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行李、登记注册、整理床铺……9月10日—11日是莆田学院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10日上午8:00,记者在莆田学院看到,平静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再次沸腾起来,各系迎新的遮阳棚、遮阳伞、茶水早已准备妥当,大家都翘首以待学妹学弟们的到来,该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116名志愿者,分别到两个车站迎接新生,大家披着鲜红的绶带,热情地为新生及家长提供服务。提行李、倒茶端水,引导新生上车,耐心解答新生的疑问,满是汗水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上午九点多,在学院中区,又一辆迎新的车子回来了。大一新生林楠第一个跳下车来。在她身后是由爸爸妈妈和弟弟组成的“亲友团”,每个人手里都拉着一大袋的行李,爸爸、妈妈还分别肩背了两个行李袋,全家人浩浩荡荡地像是在搬家。林楠的妈妈告诉记者,大大小小的七八个行囊中,大到笔记本电脑,小到电吹风、台灯、手电筒、零食、地方特产等一样都不少。其中,仅衣服鞋袜就装了一大包。“只要是家里属于她的东西,能搬来的都搬来了。这样以后用起来也方便些”。 在一位学长的引导下,林楠及“亲友团”来到了设在行政楼前的新生注册处。入学手续十分简便,总共耗时不到20分钟就已全部完成。对此,林楠的妈妈深有感触:“怕孩子一个人来报名忙不过来,我们全家人都陪她来办手续,到了学校才发现,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引导孩子动手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我们家长也很放心。” 上午10:30,在中区校门口,记者碰到迷路的大学新生谢一帆,原来,他是北区医学院的新生,但因为没有坐接送车而是自己一个人打的来校报到,结果的士师傅径直把他拉到中区校大门,进校转了一圈发现找不到“大本营”,只好向一位志愿者求助才发现自己迷路了,谢一帆说,自己是仙游人,原来想入学报到很简单,就没让父母跟着,没想到学校这么大,还分北区、中区、南区,这也让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中文系新生宿舍,新生小怡的床位在上铺,小怡的妈妈正忙着帮她整理床铺,担心孩子睡着不够舒服,特意从家里带来了新被褥、枕头、蚊账。小怡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所以全家人都担心她会不适应。虽然来之前已经知道学校所在的位置交通十分便利,生活用品也很充足,但自己还是专门给小怡准备了一整套新的被褥、枕头,淡粉色的,上面的卡通图案很可爱,是女儿最喜欢的。 晚报记者 吴林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