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好兄弟
【发布日期:2011-07-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张春珍】
前年十月,我和紫宸的几位兄弟相见时,陈言给了我2009年第9期的《福建文学》。其中黎晗先生的《小兄弟》一文,是自宸儿走后,他的兄弟、朋友们筹资为他出了《张紫宸诗选》以作永久纪念外,这是迄今唯一在刊物上发表的纪念文章。我把这期《福建文学》置放在宸儿卧室的书桌上,想起他时,我有时会静静地坐在他的书桌前,拜读《小兄弟》一文。每当读完文章的末尾“张紫宸带走了一个我喜欢的词语,其余的,他都留下了”一句时,我极力抑制住悲痛的泪水,不使它溢出眼眶,而思绪却像断线的风筝,顿时飞向飘渺无垠的天际。
  宸儿生前的小兄弟,我所熟知的有其堂兄张旗,同学张玉泉、施美华、陈庆泉,同事陈文兴,南日东半岛的有杨中荣、陈珍华。每逢几个法定节假日,宸儿返家时,兄弟们相互串门,我又认识了杨芳华、胡新华、仲新、春海。宸儿离去后,我有幸又认识了陈言等。这是一群血气方刚、志趣相同、意气相投、舞文弄墨的小青年。是一簇迎着早晨初升的太阳,生机勃勃、紧紧拥抱着大自然的嫩草。透过那一张张充满活力和张扬着阳刚文气的脸庞,你就会知道他们怀揣着一颗颗纯真无邪、质朴善良的心。
     宸儿与中荣、珍华是同校不同届的师范校友,也是最早走到一起的小兄弟,情同手足。走出校门后,三人先后均在南日岛执教。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三位异性小兄弟搞了个《三人合刊》,得到圈内朋友们的鼎力相助。刊物不定期刊印,体裁以诗作和散文为主。我几乎阅读过每期合刊,印象最深的是珍华的散文。珍华的散文言语流畅,文笔似行云流水。文章携带着一股清新、浓郁、颇具海岛特色的乡土气息。阅读时如身临其境,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2000年的时候,宸儿考上了公务员,进城工作后,《三人合刊》就此停办。
  宸儿进城安了家,在机关工作。大量繁杂的事务,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单位就在他工作的大院内,为他安排了一间小宿舍,便于加班后休憩。这是一幢建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宿舍在底层。面积很小,只有十多平方米。我因时常进城办事,也曾在此歇脚,便习称这间宿舍为“小屋”。有了这间小屋,这些在城里及周边工作的小兄弟,常聚于此。他们谈诗论文、或低吟浅唱、或引吭高歌。哪位兄弟有新作时,必先朗诵。或一气呵成、或声情并茂。学术观点争论时,引经据典,不乏激越言辞。兴之所至,开几瓶啤酒,胸中豪情万丈。饥肠辘辘,就几碗泡面,腹内飘逸。海聊时,又一番天南地北,眉飞色舞。小屋的主人和他的兄弟们永远沉浸在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小屋时常充满着欢乐、情谊和惬意!
