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头发,矮个子,古铜色的皮肤,略胖的身材,朴素而明净的装扮,慈祥的圆脸上常常挂着温馨的微笑。她就是我们学校刚退休的幼师——陈梅英。真的很庆幸能成为梅英老师的同事,她是那么憨厚,那么勤劳,那么“傻”。 我是去年刚调动过来的,和梅英老师相处还不足一年。可就是这短短的几个月,我和梅英老师似乎成了多年的老朋友。梅英脾气憨厚,从没看见过她生气,大伙总爱和她说说笑笑,她的声音很轻柔,话不多,和同事斗嘴时常常语讷,只是“嘿嘿,嘿嘿”地冲你微笑。因为脾气好,有爱心,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她,班里的学生总是特别多,孩子们总喜欢围着她转。下课了,梅英老师来到办公厅小憩,常常有幼儿到她那里讨水喝。她便找来杯子,从自己的口杯里匀一小杯,一边吹凉,一边说:“烫烫的,小心点!” 别看梅英个子不高,她的勤快能干是远近闻名的。梅英是本村人,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农活,就算是身怀六甲依然没有停止手上的活。家里十来亩田地,上百株龙眼, 卧病在床的母亲,还有里里外外的家务全靠她一人张罗,凭着自己瘦弱的身子挑起生活的重担。天道酬勤,上世纪八十年代,梅英的哥哥外出经商,发家致富,盖起一幢人称“天安门”的大楼。你怎么也想不到若大的楼房,建筑用沙是梅英老师从村里的河边一担一担挑回来的。如今,梅英的丈夫孩子都远在上海工作,爱干净的她,总是把每一间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宽敞的院子里几乎看不见一片落叶,边边角角的空地总要种上各种蔬菜。 梅英有点“傻”。我们外地的几个老师在学校合伙办餐,给她戴高帽子,夸她烹饪的技术是如何如何的好,把她拉入伙。她也不推却,从做饭菜到收拾几乎全包办了,每天还要倒贴自个种的蔬菜。不仅如此,她还常常把家里大把大把的蔬菜,龙眼送给学校的老师,刚开始我们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她的热情,她的恩惠。现在梅英老师退休了,我们还真不习惯,闲暇时,常常谈起要是她在这里会是怎样的情景。 为了让梅英老师继续留校担任代课教师,我们大家可没少磨嘴皮子。虽然她退休了,但我们有事没事总喜欢到她家去坐坐。前些日子,积劳成疾的她腰椎发病,只能躺在床上,可是亲人们还远在上海,学校里的老师自发到她家,帮她买菜做饭,陪她聊天,度过难熬的日子。在我们看来她并没有退休,永远是我们的一份子。 再过几天梅英老师就要去上海会亲人了,不知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有一种酸楚的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