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南山广化寺:佛教文化中心(上)
【发布日期:2018-03-08】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佛教是人类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既是宗教信仰,亦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谓之历史积淀的宗教文化现象。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卜居南湖山的荥阳籍师儒郑露,应麻衣鹤发禅师之请,献宅创金仙院。源于东土印度的佛教,自此在莆田落地生根,成为千年古刹广化寺历史之开篇。
  一千五百年来,广化寺历代禅师义胆忠心,借助机缘,艰苦卓绝地推进广化寺的壮大发展,繁荣进步,使僻处闽中一隅的小寺院,成为名闻遐迩的全国佛教模范丛林,并为世界佛坛所瞩目。
  广化寺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厚重的佛教文化品质,不但为丛林所认识与接受,成为莆田佛教文化的支柱,同时亦是莆田文化的一大闪光点。从而赢得了佛教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声誉。可谓水到渠成,众望所归,无可替代。
 

 一曰,历史积累,水到渠成。


  广化寺所以成为莆田佛教文化中心,并非天赐神授,或有何机缘巧合,而是千百年历史积淀而成。首先在于它是莆田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
  曾在灵岩东峰读书十年的唐“闽中文章初祖”,邑人黄滔《灵岩寺碑铭》,极其明确地记述了其前身金仙院的创立过程及初期发展史,曰:“山水推其奇,鹤发增其异。缁锡日萃,院落冂峻。隋开皇九年(589)升为寺。左漱寒泉,右拥叠献,危楼豁壶公之翠,上方视鰌海之波。”可见此时的金仙院,已是一座风光绮丽颇具壮观的寺院了。黄滔说“推于瓯越,居之甲乙”,即名列浙、闽、粤地区佛寺之前茅。《莆阳比事》称,闽王廷钧时,莆田佛院多至五百余区,塘南广化、华严谓之“南北二寺,皆号甲刹”吾莆史家、清翰林张琴《莆田县志》论及莆田佛教史时指出:“是时莆地文化方开,而名僧辈出,名为‘清源佛国’,诚不虚矣。”
  宋代的广化寺,已是一座“为院者十,为庵者百有二十”的庞大丛林集群。北宋礼部侍郎曾开来游广化寺后,作《天宫记》云:“南山广化寺,有庵百余区,檐楹相摩,轩槛层出。”张琴《莆田县志》云:“宋时莆有二十四丛林。灵岩广化寺,此莆田第一丛林也。”
  其后,广化寺虽几经兴废,但至明中期依然保持其繁盛局面。明宣德进士、邑人方熙重游南山时,亲历“此间百有二十寺,多少丛林一路分,重重树色参差见,处处钟声远近闻”的繁华景象。四五十年后,成化翰林、邑人史家黄仲昭来游时,心有灵犀,赋诗叹其壮观:“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可惜,明嘉靖间东洋倭寇野蛮入侵,将广化寺焚为一片焦土。
  后经几代寺僧艰辛募化复建,至明末崇祯初年,广化寺恢复“宫殿为闽最也,山林为莆最也”的气势。二胜和尚受衣说法于广化寺时,出现“莆人欢涌顶礼无虚席”的局面。入清后,广化寺经几代寺僧的苦心营建,始复元气。时任福建兴泉总兵、左都督的王万祥,记述途中所见的广化寺“殿宇插霄,居然名胜。余行天下,见如此者,盖亦有数矣。”至清光绪间,在善和法师主持下,广化寺已经奠定了现今的寺院格局。
  为此,邑人总是称广化寺为“莆田第一丛林”,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新编《莆田县志》指出:“(广化寺)历史上为莆田‘十八丛林’、后来的‘四大丛林’之首,今福建的‘四大丛林’(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莆田广化寺),亦以此寺的历史最为悠久。”广化寺正是以其悠久的历史,雄视八闽丛林。
  及至现代,广化寺在全面修复寺院建筑后,更是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志在长远,开拓创新,在维护教义、弘法利生、僧材培养、佛经流通等方面上都有新的拓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遂于1990年被中国佛协会将莆田广化寺列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随之又在广化寺联合举办全国性的规范传戒法会,为佛教界传戒的规范化制度化作出示范。
  以上事项突出显示了广化寺佛教文化的实力,极大地增强了其在当代佛教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确立其佛教文化中心的地位。今年夏季,莆田市成功地申办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广化寺作为论坛的主会场,必将全面推进其佛教文化建设的深化,极大地提升其地位与声誉,使这座千古刹再现辉煌。
  历史记载了灵岩广化寺一千五百年间曲折而壮烈的发展历程,亦写出了广化古刹所藴含的精神、意志:坚守信念,不畏艰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这正是广化寺千百年间,尽管遭受种种刧难,凄风苦雨,但它总能地覆天翻,浴火重生。不但是广化寺的精神支柱和原动力,亦为世俗的人生思考作了开示。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为广化寺佛教文化中心铸成坚固的根基。
 

