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明代大才子唐寅在《画鸡》一诗中,用白描的手法惟妙惟肖地描写一只英雄气十足的大公鸡的形象。这首广为流传的佳作,不仅是对大公鸡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鸡的喜爱之情。2017年新春佳节,即农历丁酉年来临前夕,本着对十二生肖文化探索,鸡年话鸡温故知新。 鸡是家禽,属鸟纲雉科,其远祖即古代原鸡。十二生肖中的鸡一般指家鸡。鸡在古文字中既可写作“鷄”也可以写作“鸡”右边的部分写成“鸟”或“隹”都可以,大概是古人认为现实中既有长尾巴的大公鸡,也有短尾巴的胖母鸡,古人难以分辨鸡应该属于长尾鸟还是短尾鸟。 可以说,鸡是与人关系最密切也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发现了家鸡的骨骼,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也有“鸡”字,是属于象形、形声、会意三者兼备的汉字种类。早在殷商时期的先民们就已经用绳子系住鸡脖和鸡腿的方法来驯养鸡了。特别是中国人,有人烟的地方必有鸡犬相伴,甚至把“鸡鸣狗叫”等同 “有无人烟”。 汉代人编写的《说文解字》解释鸡为“知时畜也”。既说明鸡是家畜,又强调了它的报时作用。古代社会,鸡被人们尊称为“报时神,”甚至享受着人类的祭祀。不管酷暑寒冬,还是雨雪晴天,鸡都能准时守信的嘀鸣报晓。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看来,鸡就是通天神灵,知道漫漫长夜中的时辰,知道太阳何时升起,这是古代最聪明的人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雄鸡一唱天下白” ,读起来总是使人感到无比的振奋。正是有了公鸡在黎明时的打鸣报晓,人们才有了新的一天的开始和生机。古人养鸡,注重的是鸡的报时功能,正如甲骨文和金文图形中所展示的“鸡”恰似一只头、冠、嘴、眼、身、翅、尾、足俱全的雄鸡的侧视形状。因此,图中的鸡刻画的都是会打鸣的公鸡,没有母鸡形象。 在十二生肖中,鸡被视为勇敢仁义而又是人们最可信赖的朋友之一,故有“德禽”之雅称。其实,鸡有五德最早见于《韩诗外传》一书,“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文、武、勇、仁、信、被称为鸡的五德,前两德源于鸡的形象与身体构造,后三德则取自鸡的习性。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认为人也有五德“是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汉郑玄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尽管鸡的五德与人的五德有所不同,但是十二生肖中的鸡,能被誉为“德禽”,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以鸡喻人、写鸡吟鸡、画鸡抒情,无不体现人们对鸡的赞美和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精神向往。 猴奋已教千户乐,鸡鸣又报万家春。2017新年即将来临,此时此刻,鸡年送你五只鸡:机灵诡秘如猕鸡、健康快乐像马鸡、富贵悠然似金丝鸡、无忧无虑比猿鸡、聪明伶俐胜孙鸡。在此提前拜年:一如既往、二人同心、三口之家、四季欢唱、五福临门、六六顺意、七喜来财、八方鸿运、九九吉祥、十分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