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艺
黄文寿:大师风范 无私传艺
【发布日期:2014-05-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垦】

 

 

 

    黄文寿,黄氏雕刻世家第三代传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福建木雕领军人物之一。平生绝技为大型,超大型神像创作。他出身木雕世家,又经院校深造;为继承传统工艺,发扬创新精神,他身先士卒;创作大型武将,可谓世界称冠。完成了乌尤寺、伏虎寺、善觉寺、鹅翎寺、雪峰寺、广化寺、南少林寺、西禅寺等几十个中国著名禅寺的几千尊佛像雕塑。
    1956年,朱榜首、黄丹桂、佘文科等老一辈艺人响应政府号召,加入莆田雕刻厂,带教学徒。其父黄丹桂担任教练时,为人谦虚,处事负责,他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了年幼的黄文寿。于是,黄文寿办厂时就大胆收徒并不收取学费,敢于打破传统保守的习俗。他一直认为,培养下一代艺术家是莆田木雕艺人的精神追求所在,也是每个工艺大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用了这样一个比喻:“真正有本事的人应该像孙悟空一样,拔出一跟毫毛便能变出无数个跟自己一样的小猴子。”在这种观念下,黄文寿不遗余力往工艺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踏进丹桂工艺厂,记者看到各式的雕塑陈列在房间里。有尊佛像,神态高雅安祥,造型浑朴自然。“四大天王”石雕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佩服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记者注意到,作品的创造者对局部细节的刻画相当细致,整体形象又能做到惟妙惟肖,着实令人佩服。黄文寿介绍说:“这是发展里程碑的一个项目,我们要做到的是作品不仅仅有参拜等宗教价值,而且又迎合人们的审美,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
    关于雕刻艺术的创新,黄文寿说:“艺术走向产业化,产业又向艺术转型。”现代宗教艺术这条路不仅继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体现了艺术的创新理念。“今后人物的艺术形象要设计得更高挑一点,人体比例也会有所改进,这是迎合未来人的审美趋向,只有超前见解才会有传世之作。”这是黄文寿对艺术创新发展的独到见解。
    产业发展上,黄文寿过去主要做出口业务,作品主要销往台湾、日本、马来西亚等地。近几年转向国内市场。他认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追求艺术的观念更强了,国内市场相对更加稳定。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