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艺
明式古典家具的特点及选材
【发布日期:2013-04-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明末清初的古典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举足轻重,至今在中国广为流传,一套原汁原味的明式家具价值数十万不在少数。除了高档的红木和硬木用料,精细的做工、科学的比例、流线的造型无不让人迷恋。
    如今,市场上出现的“新古典家具”大都以明式家具为样本发展而来,着名的欧美风格洛可可式家具更是借鉴了明式家具的风采,即便是最近的西方家具设计师也深深被明式家具所叹服,并以此为参考。根据消费读者的需要,看懂家具首先要看懂家具产生的历史,本着这个原则,笔者整理了此篇关于明式家具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供大家参考,走在市场上,只要大家用心,可以看到红木家具或多或少的“明清风格”。


【中国明式家具风格】


    相比西方文化,中国家具,更重神韵和内涵,受天圆地方的古文化影响,明代家具线条优美而自然,不虚饰浮夸,大气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造型简练、结构 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为特点,深受后来东方、西方人的喜爱和推崇。
    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 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遭到游牧民族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随之手工业、商业也很快得到发展,国际贸易又远通到朝鲜、日本、南洋、中亚、东非、欧洲等地。至明中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者和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由于经济的繁荣,当时的建筑业、冶炼、纺织、造船、陶瓷等手工业均达到相当水平,明末还出现一部建造园林的着作一《园治》,它总结了造园艺术经验。明代家具也随着园林建筑的大量兴建而得到巨大的发展。
    当时的家具配置与建筑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在厅堂、书斋、卧室等有了成套家具的概念。一般在建造房屋时就根据建筑物的进深、开间和使用要求考虑家具的种类、式样、尺度等成套地配制。这时期的家具,不论硬木还是木漆家具,甚至是民间的柴木家具,都以它造型简洁、结构合理、线条挺秀舒展、比例适度、不施过多装饰的那种素雅端庄的自然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博得人们的赞赏,赢得国际的声誉。


【明式家具材料的选购、使用】


    明朝时期,由于交通发达,海外贸易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日本、中亚、南海各国均有文化交流与贸易活动,出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对外贸易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与外交往来,同时也激发了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东南亚一带的优质木材,如花梨、紫檀等源源输入中国,这些热带木材材质坚硬、强度高、色泽与纹理优美,因而制作工艺精密,而且可以进行细致的雕刻与线型加工,经济贸易与手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终于使明式家具达到了我国古典家具的历史高峰并因此而载人了世界史册。
    明代时期的家具在原来宋元时期的家具样式基础之上而发展开来,手工艺更成熟而精湛,家具种类也更加丰富。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 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 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明代家具书对明式家具的推动】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家具专业书籍,如午荣等人编着的《鲁班经》、文震享编着的《长物志》、王析、马思义编着的《三才团会》和高镰着的《逆生八笺》等,这些专业书籍丰富了家具理论知识,指导了设计,对家具的制作与生产都起到了直接与间接的推动作用。
    我国明代的家具研究的着名学者扬耀先生在其着作中这样写到:明式家具有很明显的特征,一点是由结构而成立的式样;一点是因配合肢体而演出的权衡。从这两点着眼,虽然它的种类千变万化,而归综起来,它始终维持着不太动摇的格调,那就是“简洁、合度”,但在见解的形态中,具有雅的韵味。这韵味表现在:一、外形轮廓的舒畅与忠实;二、各部线条的雄劲而流利,更加上它顾全到人体形态的环境,为体现处处适用的功能,而做成适宜的比例和曲度。


【明代家具制造业的工具】


    明代家具造型优美多样,做工精细,结构严谨,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水平,与明代发达的工艺技术分不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硬木制成精美的家具,是由于有了先进的木工工具,明代冶炼技术已相当高超,生产出锋利的工具。
    当时的工具种类也很多,如刨就有推刨、细线刨、蜈蚣刨等;锯也有多种类型, '长者剖木,短者截木,齿最细者截竹'等等。明代的能工巧匠利刃在手,为优美的家具造型,为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创造了不少新品种、新结构家具。明式家具采用框架式结构,与我国独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依据造型的需要创造了明榫、闷榫、格角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夹头榫、以及'攒边'技法、霸王撑、罗锅撑等多种结构。这些工具的发明使用既丰富了家具的造型,又使得家具坚固耐用。虽经几百年至今我们仍能看到实物。总之,明式家具制造业成就是举世无双的,许多西方设计家为之倾倒。
    这一时期中国家具在苏州、扬州、广州、宁波等地成为风格不同的家具制作中心,因为各地风俗、需求、偏重各异,中国家具也依其生产地分为苏作、广作、京作。苏作大体继承明式特点,不求过多装饰,重凿和磨工,制作者多扬州艺人;广作讲究雕刻装饰,重雕工,制作者多惠州海丰艺人;京作的结构用鳔,镂空用弓,重蜡工,制作者多冀州艺人。
    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这里让我们借用工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艺术特色,即“简、厚、精、雅”。
    简,是指它的造型洗简,不繁琐、不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简洁利落,落落大方。
    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