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抠泥鳅
【发布日期:2013-04-14】 【来源:】 【阅读:次】【作者:山风】
回忆小孩时抠“泥鳅”的情景,感到有趣,至今难忘。山里的梯田,每片田都挖条后沟,沟里有泥浆。泥浆里“趴”着大大小小的“泥鳅”。每年中稻收割后,我和几位小孩带着“木面盆”赤着脚,踩在泥沟里,用双手抠泥浆,把藏在泥浆里的泥鳅放进“木面盆”里。这种抓法是山里人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为泥鳅很滑,抓不容易,只有先把它抠上来,然后它钻出泥土溜进盆里,这样的抓法比较实在(单指稻田沟里的,当然也有各种的抓法),但也不是很容易。山民说:泥鳅溜呀溜,土沾一嘴边。我们几个小孩,抓到入神时,似乎什么都忘记,有时脸上沾了很多泥浆,好像“花猫”一样,大人看了感到好笑,可我们不以为然,仍在抠,仍在抓。抠泥鳅的阿笔说,花猫就花猫,有什么不好意思,反正是有泥鳅吃就快乐,管它什么好看不好看。
    话说完后,我们三四个小孩又是继续在抠,这里面的阿金抠得最快,他双手灵,眼睛准,看到那一处有个“孔”冒水珠,下面必有泥鳅,他就抢去抠,他与我们同劳动,可他抠得泥鳅最多,我们当然有点眼红,这是靠自己的本领,我们只好向他学习,他会把抠的技法一一教给我们,果然实践了几次,抠泥鳅的土办法学会了,有时一天多抠一二斤(泥鳅)少则一斤多。我觉得很不错,知足了,这些泥鳅与菜头清炖,味香还有香中有甜,非常爽口,老人小孩都欢喜吃。
    有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口馋,还瞒着大人,抠了泥鳅在山坑里搭个小灶(如今叫野炊),把带来的“手鼎”(小锅)鼎盖放在鼎上,拾些松枝、杂木,烧火煮泥鳅,更有一番风味。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位小孩在“虎口坑”抠泥鳅,这个地方很险,似乎没人来过这里抠泥鳅,因而泥鳅较多,我们抠了约有一斤多,把泥鳅用坑水洗净,然后放在锅里(开始不要烧火),然后把带来的芋冰切成几块下锅,然后把清清的坑水勺进,然后烧火盖锅。做了这些后,我们蹲在坑石旁、或闲天、或听锅里泥鳅煮芋头发出的独特的声音,或笑、或嬉,其乐无边,待煮到锅里无动静,我们把鼎盖打开,果见每条泥鳅都钻到芋头里(渐渐炖熟)然后撒些盐巴,加点花生油,就可以吃了。老人说这叫“泥鳅炖芋头,吃了都无留”(意为好吃,不愿留给别人吃),这种煮法至今还有引用,不过比不上我们小时候煮得好吃。凡是好吃的东西记得久远,记得很深。
    几个小孩吃了泥鳅炖芋头之后,我们粗粗洗了食具(锅、瓢、筷子),又到田垅里抠泥鳅。那天气候特别好,秋风送爽,小鸟啼鸣,田边一棵大树上的松鼠好像在欢迎我们,跳跳停停,有时像在玩弄“猴戏”前脚竖起,后脚着枝;有时像在跳“火圈”,一跳一钻,实在好看,让我们看得入迷。还是我们的阿旺提醒我们,别看了,泥鳅炖芋头吃了。现在是抓紧抠泥鳅的时候,不然回去不好向大人交待。
    听大人讲,泥鳅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治疗好几种疾病。我们小孩不懂的,如今我也没有去翻阅这类书籍,对泥鳅的评论只能说是外行,不过总的印象是很好的,因为它长年累月都是生长在田沟里,对农作物也没有害处。奇怪的是有的田里有较多的泥鳅,有的少些,也有的一条泥鳅都没有。所以抠泥鳅要选好地点,察看鱼情,然后去抠。
    如今在市场上买菜时,偶尔亦会看到活泥鳅,卖主都说是山里正宗的泥鳅,我细看之后,确实不错,可价格较贵,而且时有时无,很难买到。卖主说有的酒家包买了“泥鳅”,这样,卖较为合算。再则山乡群众忙于生计,也无人去抠“泥鳅”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