山(延寿村所在地)西侧,经今吴公潭北上,出山,奔腾不羁,直冲向北面。吴兴在杜塘筑长堤,截断溪流,使掉头南流,入沙塘坂(今荔浦)。这长堤应是今绕过吴峰山最北端的那一段的延寿溪的北堤岸,弧状如“(”,比较长。经过历代重修加固,也可能南移,非当日面貌。这是延寿陂与平原上其他大陂最大的不同。其他陂要用拦河坝截流,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延寿陂是遏流,使改道南流,然后分流入沟。当年吴兴斩蛟,就是为了保护那个堤。据《闽书》记载,“久之,杜塘堤数溃,兴提刀穷穴,索蛟斩之。” 延寿溪南流,到延寿桥下游约200米处,在北岸开一个分水河口,溪水从这个河口进入引水沟渠,灌溉北洋平原。这是人工开挖用于控制进水的咽喉,以入口的大小控制进水量。进水口宽度约37米,河最窄处约22米,分水河长度约160米。出口下游数百米就到企溪地界。无坝引水也是延寿陂的一个特征。《莆田水利志》说:“陂首迭石遏流,延寿无之,以其潴(蓄)水通沟而名以陂也。”“延寿陂筑堤障溪,分流入沟溉田,障而能蓄,亦名以陂。” 延寿溪至杜塘分为三派,一派入荔浦,一派入韩坝,都注入木兰溪,另外一派由三江口入海。这就是“巨沟三”,不必挖,只要疏通(酾)就行了。五十九个小沟是要挖的。这意味着今北洋平原上大部分的沟,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唐代,全靠锄头、铁锨去挖沟,要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还要筑堤。要知道那时的人口很少。 在外围海堤上开了六十几个泄,就是排水涵洞,用于把多余的水排出或在水灾时排水入海。《八闽通志》说:“濒海之地,环为六十泄,所以杀水也。”其中有三个大的泄,后来修建了陡门(闸门),即端明陡门、韩坝陡门和芦浦陡门,可以开闭。明钱习礼“重修陈坝陡门记”说:“宋淳熙初,甃(砌zhòu)石于溪两岸,阙其中,扃以巨板,视水大小时其启闭,而蓄泄之,使得备旱溢,谓之陡门。” 延寿溪正流继续向南,经潭头桥,直下芦浦(今荔浦)入海,起分洪排沙的作用。延寿溪的沙也很多,造成危害。《八闽通志》曰:“杜塘溪口别分一派通浦,壅沙为塍,遏水入洋。雨大溪溢自推沙而注于海;水减,顺溪南下,沙复自壅成塍,不劳人力,通塞自如。”《莆田水利志》认为,“水势迅急,能挟沙入海。” 整个延寿陂工程至今仍然完整,拦水长堤,分水河口,引水沟渠(后来又挖了一些),以及泄,至今仍在发挥水利灌溉作用。明代彭韶称其“遗迹莫睹,而溪流溉田如故。”其实溪流(沟渠)是通过陂这个水利工程溉田的。 虽然古代传说有夸大的地方,但据此可以知道吴兴是为了保护堤坝牺牲的,而几个有关的至今仍在用的地名,也表明吴兴当时筑陂开沟的足迹:赤溪,就在延寿村附近。吴刀(今称吴江),漏头,都在延寿陂所引沟渠边。还有吴公潭等。吴兴斩蛟传说使英雄形象更加光辉照人,表明老百姓对他的崇敬和爱戴。《莆阳比事》和“义勇普济吴侯庙记”都有提及。 据《新唐书·地理》,延寿陂受益四百顷,按唐代1亩相当于今0.871亩计算,约35000亩。又据《莆田水利志》,延寿陂溉常太里、孝义里、兴教里、尊贤里、仁德里、延兴里、延寿里、望江里、北附郭、东附郭、南附郭,大小共172个村。相当于今城郊、西天尾、梧塘、涵江、三江口的部分地区,包括开万金陡门后引木兰溪水灌溉的部分。吴兴建的延寿陂灌区,大体东起端明陡门,西到使华陂,北始漏头,南迄荔浦。 吴兴第一个成片开发北洋平原,将一片海水出没的盐碱滩变成了沃壤,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莆田人民。使莆田人能得平土而居,无水旱之虞,为科甲鼎盛的时代铺平道路,奠定莆田文献名邦的基础。 他的开发,使人们知道沧海是这样子变成桑田的。后面的开发者接踵而来,筑堤围海,建陂溉田,兴化平原改变面貌。到宋熙宁八年(1083年)木兰陂建成,才基本完成整个平原的开发。他的开发经验,如围垦,筑陂,开沟引水,泄,为后人接受并采用。而直到当代,我们还在不断围海造田,兴修水利。 治水英雄造福莆田人民,老百姓怀念他。吴兴死后,乡人自发立祠祀之,后为庙。宋大观三年(1109),以兴有大功于民且祈雨获应,皇帝赐额孚应。绍兴19年(1149)封义勇侯。淳佑间加封普济侯。明嘉靖中名庙曰吴长官,并列入祀典,明清两代春秋二祭,这是公祭。民间也按时祭祀。“义勇普济吴侯庙记”记载该庙盛况,“长吏到罢必谒,祷赛以时(官吏到任、罢免必定到庙拜谒,民间按时祭祀报赛),”“莆人尸祝(祭祀)六百载如一日。”实际上,一千三百载之后的今天,我们仍在纪念他。 吴兴开北洋平原,这是莆田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围垦,第一次利用大溪流灌溉农田,这是伟大的工程,是莆田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莆田人民不畏艰险,与海争地,战胜自然灾害,发展农业,不断进取,争取更加美好生活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