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的不同外衣:上漆与烫蜡
【发布日期:2013-03-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上漆:是保护更是装饰
我国很早就有用漆或者蜡保护生活用具的先例,在崔建林主编的《古典家具》中提到,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出土了一件漆木碗,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漆器,距今已有7000余年了。 上漆工艺既能使家具防腐防潮,又特别适合美化加工,应用于家具的历史非常悠久,成为中国家具主要的装饰方法。从商周时期至南北朝,漆木家具一直是中国家具的主流。商周时期的漆箱、漆案、漆几等都非常精美。汉代,漆饰彩绘更是木质家具的主要特征。唐代金漆镶嵌、彩绘等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大件家具。宋代帝后画像中的椅子就有彩漆描绘的花纹。明清时代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黄金时期,硬木家具逐渐取代漆木家具而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从宫廷和上流社会的使用来看,漆木家具仍然保持主流地位,而且漆饰工艺更加丰富多彩,各种技法齐备。 明代以来漆饰工艺十分发达,能工巧匠辈出,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用于座椅的漆饰有:素漆、彩漆、陇金、描金、雕漆等多种工艺,民间漆饰比较简朴,宫廷则讲究华丽。朱红色在明代家具的漆饰中是很重要的色彩,它表达了中华民族讲究吉祥、旺盛的心理。相对而言,当时的文人雅士都比较喜爱这类家具。另外,紫檀家具在古代一般是不上漆的;或上很薄、很少的透明漆,但木胎的打磨极为精细。 到了清代以后,黑色成了最流行的色彩,透露出神秘尊贵的气息,“以黑为贵”成了时尚。黑色的大漆家具有着广泛的市场,至今在北方的一些地方还能看到这种文化传统。
烫蜡:最含蓄的装饰
张晓明所著的《中国家具》中提到,烫蜡工艺最先应用于青铜器表面,可以保护青铜器历经千年而不腐蚀。后来这种工艺被有心的匠人应用在小件的根雕作品上,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进而发展到应用于家具表面。 烫蜡的目的是为了填充木材棕眼的空间,在木材表面为密封的保护层,用以保持木材含水量的相对稳定,防止外界湿度变化给木材造成较大的伸缩变化。烫进木材中的蜡可以减小木材的伸缩,增加家具的硬度,防止家具翘曲变形;可以提高家具的耐磨性,家具的边线和棱角处不会因为过度磨损而影响美观;还可以减小虫蚁的侵蚀,并对木材进行保养和滋润,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 由于烫蜡选用的天然蜂蜡或者白蜡不是无色而是黄色,烫到家具表面之后,使得原有的木材颜色明度降低、彩度增加(偏黄),再加上烫蜡过程中对木材的高温烘烤也会加深木材的颜色,所以烫蜡后木材的颜色比烫蜡前要深一些,色泽也会更加圆润,降低了原本色彩的浮躁感,增加了其深沉、含蓄、内敛的韵味,弥补了有些木材颜色上的缺陷。 同时,烫蜡的装饰效果含蓄优雅,更能彰显木材自然天成的优美的木纹和色泽。打磨后的家具光亮如镜,由于不断受到空气的氧化、人手和抹布擦拭等因素的影响,这层蜡质的保护膜在家具表面、棱色和边线等处会出现一种自然的、透亮的、温润如玉的质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有色差的木材,色差也会越来越小而且趋于均匀,木材的花纹和色泽也会格外隽永耐看。烫蜡把木材的天然材质发挥至极致的同时,更显示出天然质朴、不加雕琢的美感。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