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双年展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包括主展、特别展、专题展和外围展四个部分,主展以“相遇丝绸之路”为主题,展出了来自中国、希腊、美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尼泊尔、伊朗等18个国家的132位艺术家的近170件当代艺术作品,艺术形式涉及绘画、影像、装置、摄影、雕塑等,呈现出了国际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双年展还包括特别展“现代名家精品展”、专题展“司徒乔在新疆”“青年艺术家画新疆”和外围展“宋元明清绘画展”“精神如山”“盛宴·李津作品展”,共同构成了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强大阵容。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彭锋介绍说,此次展出的作品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当代的,这样一个结构比较能够体现中国艺术的特点,中国艺术是比较富于多样性的,跟欧洲不太一样,欧洲的艺术比较单一,所以首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 据介绍,此次双年展参展的国家,有的与丝绸之路有密切联系,有的当代艺术比较发达,参展作品学术水准高、极具代表性,并且大部分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是首次在中国展出。其中,参与特别展的100件作品是目前国内近现代美术大家的“精品集”,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齐白石、石鲁、黄胄等近现代名家的20多件作品是首次公开亮相;参与专题展的包括了21位国内青年艺术家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作品;另有很多宋元明清时期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作品在外围展上亮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张子康说:“丝绸之路留给人们最大的精神文化财富,就是开放和交流、融合与创新,新疆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四大文明汇聚地之一,应该传承这种精神来发展新疆的各项事业。”张子康说,“双年展的举办对塑造地域形象有很大作用,能放大地域文化品牌,提升地域文化水平。本届双年展的意义是让新疆更加开放、更加灵活地把独特的文化形象展示给全国、全世界。” “这次展出的作品特别全面。”家住克拉玛依市的美术教师南剑锋说,“有雕塑、影像、绘画作品,还有一些跨界的艺术作品。在新疆能看到这么全面的当代艺术展览不容易。”他表示自己在内地看过当代艺术展览,但在新疆还是第一次。据他了解,新疆已经有一些当代艺术爱好者在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只是规模不大、水平也参差不齐。他希望以后新疆的当代艺术能得到更多重视,“希望在以后的双年展上能看到更多新疆艺术家的作品”。 新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迪力夏提·帕尔哈提感慨道:“艺术作品本身的想象空间很大,本届双年展中展示的各种名家名作,都是对新疆审美需求的补充和滋养。让老百姓近距离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认同,让艺术打动人的心灵,这点很重要。”帕尔哈提说,不论参观者是不是从事艺术专业,都能从双年展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学习自己不懂的。“艺术不能滞留,要与时代同步,在这次千载难逢的观展机会中,要快快掀起新疆艺术的盖头,让新疆触摸世界,让世界看到新疆。” 据了解,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的第一个周末,就有近万人参观了展览。 |