  小屋内安放两张单人床。一张为宸儿歇息,一张为兄弟们临时住宿。后来,仲新在东峤镇任教,每逢星期六便在此住宿。宸儿遇难后,为其官司和后事,我在小屋内住了一段时日。悲情激起,写下了几段“小屋夜话”。
  宸儿走后五个月,即2008年农历年底,中荣结婚了。婚前夫妻俩特地上宝山陵园,在宸儿坟前告知喜讯。终身 ,一位知心的兄弟不在了,中荣的心在某个角落空荡荡的,并未因新婚燕尔而欢天喜地,相反他有一种众生的遗憾!结婚后,中荣妻子在城里谋了个生计。中荣就两头奔波,往返于海岛和城里之间,每星期六都要进城两头。每次进城,他都要去小屋一趟。打开门窗、透透空气,拂扫灰尘、晒晒被褥。做完这些,他就坐在床沿上,静静地环顾小屋内简单的摆设:一张旧橱柜,一张不大的桌子,上面放着餐具等物,几把叠放在一起的塑料椅子。最显眼的是靠西墙堆放着一排整齐的旧书籍。都是“文革”前出版的,种类繁杂,古今中外皆有。因为廉价,是宸儿与仲新花了一千多元网购而来。中荣把小屋当做对宸儿情感寄托之所。来到小屋,他是来看望忆念中的兄弟。他说他难以割舍对紫宸的兄弟情谊。来这里是思念、怀旧,更是追寻。
  前年清明节,中荣同我和小张翔(紫宸生前特别喜欢妹妹留在家里所生的儿子张翔,曾求妹妹让张翔过继由他抚养。他走后,按习俗我实现了他的遗愿。《张紫宸诗选》中有“小张翔”一诗)到宝山陵园给宸儿扫墓后回到小屋,兴许是睹物思人之缘故,我们都凝噎无语。许久,中荣突然说:“如果人死后灵魂尚存的话,将来我就只找紫宸兄弟!”听罢此言,我心里一阵感激和颤动。玉泉曾说:“几年来,在这间小屋,弟兄们欢聚的情景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在梦中去追寻了。”
  就在宸儿工作、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就在离小屋不算远的一条阴郁的街道上,宸儿匆匆走完了他人生短促的三十三个年头。从此兄弟们阴阳两隔,只有在梦中相见。去年,小屋所在的这幢旧楼房拆除了。每次进城,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我都会来到曾经是小屋的地方看一看。站在原来小屋外宽敞的水泥场上,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往事。泪水早已干涸,只有伤感的心酸痛不已。
  岁月流淌,七八年时光一晃而过。小屋在最后的历史时空中演绎着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情感故事,无声地记录着一群小兄弟的足迹和心迹,它载着永远也叙述不尽的人间真情。这间小屋曾经发生的一切,都成了人们永恒的,忧伤的记忆!
  兄弟们将《张紫宸诗选》寄往全国一百所高校。宸儿已加入了“天上的唱诗班”,而他留下的东西,却由兄弟们播撒神州大地,让后人传唱。建国六十周年,省委宣传部编辑出版了《我的祖国》——福建百名诗人心灵之歌一书,书中收录了宸儿的诗二首。2009年2月,《延安文学》第183期也刊登了宸儿的两首诗。这一切都是小兄弟们为了一个“喜欢的词语”和永不忘却的记忆而所为。足以告慰宸儿的在天之灵。
  宸儿走了,匆匆地离开这个不适合他居留的世界。他虽不在了,但兄弟们对他的情谊却有增无减。此时此刻,我的心海掀起万丈波澜,刹那间,五味俱全的泪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当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之后,我就像一尊泥塑,纹丝不动地将沉重的红包捧在胸前,任泪水在脸上横流,举首望苍穹。对着那遥无边际,深不可测的天宇,痴痴地仰望着。须臾,深邃的天际洞门裂开,霞光四射,金光万道。宸儿站在其间,洁白的上衣,神态端详,依然那么英俊帅气,鲜活如初。他静静地俯视着我。他看见兄弟们来了,又去了,甚感欣慰。片刻,他转身离去,就在他消失的刹那,我竭尽全力大叫一声——紫宸!猛然醒来,原来是梦境。脸颊上满是湿湿的东西,湿透了枕巾。
  今年8月26日,是宸儿离开尘世三周年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兄弟们上山去看他。在他的坟前,献花、烧纸、供祭品。就连他的生日,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都有兄弟们上山为他过生日。他们说,紫宸只是在遥远的地方没法回来而已。他的生日是永远要过的。生日也好,忌日也罢,兄弟们都会默默地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无忧无虑地生活。再也不必那么忙碌劳累,不必那么负重奔波,甚至生前每日都活在矛盾和痛苦中。是的,他现在可以尽情地放松自己疲惫的身躯,悠然自得地专心写诗唱诗。再没有尘世的喧嚣和烦恼、痛苦和挣扎。
  宸儿,你要记住你的这些兄弟,记住他们的情,记住他们的好。我为你生前身后有这样一班兄弟而倍感欣喜。于是,我淌血的心会渐渐抚平,悲伤的情也宽慰许多。面对生活又重新燃起希望之火,行进的脚步又坚实硬朗起来。这一切,都要真诚地感谢你的这班好兄弟,永生永世的好兄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