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郑侨自幼聪慧,少年时就能咏诗作对,在郑厚、郑樵的影响下,博览群书,才学日进。郑侨非同凡响的才华气质被兴化县尉所看重,他认定郑侨将来必成大器,于是让人牵线搭桥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郑侨。 宋乾道五年(1169)郑侨入京应试得中状元。郑侨高中后,衣锦还乡,回家探亲。当郑侨走在回乡的路上,这时兴化县尉已死,其妻子、女儿护送县尉的灵柩回乡安葬。他们在路上巧遇鸣锣开道、浩浩荡荡的郑侨官轿。县尉的妻子和女儿认为自己家道中落,此时不比彼时,想避开郑侨。郑侨获知情况后,主动迎上前去,并在途中设奠吊祭县尉,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县尉妻女十分感动。但当郑侨亲自向她们求婚时,县尉夫人推辞说:“先夫虽有此约,但你现在是状元,我家境如此,还请另择高门吧!”郑侨深念县尉当年垂爱之情,不改初衷,不负所约,执意要履行婚约。县尉夫人目睹郑侨如此诚恳,就答应了。郑侨高兴异常,请店主人做媒,送过聘礼,订下亲事,不久,迎娶县尉女儿为妻,成就美好姻缘。人们纷纷赞扬县尉好眼力,生前替女儿相中了一位状元佳婿。状元不改初衷、不负婚约、半路娶妻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广为流传。 明正统十三年(1448)裁撤兴化县,新县归莆田县辖。冷冷夹漈水,谡谡长松风。随着兴化县的裁撤,作为兴化县县治的新县也随着历史变迁退出政治文化中心。但它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却为世人展示了新县这一地名昔日的丰采,为我们演绎了一幅优美的历史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