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艺
新农民怎么画
“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中国美协写生创作活动”在苏州引发思考
【发布日期:2014-05-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中美协】

    一辆千万元的豪华轿车里,下来一位器宇不凡的老人,西装笔挺,微笑着说自己是来给画家当模特的农民——这是记者在中国美协“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写生创作活动”中看到的一幕。“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写生创作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30多位来自全国的美术名家,以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为首,从4月23日开始在苏州农村采风写生。来写生的大都是人物画家,创作重点是凸出当代农民的新形象。
    过去画家画农民,主要是去老少边贫的落后地区,画“原生态”的农民。这些农民往往是满脸皱纹,饱经沧桑,而且衣着越旧越破画起来就越有感觉。这次画家们刚刚来到苏州张家港永联村,就被上面见到的一幕惊呆了,大家顿时显得束手无策。倒不是说画家没见过有钱人,而是没见过这么不同凡响的农民。如果说这仅是在一个永联村里的独特案例,那么接下来在常熟康博村、蒋巷村遇到的情况,则彻底颠覆了农民在画家心目中的形象:一个村的几千亩地,只有十几个农民负责管理,而种地的人都是外聘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鼠标种田”就呈现在画家的眼前;进到村里,住房全部是独栋小洋楼,村庄更像是大城市里的高档社区,商务休闲娱乐、水榭亭台楼阁、广场球场园林,都市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过去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画家的心目中其实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是什么样,没有人想象得出来,眼前的新农村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身临其境,辽宁省美协顾问吴云华显得很激动:“农民的中国梦已经在苏州实现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王大鹏说:“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我在苏州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里已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了,作为画家,看到农村天翻地覆的发展变化,我感到了自身的渺小,在用美术表现时代进步的手段上,我感到了笔力的苍白。”国家画院画家谢志高十分感慨。用画作记录人、记录人生、记录时代,是当代美术家们特别是人物画家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艺术使命,可是,当代农民的新形象在美术作品中应该是什么样?笔墨当如何跟随时代?每一个画家都在破解这道难题。画农民本不应该是课题,过去画家到农村写生,是以城市人的心态看农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李洋思考的是,城乡差别逐渐消失后,如何画农民。这也是人物画家的一个新课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刚认为,画家的责任就是表达当下,新的时代需要用新的手法来表现。
    此次写生创作活动,是从塑造中国人的新形象入手,再用中国人新形象对“中国梦”进行的一次生动、具体、深层的人本阐释。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指出,当今中国社会的多元与阶层分化的动态变化,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比以往时代更多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空间。在响应、践行国家文化发展纲要与政策的前提下,如何塑造好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劳动者、建设者的形象,是交给广大人物画家的一道于社会、于专业都意义重大的命题,而从观察、感受、思考、写生、酝酿到最终创作完成,是艺术家们解答这一命题的必由之路。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州的写生创作活动也越发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据中国美协组联部副主任张慧芹介绍,此次写生活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在2013年成功举办“追寻中国梦——美术家采风创作基层行”活动基础上的继续深化与拓展。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协会处处长苗宏和苏州市文联、美协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参加活动的画家有何家英、徐里、谢志高、李延声、吴云华、谢振瓯、孙玉敏、王嫩、王宏剑、王僖山、王建山、古锦其、桑建国、王大鹏、叶献民、李洋、任惠中、曹香滨、李节平、周刚、徐惠泉、赵文江、李文绚、于文江、刘佳、郐振明、王惠亮、康蕾。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