 二曰,文化品质,莆田特色。


  广化寺佛教文化中心,是以其丰富而厚实的内质为依托的,从不同的层面上显示其文化实力、品质与特色。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山中梵宇
  广化寺院建筑,自金仙院草创到灵岩寺扩建,到宋广化寺之兴盛、明初成格局,千年沧桑,几经兴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再现辉煌。不但在闽莆乃至于国中,亦为佛教丛林之巨制。整个寺院建筑的规模、风格、品位,及其所内涵的建筑文化,是广化寺佛教文化中心的柱石。
  广化寺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时,南湖山就有“波光山色,互为动荡”的良好自然环境。郑氏兄弟因爱湖山之胜,而在此卜建书堂业儒。金仙禅师院创院于此,是富有远见之举。于是,吴兴人、处士周朴看到了“碧峰顶上开禅座”的壮观景象。宋礼部侍郎侍郎、江西赣州人曾开来游时,“南山广化寺,有庵百余区。檐楹相摩,轩楹层出,如中峰、瑞泉、天宫,皆号绝景。”(曾开《天宫记》)可见宋代已初步呈现山林与殿宇相拥互依的园林式格局。
  明翰林黄仲昭《游城南灵岩寺》,有声有色地概括了南山寺院建筑的总格局:“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清台湾教谕、邑人宋际春的视野更为开阔:“寺在凤凰山麓,其山自石室西折而来;我郡山水,秀甲他方。登此寺,凡壶公之山,木兰之陂,十数名山水,莽苍匼匝,皆奔赴于檐楹之间,亦杰矣。”
  广化寺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在总体布局上,利用南山山川林石的自然优势,把整座寺院和谐地布局于山林溪石之间。峰峦苍碧,双溪夹流,自然环境,清幽秀美。各式寺宇,依山而建,层叠递进;殿堂宏伟庄严,院落对称呼应;宝塔凌空,廊庑廻合。辉煌壮伟的殿堂,高耸古朴的佛塔,与灵秀苍碧的溪湖林木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气势磅礴,典雅壮丽。既显示庙堂的庄严气氛,又散发自然的逸趣。构成“楼阁参差涌碧峦”“松柏高低百二庵”的“蓬莱宫阙南山景”,宛然山中梵宇!
  广化寺建筑建筑艺术的特色,就是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佛宇建筑与山林胜景融为一体,朝圣礼拜与同园林游赏合而为一。僧众、游人在虔诚礼佛、消除杂念之余,随心信步于山林水石之间,观赏庙宇宝塔的文化气质。赏心悦目,怡情涤虑,不啻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尽享“山中梵宇”的魅力。这在莆田“四大丛林”中是得天独厚的。
  广化寺作为佛教寺院,佛事活动场所,整个建筑群鲜明地体现佛法的精神。它运用建筑的语言、符号,鲜明地宣扬佛教法义理。使人踏进寺门,便进入“响杂梵经”的“三千佛界”,顿生道心,受到佛法的熏染。寺门牌楼“广开方便门,化度无量众”,简洁表明立寺的理念,是对“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宗旨的诠释。天王殿与放生池间的“三十七道品”,象征凡夫俗子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大小各式的殿堂及附设施,专为开展佛事活动与寺僧的生活起居而设。大雄宝殿是供奉佛像的正殿,僧众课诵礼拜场所,是整座寺院的中心。其高耸的基座,重檐山脊的屋顶,高深的开间,巨大的佛像,华丽的壁画,显得庄严雄伟,宁静肃穆,使人一进庙堂,便百念消除,顿生尊严敬仰之心。这正是广化寺建筑文化的魅力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古时南山的绿色自然生态,可谓广化寺建筑文化的生命之源。如前所述,当年的南山广化寺,原是一派乔松盘郁、涛声如歌的松柏世界。满山遍地的松柏,不但给灵岩广化寺增添翠色,还为南山含养水分,滋育溪流,增加灵秀。南山松柏,可谓南山广化寺的生命之树。
  由于后世广化寺周边自然生态的严重退化,如今已难分享当年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情趣,亦很难奢求完全重现“南山松柏”的奇观。但恢复“南山十景”之一的“山门松径”,恢复“十里树荫匝寺门”“如箭山门树两傍”的景象,则是时逢盛世的有为之举。使游人通过幽深的松径,一步步排除尘世的诸多烦扰,怀着纯净平和的心态步入寺门,成为其整个游程的序曲。
  ——艺术之宫
  寺院建筑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一座宏伟庄严、多姿多彩的完艺术殿堂。南山广化寺是个格局宏大、项目富集的建筑群。其高超的建筑艺术,不但体现在总体布局上,山林与殿宇的巧妙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相互交融。在其单体建筑上,亦处处显其匠心。构成一座辉煌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之宫。
  充分运用雕塑、石刻、书法、诗文、楹联等手段,对所有殿堂楼阁进行深度装饰,是广化寺建筑文化的突出特色,体现它的文化品位。
  大雄宝殿作为寺院的中心,宽广的台基,宽厚高深的主体,显示殿堂的宏伟庄严。曲面的屋顶,弯曲的屋脊飞檐,及神态各异的小兽,使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格外生动、轻巧,为原本呆板笨大的殿堂装上了美丽的冠冕。又以鲜艳的琉璃屋瓦与土红色的门窗,为大殿主体增色,使翠碧的山林增添了灵气。大殿顶板的的“飞天”彩绘,是佛教艺术中的奇葩。她以轻盈舒展的体态,飘曳流畅的披纱,凌空飞舞,给庄严肃穆的殿堂带来了灵动感增加了艺术逸趣。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