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红木:笃定整合资源 辟径抱团发展
【发布日期:2014-05-06】 【来源:李金春 岳蕾香 张力 方芳】 【阅读:次】【作者:】

人物名片:陈少飞,福建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企业名片:福建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一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红木古典家具和红木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定制、生产、销售、回购﹙典当﹚等业务。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敞开式展厅10000多平方米,体验馆7600多平方米,雕刻、字画工作室、设计中心、会所、办公楼等多功能场所7600多平方米;在职员工198人,其中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3人、工艺美术师18人。
红木家具因选料名贵的红木,结合传统工艺艺术,加上文案雕饰、绘画代表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满足文人墨客对雅致、古典的生活气息的追求,也能满足成功人士彰显尊贵、品质生活的心理而大受欢迎。“仙作”家具集国画艺术、雕刻艺术与家具制作技艺的巧妙融合,它是明清家具经典款式的传承和创举,它蕴涵着一代又一代仙游人民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它实现了“形、材、艺”的和谐统一,它是在追求实现使用性、观赏性、收藏性相统一的艺术家具。仙作家具成为业界公认的人文家具、艺术家具领导者,更成为尊贵品质生活的象征。 “仙作”家具行业从2003年发展至今有10年历史,历经10年的“仙作”家具业走过初级发展阶段、成长阶段和繁荣阶段,年产值数千万元,迅猛发展到如今有4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值达300多亿元,可谓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十年一巨变”神话奇迹,成为仙游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目前仙游红木家具产业已占领全国高端红木家具产量的80%,成为全国高端红木家具的方向标和晴雨表。仙游先后获得 “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中国仙作红木家具产业基地”等桂冠。 福建群仙红木在商海风云变幻中经过一年多的历炼,乘势而为走在行业的前头,那么在未来,面对传统原木材料的匮乏和行业的竞争,如何推动古典工艺家具实现产业突围,进一步打响“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品牌效应,如何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做好抱团发展提高竞争力、如何让仙作未来的辉煌延续?对此,本报专访了福建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瞻远瞩谋发展
据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仙游糖业、轧钢产业、养鳗等产业,蓬勃发展,各领风骚。正当人们惊叹仙游糖业的辉煌时,它却在时代的浪潮里翻了跟斗,渐渐偃旗息鼓。至于轧钢、土轧、养鳗等产业,经历了大约十年的发展与辉煌后,也都悄然无声。一个产业的兴起来之不易,市场的需求量也并没有无端消失,却为何在短暂的绚丽过后归于平淡,乃至消解殆尽呢?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于当下的仙游红木产业而言不无裨益。 陈少飞先生也深切地认识到这点,并发觉了光环背后的问题。他说,守业比创业更难,仙游的红木古典家具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一步步登上全国古典家具行业的龙头地位后,到底能撑多久、能走多远?又如何突破自身限制,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 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仙作家具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家庭作坊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粗放,市场营销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坐等顾客上门;设计创新意识落后,只要一家有好产品面世,马上模仿抄袭,一窝蜂跟班;品牌意识薄弱,墙内开花墙外香,区域品牌在全国古典家具市场应该说是一流的,但真正走出去、打得响的本地品牌却没有几家。这就是群仙的危机意识:清醒地看到行业繁荣背后的隐患,时时保持突围的姿态,开拓前行。 转型势在必行,群仙捷足先登,将一群致力仙作文化的精英汇聚麾下,群仙文化博览园应运而生。2013年11月6日,群仙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标志。新的标志像个“仙”字,寓意仙游厚重的九仙文化,众仙云集,能人汇聚;又像一个拳头紧紧握在一起,合力抱团。发布仪式上,陈少飞的致辞内容意蕴深刻——《整合资源、内联外拓、打造知名红木文化品牌》。仙游红木企业现有4000多家,群仙意正酣,引领一群致力仙作家具发展的仙游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合力共赢,引领仙作产业创新转型。
