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90后”毕业生新鲜出炉……
【发布日期:2011-12-20】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依 陈晓婧】

    每年年底,高校毕业生都会进入了求职高峰期,12月15日,莆田学院举行第二十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12月18日,福建省2012年大中专毕业生金山学区专场招聘会在福建农林大学举行……与往年相比,今年大学生就业最大的看点,莫过于“90后”大学生新鲜出炉,开始集体在求职市场亮相。人头攒动的求职大军中,这些头戴“非主流”、“新生代”时代标签的“90后”占多数,他们面对社会时的择业观、就业观也更加引人关注。就像当年曾经引发各种争议的80后一样,90后这个蜜罐里长大、一刻也离不开网络的群体,求职路上也是个性十足。

个性一:简历创意多

    “91年生人,6岁上学,18岁高中毕业考入大学,该过的级都过了,社会实践年年有。今年进入大四,明年正式成为2012届毕业生。如今,我们这批被人们认为“不靠谱”的“90后”大学生就要踏上职场了,多写无益,有话请直问。”这是福州大学大四学生程晨的求职简历里的一段话,简洁明了,让招聘单位的人说笑不得。和程晨一样,很多90后大学生带来的简历都个性十足,如“爱科研,也爱搞怪,我是技术达人,我是爱挑战的90后……”、“亲,录用我省时省力省培训”……这些个性化的求职语不时充斥90后的简历中。晨光设计公司招聘设计人员,就收到了这样一份简历:“爱设计,爱赚钱,更爱梦想。我不是异想天开的艺术家,我是想要一展拳脚的设计达人。”这份用“凡客体”写成的简历,让招聘人员眼前一亮。另一家招聘营销人员的单位也收到了一份“淘宝体”的简历:“亲,录用我一定没错的哦!包满意哦!三个月无条件退换货噢”
    据了解, “潮”是“90后”毕业生的集体特征,而这一点在求职上也得到了验证。以前学生们求职用的简历中规中矩,而现在学生们的简历都很个性化。在18日的福建农林大学专场招聘会上及15日莆田学院举行的第二十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记者发现,“淘宝体”、“凡客体”等各种形式的简历在“90后”大学生里很流行。有的学生还动手设计简历的格式,不再使用条条框框,喜欢使用些流行语。“现在就业压力大,竞争也激励,有的招聘单位一上午要收到几百份简历,招聘人员哪有时间仔细去看。只有独特的简历才能吸引招聘人员的眼球。”莆田学院大四学生杨坤说,有些学生还在简历中附上了个人生活照,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光看证件照太死板了,我还带来了参加社会实践的照片,还有旅游、运动时的照片,这样做是想让企业对我有全方位的认识。”湄工校的学生小叶把自己的简历设计成网页形式来吸引眼球。


个性二:求职手段花样多

 

    在网络时代,“90后”毕业生更倾向选择时下新颖的传播形式来推介自己。如今,在微博中给自己写张名片,加入网络论坛中的 “求职小组”,参与互通招聘信息的校园QQ小组,这些已经成为大学生中流行的求职方式。他们习惯于用微博、QQ、短信等“短资讯”方式与人沟通,并且通过这些更为方便快捷的获取求职咨询。集美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其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 “哥是‘80后’的尾巴,‘90后’的老大,2012才毕业。哥不会打魔兽,没有女朋友,但哥每晚在自习室神游。哥要好好努力,去实现小时候吹过的牛!你能帮哥实现愿望吗?”许多网友评价,这名学生有文采、有个性。
    “‘90后’习惯于用微博、QQ、短信等方式与人沟通,他们的求职方式也‘E’味十足,比如只用140个字的微博介绍自己的‘微简历’就在‘90后’职场新人中颇为流行。”市内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招聘人员说。记者也发现,“90后”大学生使用网络求职主要集中在网上投递简历、参加视频招聘、通过QQ与企业联络等。针对“90后”的这个特点,一些企业招聘也“投其所好”,进行“微招聘”。一些大型企业为了方便与学生沟通,将简历投递、笔试环节都安排在网上进行,部分企业甚至将面试环节也安排在网上进行。
      “求职季到了,宅在宿舍也并不代表不思进取,可能好的工作机会就是在电脑上‘熬’出来的”,在一求职论坛上,网友“哥不是传说”写道,他总结了几种90后另类求职方式:1、微博求职:90后应聘者缺乏应聘经验,通过微博的方式,随时就可以了解信息以及和企业沟通。2、QQ群求职:一些社区为方便大学生求职建立了QQ群,将从各种渠道得来的用工求职信息发布到群里。3、找工作托“职客”:找工作托职客,成为90后们求职的热门途径。自2009年以来各大职客网站,注册的人数猛增。4、抱团求职:一个人求职感觉很孤单,企业也不重视你,如果是几个人集体找工作,会不会更好呢?于是国内这样的求职团队孕育而生。5、博客求职:许多单位的求职表都有个人主页一栏,电脑高手会精心制作一番。但90后却把自己的博客网址写了上去。

 

个性三:跨专业、转行多

 

  莆田学院文秘专业大四学生小慧也是一名“90后”,她参加了此次福建省2012年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她拿着一沓厚厚的求职简历在招聘会上转了几圈,虽然招文秘专业的单位很多,但她最后还是投了一家连锁企业的销售岗位。小慧学的是文秘,为何要选择销售岗位?她告诉记者,文秘需要坐办公室,上下班的时间受拘束,另外在办公室里,想“出人头地”难;相比较而言,她更愿意从事销售,可以走南闯北,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与小慧一样,在几家摊位前转了几圈之后,“90后”的谢楠将目标锁定在一家广告公司。“虽然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但是我在大学期间比较喜欢设计和策划,也选修了广告设计专业,也参与了学校和系里不少的设计和策划工作,虽然跨专业,但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份类似的工作。”谢楠不停地向招聘负责人展示自己。“我的专业是被调剂过来的,并不是我喜欢,所以从大二开始,我就选修自己喜欢的设计课程,并决定以后要跨专业找工作。”谢楠经过思索,他觉得广告行业比较适合他。
  “到了招聘会现场,发现几乎没有适合本专业的岗位。”“90后”的求职者小邵说,她学的是法律专业,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但企业并不需要学法律的学生,提供的岗位基本都是技术类的,或者是财务、文秘专业,唯独没有法律专业。
  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专业不对口的“90后”求职者占了不少。为何到了毕业的时候才发现专业不对口?这一现象又表明了什么?
  “当初上大学的目的只是不要读书不要做题就行,便随便报了市场营销专业,没有仔细思索几年以后毕业找工作的事情。”“90后”求职者小叶说,“所谓的体面就是坐办公室,不用去车间蹲一线。”小叶说,他对薪水的期望值不高,月薪2000元左右就够用了。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除了大学生当初没有自主权之外,大学生专业不对口的原因还有高校发展过快,专业设置过多,与市场不协调;另外,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需要的专业过多,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专业尚有很大的缺口,这也是很多“90后”求职者“改行”的原因。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