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网络用语,你的作文“中招”了没
老师担忧:网络新词“入侵”学生作文威胁语言规范
【发布日期:2015-10-1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依】

    “童鞋们:大家好!偶是新来的!先冒个泡,混个脸熟。鄙人宅男一枚,宅时会看看电视新闻,关注一下我们生存的这个大篮球正在发生的故事,免得被大虾们鄙视是火星来的。也常上网,但也只是打打酱油,潜潜水,想想也是醉了。但偶可是个篮球控!休息的时候,常常约上三五个盆友,到球场上秀一下球技!……”10月8日,在记者的朋友圈里,一名老师发帖称,自己班里来了一位新学生,在班级QQ群里的自我介绍通篇“网络化”,结果好几位课任老师被他的网络用语搞晕,私下里都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懂,越来越不会教。
    这名老师的吐槽引发不少共鸣,多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平常教学中,虽然多数老师都要求学生少用或不用网络用语,但还是屡禁不止,“拍砖”、“鸭梨山大”、“神马”、“杯具”、“有木有”、“小盆友”、“童鞋”……这些都是常见的网络用语。当这些带有明显时代印记的“新词”出现在作文中时,它是应被当做“洪水猛兽”加以抵挡,还是当做“新生事物”主动接受?老师们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参加过中考阅卷的陈丽青老师提醒说,中、高考作文虽然没有禁止使用网络用语,但是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还是要注意把握尺度,一些小圈子内使用的冷僻词语要慎用,避免因小失大。

 

现象:
网络热词频现作文

    教了多年初中语文的林子卿老师发现,现在的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越来越频繁了,有些用词还让人很费解。林老师说,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中,作文题目是《我说网络》,结果班里有过半的学生作文出现网络用语,最多的一篇有出现十多处,“肿么了”、“吐槽”、“坑爹”……这些新词都比较常见。
    董建老师虽然是位40多岁的年轻教师,但是他也常常遇到看不懂的网络用语,“很多看不懂,只能靠语境来理解”。“比如,有学生把‘你知道吗’写成‘你造吗’。还有学生在作文中用了‘安利’这个词,我猜了半天都不明白,等学生解释完我还是没办法接受。”董老师说到这些网络词语,甚至用“对牛弹琴”来表示不解。
    华侨中学的林秀丽老师也有同感。她告诉记者,在整个班级里面,网络用语的使用是“很频繁的”。她告诉记者,感觉现在老师和学生在语言习惯上差得越来越远了,以前的用词师生可以共同接受,但是现在学生有时蹦出来的网络语言不太清楚了,完全不懂意思,经常需要他们翻译。“有次学生用到‘违和’这个词,我一时愣住了,后来问学生才知道这个词有‘伪和谐’的意思。”
    采访中,多数老师认为,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多属跟风和模仿,对于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他们并不是很清楚;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则显得更主动一些,他们在作文中使用网络用语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和塑造人物。
    “我们还是很喜欢这些热词的。网络语言多有意思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尚,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尤其是在网络世界里。”初一女生王蕊告诉记者,谁要是在网上一本正经地与别人聊天,肯定会被人当成“老古董”的。
    一位网名“风之子”的小网民表示,他们讨厌那些罗嗦乏味的文字,“我们就是喜欢这种有意思的词汇,既好玩又显示个性。”

老师:
要规范也要宽容

    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僻难懂的网络新词,有的老师感到有些困惑。“孩子用网络词汇写作文,文章是要比平时来得活泼,但我们批阅起来很头疼。”青山小学的陈静老师说,对于不文明的用词,老师还能制止,而有些网络词汇,则让他们又“恨”又爱,日常听孩子们说说觉得挺有意思,而当这样的词汇被运用进作文、组词又该怎么评判呢?陈老师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勒个去”这个词可以说是调侃式的笑骂,就是个叹词,并没有实际意义,相当于古代的“呜呼哀哉”,但在作文中使用则显得非常不雅。
    为什么现在中小学生热衷写很“给力”的作文?老师们有一致的见解:“网络新词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一个词,它的本身有意思又很形象幽默,单单这点就很吸引孩子。还有就是孩子们喜欢追逐流行,爱模仿。”
    “我觉得,网络用语作为日常会话可以,但是写进作文就不好了。尤其是他们现在还处于学习期,语言章法还不扎实,语言系统还不完善,在这个时候就使用网络用语对他们今后语言的规范有害而无益。”上林小学的林爱平老师说,引导学生从“网络词汇”中走向规范的用语才是关键。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林老师会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词语,并教学生用规范的书面语来表达同一意思。
    当然,还有一些年轻的老师则对网络用语走进学生作文的现象比较宽容。去年刚刚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吴宁宁老师说:“不少学生在作文中加入网络热词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文中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叙事和塑造人物。但网络热词也有适用范围,不能使用泛滥,比如在应用文和说明文等比较严谨的文体中就不适用。”但她同时也建议,学生要尽量少用网络热词,特别是在考试中,如果用上网络热词却碰上年纪较大或对网络不熟悉的评卷老师,就是一种冒险行为,容易失分。

专家:
作文应使用规范语言

    由于网络语言的口语性强,不拘泥于语法的限制,只要对方明白意思即可,因此越来越受到一些中学生的青睐。对此,长期从事普通话等级认定的陈丽娟老师也谈到,哥哥成了“GG”,妹妹成了“MM”。网络语言借助谐音、字形等技巧为网民所钟爱,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是非同一般。其中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网络语言生动。二是网络语言新奇、幽默。三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最容易接受和尝试这种新生事物。
    但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语言形式,它体现了网络世界的交流特色,也仅仅适用于网络交流。从这个方面来讲,网络语言当然不能应用于中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之中。网络语言是一种自发的随意的网络交流语言,甚至可能是调侃或恶搞,没有统一的使用规范,容易造成歧义,其中还可能夹杂着某些不健康的信息。如果中小学生写作文时用网络语言,必然会导致语言系统的紊乱。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和提高阶段,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还不成熟,盲目地使用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会干扰其语言接收系统,破坏已有的语言体系,形成新的语言障碍。 虽然高考考试大纲中没有作出作文不能使用网络语言的硬性规定,但学生们还是尽量不要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因为这样容易造成歧义。学生作文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规范的语言。语文学习的一项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规范地使用语言,既然这样,学生写作文就必须使用规范语言。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