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嵌在石梯上的千年古刹(上)
【发布日期:2018-01-04】 【来源:】 【阅读:次】【作者:蔡开明】
“石间古刹,梯上层林”,这是市政协原副主席郑世雄,曾对石梯寺画龙点睛地写下了藏头“对”,导出了石梯的风景特色——山林绮丽、厚重的文物古迹,仿佛是嵌在石梯上的一颗宝珠。
  石梯寺位于城厢区东海镇的风头岭山坳里的石梯地区,为该区域的坪羊山与邱秀山的山麓所环抱。改革开放之前,只有一条羊肠小道,盘山环绕而上,交通不便,压抑了好多人上山观景的欲望。改革开放之后,民间自发修了公路,连接笏(石)枫(亭)公路,直上石梯寺院。寺院的山脚下还有福厦铁路的动车穿行、沈海高速公路绕行,如今交通十分便捷。
  史记载:石梯寺原名石梯建福禅院,由当时的河南魏博节度副使木锄创建的。据说唐僖宗乾符四年,即公元877年,木锄带兵平闽,期间厌恶时世,在石梯落发为僧,兴建此寺。明代改名建福寺,俗称石梯寺,占地30多亩,迄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沧海桑田,今非昔比。历经七废八兴,多次修缮复建,但寺院建筑结构仍保持着唐代的重檐庑殿式风貌,斗拱式木梁构架歇山顶,抬梁式枋类、穿斗式柱类木构件等等。改革开放之后,沉寂一千多年的寺院,复活了,旧貌变新颜。
  石梯寺海拔270多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石梯的群峰耸立,山峦叠嶂,岩石畸形,地貌怪异;寺院层林葱翠,峡谷山廊,风清气新,沁人心脾,真可谓花影绰绰飘馥郁,清山绚丽讨人醉。素以着称的12生肖号名的山岭,分布四周,其中有老鼠爬(岭)、牛头撩(山)、虎头山、兔山、龙头山、蛇弄(山谷)、马鼻岭、羊山、猴抱瓜(山)、鸡甲怪(山)、狂狗嘴(山)、猪栏里(山坳)等,酷似12生肖物种转化,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逗人有趣。
  石梯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是彼此渗透,互为交融。就地形来看,地域的岩层露头,地貌倾斜,顺应成了寺院宫殿的背垫地形,活像一架天然造就的石构楼梯,宫殿好像就嵌在石梯上。或许石梯寺的命名就蕴藏此意。该寺院地域,分为东西两宫殿区:东区是观音殿区,西区为天地殿区。天地殿区按石阶的地形,高低分三层阶级建三座殿,最高处是玉皇殿,中层级是大雄宝殿,最低地面处是天皇殿。石梯寺的菩萨神像好多好美,其造型之优美,可与苏州之留园中的弥勒佛神像相媲比。玉皇殿中雕塑镶金的5.6米高的玉皇大帝神像,闪闪发光,颇为壮观,两旁站立着各为2米多高的玄天上帝、南斗圣君等十几尊菩萨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内安置着汉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神像,高3米多,精雕细琢,活灵活现,显得非常贵气。东区是观音殿,观音殿供奉着杨柳观音,神像高达6米多,既宏伟又壮观,在观音菩萨神像的两边供奉着12尊如云觉等菩萨神像。
  石梯寺之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是闽中文化瑰宝之一。寺内保存着许多历史文物,其中有唐宋明清时期的字画、雕刻等各种文物,如石雕唐狮、石刻石盆、柱基垫的石鼓磴、须弥座,清代铜铸的大香炉,宋朝江浙总兵杨光度练兵用的练功台等。在寺院的门窗及石柱上还留下许多楹联,其中还保存了从石梯寺出仕的明永乐翰林院修撰柯潜书写的“凤岭有鸟皆成凤,龙潭何鱼不化龙”的展志联一副。寺院里还保存了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李烨皇帝所赐的“敕大石梯 建福禅院”的寺名匾额,以及明嘉靖丙辰年(公元1556年),明世宗朱由熜给该寺救驾有功的佛门子弟肇顺加官晋爵,所赐的“肇顺辅正”匾额等文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