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调整后的CITES公约正式执行。根据国家标准GB18107-2000《红木》,被列入CITES公约的红木树种数量上升为7种。根据公约规定,列入其附录II的物种须有进出口许可证或再出口证明书,方可进行贸易。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海关进口控制日益严格,红木家具涨价成为必然。
1、CITES公约影响原料价格
6月12日,最新执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将近140种木材物种列入附录II。其中,附录Ⅰ中的巴西黑黄檀被禁止进行商业性国际贸易;檀香紫檀、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伯利兹黄檀和卢氏黑黄檀6个树种均须有进出口许可证或者再出口证明书,方可进行国际贸易。 据了解,我国对于从境外进口CITES公约管制物种的行为,除要取得境外CITES公约管理机构出具的许可证件外,还要事先获得由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核发的允许进口证明书,比CITES公约规定更为严格。6月12日修订生效的附录内容,对檀香紫檀(俗称小叶檀)、交趾黄檀的影响最为明显。 一家红木家具品牌董事长杨波介绍:“此次公约修订后,海关对于木材进出口管理非常严格。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红木原料主要靠进口,以前原料进出口有多种作假方式,常见的是报关报假名、走私等。修订后条约执行很严格,一些原本在公约附录中的树种,例如檀香紫檀也受到影响;相比交趾黄檀,檀香紫檀的量本来就比较少,涨得更厉害些。目前看来,檀香紫檀和交趾黄檀涨幅最明显,好的材料价格比年初几乎翻了一倍。”
2、家具涨价或成定局?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市场上红木家具“涨”声一片,不少品牌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多次调价。受6月份公约严格执行的影响,红木家具销量看好,价格或将再次上升。 业内人士马宇晨表示,红木家具价格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他表示:“过海关的货少了,价格自然涨了,这几个月,好的大料已经很难看到。家具价格涨价并不稀奇。实际上,计算到人工、运输等其他运营成本,红木家具价格的涨幅并没有原料涨幅高,市场上家具价格调整20%~30%属于正常。”
3、红木家具店有调价动作
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少红木家具门店表示最近家具已经调价或马上调价,也有的企业表示,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价。 6月30日,在西四环的红日紫檀会馆,记者看到,所有产品的价格标签已经被撤下。据导购人员介绍,家具价格将在7月初调整,虽然具体调整方案未出,但肯定提价。 在艺园红木西四环店,导购人员介绍说:“近半年小叶紫檀涨得比较明显,一对紫檀官帽椅已经从年初的23万元涨到了27万元,将近20%。” 而在北四环的某硬木家具店内,销售人员表示:“我们的顾客都是老客户,所以从年初到现在还没调价格。但是现在市场上涨得这么厉害,我们也在观察,如果大家都涨了,我们也会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