内联外拓树品牌
红木产业是一个成本高、生产周期较长、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供货加工型的企业模式并不能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从简陋的家庭小作坊,到典雅、精美的红木展厅,从红木白皮事件到原材料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仙作产业经过十余载的厚积薄发,正面临发展的瓶颈,企业若不创新转型,很快就会被淹没在市场的浪潮中。仙作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成为众红木企业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群仙品牌另辟蹊径、“抱团”发展的新模式,无疑给困惑中的仙游红木业者提供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只有共同打造仙作这个古典家具区域性大品牌,提升仙游红木家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造力,才能让“仙作”之花走出仙游,开遍九州。2013年红博会前夕,由100名工匠参与,耗时近3年,长5米、宽5.5米、厚度0.1米、净重1.6吨的《群仙汇聚展宏图》红木浮雕创作完成,显示群仙招揽同行、群策群力、抱团取暖的定位,寓意群仙由最初的6家公司组成,将发展为上百家、上千家的产业联合。 在产业联合的背景下,群仙开拓出了一个集家具研发、设计、高端定制、生产、销售、修复保养、回购、典当、融资担保等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以中高端客户为主,造就了集家具展示、创新、融资、宣传为一体的平台;打通和终端消费者衔接的渠道,力图打造出一个仙作区域中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管理最规范、最具影响力的红木文化品牌。 品牌锻造与产品研发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群仙注重自主研发,构建了强大的新产品研发创新体系、创意设计中心,实行校企合作,共同致力于古典家具文化艺术的探讨与研究,并开启高端家具定制服务。在产品创新方面联合高校,建立设计研发中心,通过研发创新,推动行业进步;在生产上通过统一标准、订单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等程序,带动企业生产制作技术的进步;在宣传上,通过群仙商学院的每周一课,组织业内人员共同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行业氛围;在销售上,群仙健全了“三证一卡”手册和产品识别系统,使仙作家具真正成为有身份的、可信任的文化家具,提高仙作家具的美誉度;在品牌传播上,通过连锁加盟的形态,走向全国,提升仙作产品的知名度等。群仙不仅仅是“群仙人”的群仙,更是“仙作人”的群仙。
继往开来创新篇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尽管红木家具产业发展了十几年,但是做成非常大的企业却不多。尽管仙作企业已把家具店开到全国各地,许多客商却舍近求远,千里迢迢跑到仙游来买红木家具。这是仙作品牌的局限。群仙不仅整合了红木家具资源,还聚集了漆器、陶瓷、铜雕、字画、竹雕和石雕等资源,提升群仙品牌内涵,为仙游的其它文化类产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性推动作用。仅在2013年11月,群仙就先后举行了“翰墨情怀 百年芳华——李耕画派作品群仙专展”、“笔墨抒怀 群仙竞秀——福州诏安莆仙书画笔会”、“仙艺国瓷 群仙荟萃——书画名家联袂陶瓷名家现场创作会”等多场奢华的文化盛宴。 除此之外,群仙在行业内创新的电影营销也颇为引人关注。2013年12月4日,群仙协办支持的电影《爱你七天半》在群仙文化博览园举行开机仪式;2014年1月22日,仙游首部本土微电影《漫话仙游之三仙醉酒》首映,其中不少画面便取景于群仙红木文化博览园,展现了仙游如火如荼的工艺美术产业。 一个品牌的崛起,就好像参加一场艰难的拉力赛,只有方向、信念和速度同时具备了,才能崭露头角,成就业内的王者。群仙自成立以来,广纳英才,组建了一支实战能力超强的团队。2014年2月7日,“仙作产业大有可为,回乡创业成就梦想——2014年仙游县回乡大学生仙作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讲座”在群仙红木文化博览园举行,亦是群仙广纳英才的具体印证。目前,群仙的优秀团队主要由主专家和研专家两拨人马组成。主专家就是研发生产,研专家就是规范管理。凭借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的团队,直营店、加盟店和高端会所三位一体的渠道,质量、价格、售后三大服务体系,群仙将以品牌创造传递企业精神,以独特的企业文化坚定信念,带领产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书写仙作红木的新华章。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